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23李璐璐鞍山卫生学校
李璐璐 鞍山卫生学校
一、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优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事业单位通常会通过开展一系列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地进行财务分析,有效地实施财务监督,有助于单位管理人员迅速及时地根据单位的改革发展需求来进行财政资金准确合理的计划分配,不断对单位预算管理进行优化,确保有效防控无预算支出。特别是使用管理专项资金方面,保证资金使用专款专用,努力做到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此外,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事业单位还可以有效地强化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确保能够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进行更加严格细致的规范约束,起到进一步明确财务人员职责的作用。
(二)有效防范资产流失浪费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层人员通过各类财务信息以及资产管理信息反馈的相关数据,实时了解资产使用现状、单位财务情况和资产管理情况等,通过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来科学地制定资产管理计划,严格监督资产的使用、保管以及处置等多个环节,要有效预防国有资产私有化和流失浪费等严重现象的再次发生,确保重复购置资产与资产使用不规范等现象发生的次数不断减少,进一步有效防范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现象。
(三)市场发展的必然要
随着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事业单位的不断深化改革,事业单位一直履行着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公益服务需求的责任,并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好政府政策以及相关条例,始终与政府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并在立足于市场发展趋势的前提下,不断对单位财务管理观念进行改革创新,有针对性地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将各方面问题逐次击破以实现事业单位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不断满足市场发展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近些年来,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呈现越发不完善的趋势,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遗漏和缺陷,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约束力度不够大,还有的事业单位虽然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但是并没有贯彻落实到位,这些情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单位缺少有关于资金审批流程、资产管理等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二是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观念跟不上,对相关制度理解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并不能做到严格遵守财务法律法规;三是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较为松散,往往达不到对财务管理工作理想的效果。
(二)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开展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基础,而部分事业单位对科学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预算编制内容与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编制人员权责不分,主管领导重视不够,没有经过充分的沟通、调研和分析,凭借以往经验和主观理解就进行预算的编制,最终导致预算编制可执行性较低,经费使用率较低,整体的预算管理质量也不高。
(三)资产管理缺乏规范性
随着政府政策的倾斜和支持,事业单位内部资产数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其资产类型也得到了增加,因此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虽然政府对事业单位资产采购出台了具有针对性的管控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再加上财务管理制度本身可能就不够完善,对于资产管理,单位也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致使在固定资产的储存保管以及使用分配等方面的规范约束都不够严格,容易出现资产浪费丢失的现象。
(四)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度和综合素养水平不够高
一方面,许多入行时间很长而且阅历很丰富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往往很难理解一些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日新月异的财务管理理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财务管理工作难免会缺乏创新性、适应性,这时财务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够进行及时的自我调节和自觉主动地学习进步,这将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很多财务人员专注于本职工作,忽略了与其他业务部门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很多国家财政政策和法规传达不及时,导致部门之间产生误会和矛盾,政策落实不到位。
(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
信息技术的成熟促进了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事业单位。尤其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类型多样、范围广泛,通过对财务管理流程的优化来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必然趋势,管理信息化能够有效地精简财务管理工作。许多事业单位已经逐渐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仍然有些单位管理人员的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在信息化建设的预算经费安排上不合理,导致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相关功能并不完善。而有相当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低下,往往会直接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受到影响,单位财务管理效率自然而得不到快速提升。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财务管理意识
由于财务管理属于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应当加强财务管理意识,具体解决对策如下:第一,要求各部门转变观念,思想上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严格监督与管理单位的资金使用审核和使用进度,促进有关人员对资金使用成效认识的提高。第二,应当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与单位管理者的业绩考核相连接,促使管理者更加看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力度。第三,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同时要重视相应奖惩政策的制定,并利用制度震慑某些关键岗位上的财务管理人员为自己谋利的想法,提升相关人员工作积极性,进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管理层人员在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时,从单位管理层面和业务管理层面出发制定有关制度,增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管控。在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制定时,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财政相关的政策文件,实行内部牵制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来制定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为了财务管理制度能够在单位更好地发挥作用,要从制度建设的全面性、重要性以及制衡性成本效益原则等方面着手,还要督促单位内部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促进单位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防止制度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
(三)加强内外监管
想要实现财务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目标,就必须要加大对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进行不定期监察的力度,对于所监察出来的相关问题一定要进行准确分类,要懂得向上级管理层及时汇报相关重要问题,而针对一些比较普遍的一般问题必须要做到及时反应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保证弥补和改正所出现的问题。此外,对财务信息的保护和控制也需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在进行监管时必须要确保财务管理监督展开的合理性。除了对内部的监管以外,对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部门进行了联合监管活动也必须投以足够的重视,要做到实时监管行政事业单位项目的成效以及财务支出等运营情况,进一步对财务风险做到实时防范,进而实现有序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目的。
(四)加强预算编制工作
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时要注意必须遵循“讲求绩效”的预算管理基本原则,预算编制工作并不是单一某一个部门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个各部门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合作:各部门需及时将准确的部门预算提供给财务部门,而财务部门要基于单位的绩效目标、整体发展方向以及财政资金的支出,确定好最终的单位预算。在预算编制方法方面,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增量预算模式,而应该注重增量预算法与多种预算编制方法比如零基预算法等的结合运用,并在单位的战略规划和资金情况等基础上调整优化预算编制内容。同时还要重视预算完成之后的可行性论证分析,进一步确保该预算与单位实际情况的适用性。
(五)规范资产管理
为了有效防止固定资产的流失或损毁,就必须要建立起较为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目的。加强对相关人员固定资产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和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想要不断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那就必须从开展工作的需要出发,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备,并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已有的固定资产负责。此外,绝不能减少对固定资产采购、使用和处置等多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对资产要进行定期的清查盘点,切实为账实相符提供保障。必须牢牢记住,只有高效的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避免资产严重浪费和固定资产重复配置等多种问题的反复出现,进而促进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目标的实现。
(六)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首先,在预算资金确保到位的情况下,努力构建与相关软件公司的密切合作,不断开发创新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努力实现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目标。其次,在建设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注意将重点放在财务管理的管理职能上,要添加能够确保实现资金审批管理、资产管理以及预算管理等功能的模块,能够对系统中的漏洞进行定期检查和及时修复,避免由于系统漏洞的出现对事业单位产生不良影响情况的出现。第三,要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让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时定量的信息技术培训,确保其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熟练掌握和应用,并借助该系统高效地完成财务管理相关工作,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培训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专业知识,为财务人员制定相关的考核和评价机制,用以督促他们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