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1-11-23郝美丽副教授李小娟

商业会计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师资队伍会计专业

郝美丽(副教授)李小娟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405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515)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标志着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同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制订了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方案。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先后确定了三批共56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号召,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促进了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对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展开探讨。

一、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对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高职会计专业应顺应经济发展需求,改革教学模式,探寻新的发展之路。为满足市场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就要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紧密联系起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这一点上具有明显优势。在会计专业,推广和应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促进校企合作,开展双主体育人,把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与创新性放在首位,还可以为学生就业实践及自主创新创业提供有力的指导。

贺胜军(2019)认为研究“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推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刘晓慧(2020)在以现代学徒制视角探讨高职税务专业人才培养时,提出首先应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确定专业目标、设置课程体系时,不应该是简单地套用其他专业的目标和课程,而应该深入企事业单位深入调研,对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了解透彻,把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企业的用人需求真正地联系起来。牛红军等(2017)认为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同时制约职业教育质量的是师资队伍。只有提高专兼职教师的素质水平,并且促进专兼教师的协同合作能力,才能有效落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朱梅娟(2019)认为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为现代教育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点,为社会带来新的活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作为一个员工来进行培养,学校习理论,企业教实操,二者结合,在培养专业本领和职业素质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企业可以不再为找不到高素质人才而发愁,不再为生产效率低而担忧。由此可以看出,学者普遍认为落实现代学徒制,首先要把师资队伍建设好。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师资队伍力量,是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条件。

二、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会计专业践行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关系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决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师资能力结构不完善

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选聘中,往往把学历要求摆在第一位,要么高学历,要么高职称,把实践能力丰富但学历不高、职称不高的能工巧匠均拒于门外,造成现有教师队伍多由刚走出校门的高学历毕业生组成,他们的长处在于理论知识丰富,善思考,善科研,但实践能力弱也是不争的事实。教师的实践能力弱,就无法对学生给予强有力的经验指导和实际操作指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重实践教学,实践能力是其对师资的一个最重要的能力要求,因而这一问题无法回避。

(二)职业理念理解不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阻碍我国产业发展及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瓶颈因素。发展职业教育,形成多元的、分工合理的就业形态,逐步破解当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困境,使我国的教育健康发展,为发展经济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业态、生产工艺、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改变,企业财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有所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已成为必需能力。但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主观上缺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联系的意识,职业教育理念理解不到位。这显然不能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也不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

(三)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质量有待提高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提高知名度,聘请一些校外专家来担任专业的兼职教师,但有的兼职教师往往身兼数职,有多项重要工作任务,并不能像专任教师那样亲临教学一线,全情躬耕教学工作;一些专家因缺乏授课经验而无法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与沟通,授课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亟待提高。

(四)专任教师的培养不完善

外引内培是各高职院校培养师资团队普遍采用的方法,为弥补校内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的缺点,学校一方面从企业引进一线技术人员,另一方面将校内专任教师送去参加培训、参加企业生产实践锻炼。但由于没有相关的激励政策,导致企业接受学校教师的积极性以及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的积极性都不高,所以培训和实践效果一般。

三、现代学徒制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一)合理选择企业,开展校企双主体育人

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传承与发展,强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强调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的联合培养,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最终形成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所以,践行现代学徒制,首先要结合专业建设的目标,合理选择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双主体育人实践。企业和学校两者从动因来讲,都有合作的需求。教师具有理论功底深、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的特点,是非常优质的智力资源。对企业来讲,如果能以较低成本获得这些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智力资源支持,何乐而不为?对学校和教师来讲,有了企业这个理实融合锻炼的平台,不仅可以借机补上实践能力弱的短板,还可以促进科研,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所以学校非常乐意与企业合作。每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深入基层用人单位进行实习与调研。专业教师与用人单位一起依据岗位要求和实际业务,来共同制定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了培养目标和需求方向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为用人单位提供符合业务需求、高技能型的毕业生。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近几年会计专业选择了与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了基于“校中厂”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实践活动。选择与这些企业合作,不仅师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兼顾学生在“校中厂”的组织纪律和学习效果,也为参加专业的、教学的技能大赛做好技术储备。因此,合理选择行业企业,与其融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共研共设、师资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建共管、成果收益共赢共享,既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又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形成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长期协同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二)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思维模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及塑造下一步步养成,因此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科研、教学等能力,对学生的培养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如果教师对新教学理念、模式、方法有很好地吸收和驾驭能力,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案例的组织、实训的项目中就会体现出更高的专业水准;在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中就会做得更好;同时在调动课堂气氛、学习积极性方面也会表现得更加睿智。教师的综合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影响着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的应变能力,所以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势在必行。

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取决于外部环境促进和内部自我实现需求两方面,追求自我实现的内部动力与外部环境的促进作用形成合力,对于推动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的效果将不言而喻。教师发展中心可以为综合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经验交流等各项工作,给教师提供资源,为教师成长助力。其一,面向学校全体教师,包括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重点是中青年教师开展培训。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的教学能力。其二,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教学咨询,满足教师在特色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发展方面的需求。其三,为教师发展提供优质资源,建设集成校内名师的优质成果的资源库,形成共享,为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服务。

(三)推行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结对协作模式

要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导师制。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科研水平、道德修养等都包含在师资建设中,不仅仅指专任教师师资,兼职教师的师资水平也包括在师资建设中。现代学徒制中实行双导师制,将会对教师的整体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本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理论强的专任教师和实操精的企业师傅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才能真正地实现学做一体化,才能使学生既能明白怎么做,还能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掌握一项技能的因果与始终,进而使学生能够在精通专业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选好合作企业,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安排青年教师轮流下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为保证实践活动的质量,校企可以共同商定各部门的对接负责人,挑选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师傅与顶岗教师结对。青年教师在结对师傅的指导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熟悉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利于形成完整的职业能力。青年教师进行岗位群实践,有利于多岗迁移,可大大提高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的综合知识和技能。此外,学校可将与青年教师结对的企业师傅聘为兼职教师,并设置相应的系列评级,聘为普通师傅、专家师傅和资深师傅,授予其证书,在提供物质报酬的同时给予精神激励,使兼职教师在工作中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并行,促进专兼师资队伍融合。推行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结对协作模式,双方在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能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满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需求。

(四)完善教师考核办法,突出职教特色

企业和学校进行双主体育人,推行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结对协作模式,评价时也应兼顾专职兼职教师两方面。专任教师考核时,完善考核办法,把实践能力考核纳入综合考核体系,从客观层面促进教师参加生产实践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在评价中,实行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不仅要完成核定工作量,而且要考察工作质量,增加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评价权重,以生为本,以能力为根,突出职业教育育人宗旨,突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优势。实践能力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师在企业顶岗实践,实践的效果如何;教师在学校教学中,能不能胜任实践教学,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来评价。这样对促进校企融合、促进校企双主题育人具有积极作用。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在校内享有相同的地位。兼职教师在获得企业正常收入的同时,从事教学活动可获得与同级教师相同的教学报酬。对其考核评价时,也由学校企业一起来实施,评价其是否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是否把生产中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对参与积极性高的、教学效果好的,给予奖金奖励和荣誉授予。反之,对在生产、教学中表现欠佳的兼职教师取消资格,作退出处理。

四、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中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实施现代学徒制,师资先行。建设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决定现代学徒制实行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动力,同时完善外部环境,打造出优秀的师资队伍,与用人单位一起依据岗位要求和实际业务,来共同制定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共同组织日常教学,从顶层设计上和具体操作上保障了培养目标和需求方向的一致,进而更好地助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会计专业领域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师资队伍会计专业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十三五”回顾系列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