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的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关系分析
2021-11-23王雅静
文/王雅静
基于立德树人的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关系的分析,教育工作者需对立德树人内涵进行全面了解[1]。“双创”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内涵获得了极大的丰富。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人生理想,让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浪潮中。无论是创新教育的多元展开,还是就业教育的创新推进,根本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社会需求的拔尖人才。因此,教育工作者可从人才培养需求、教育目标、学生就业、学生职业规划等方面为切入点,对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关系进行全方位分析。
一、基于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立德树人内涵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而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人才的培养,都必须以德为先。“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高校必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丰富与拓展立德树人内涵[2]。而基于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立德树人内涵解析,教育工作者应能够将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模式、职业活动等与其进行对接,由此逐渐形成蕴含独特价值内涵的教育新思想、新理念。当创新创业成为时代发展趋势时,高校应对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形成新的思考。在不断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拓展新时代下立德树人实践活动的场域。由此,基于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对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完善,不仅有利于培养出符合需求的新型人才,还可大力提升立德树人理论的自主性、实效性、自觉性。
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启示
(一)引导教育工作者重新树立教育价值导向
“双创”时代背景下,高校须对人才培养形成新的思考。在注重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中的渗透与融合,促使教师重新树立教育价值导向。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培养出具备创客精神的新型人才,令他们不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还能够成为推进社会健康、高效发展的人才。而所谓的创客精神,主要是指将创新想法转变成现实的能力与意识。因此,教师既要注重加强创新教育,还需不断优化与完善就业教育。使学生能够以就业形态为参考,对自身的创新意识、专业能力、创客精神等建立正确的认知。而高校实际开展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工作过程中,应对立德树人教育宗旨形成新的思考。即教育工作者需致力于从思想根源上帮助学生解决“为何创新、如何就业”的问题,让他们对目前的学习目标、理想信念、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客观、辩证的思考。教师应将立德树人作为培养学生创客精神的价值导向,并借助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实现强化学生创客精神的目的。
(二)进一步明确与确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
关于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关系的分析,相关人员需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共性要求。即认识到当前社会对就业人才提出的新标准与新要求,并将现实社会发展趋势反馈到实际的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中。高校无论开展何种教育工作,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出具备就业能力、竞争优势且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宗旨,对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优化。由此,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人才。同时,基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高校应致力于培养出拔尖型创新人才。在此愿景与诉求下,教育工作者需以德育教育为关键,培养具有社会使命感、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以多元、卓越、正直、全能为价值观,以培养推进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发展的尖端人才为使命,有目标、有计划、有战略地开展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而高校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应用与实践下,应能够对创新教育、就业教育的优化与完善形成新的思考。能够从立德树人教育内涵中获得启示,将最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经验、先进技术等科学地融入人才培养计划中。确保学生在接受多元化、多样化、全面化教育的进程中,能够成为人类智慧的继承者、社会新发展路径的开发者。
三、基于立德树人的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辩证关系解析
(一)创新教育是高效实现就业教育目标的灵魂与必要条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议的提出,不仅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新的指导方向与路径,还为高校开展教育活动提出新的要求[4]。而关于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关系的分析,教育工作者需明确目前市场对新型人才提出的要求与新标准。企业更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而学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优质人才的主要阵营,应能够不断调整与优化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高校若想全面提高学生就业率,就必须注重提高他们创新能力,令他们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因此,高校必须注重学生创新教育,在对学生就业能力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引导他们逐渐形成创新创业意识。从某种角度来说,创新教育是学校高效实现就业教育目标的灵魂与必要条件。而高校在实际开展就业教育工作过程中,所设定的教学内容需包括大比重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使学生对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就业形势进行全面了解后,能对就业产生新的想法与观念。即不局限在企业应聘范围内实现就业,需以新的角度、视野出发,对就业内涵、就业范围进行创新性的拓展与丰富。高校既要利用就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需通过优秀的创新教育让学生产生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创业想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就业渠道进行拓展,还应鼓励他们在专业技能提升方面形成新的思路与策略。从这个层面可明显看出,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甚至具备一定衔接联动的关系。即学生只有具备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才能大力提升他们就业质量与就业率。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完美的结合,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极强专业能力、正确就业观的人才,并为他们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二)创新教育是深度贯彻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关键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实际开展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活动时,既要注重提高他们知识文化水平、专业技能,还需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宗旨与指导思想,必须将其贯穿到各项教学工作与教学过程中。而高校开展的创新教育、就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并确保他们具备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与优势。基于良好的创新教育,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就业能力。而创新教育动机,更明显地展现出创业教育与就业之间存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使学生在意识形态、学习思维、工作思维、就业思维等方面产生新的变化,令他们对社会创新发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等形成新的思考。而高校在实际开展创新教育、就业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还需帮助他们建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将自身的职业发展与国家利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对接,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就业与未来发展。从这个方面可以看出,创新教育已成为深度贯彻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关键路径。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环境当中,能够获得不同层面的思想成长、能力提升。而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的联合开展,可避免学生以旧观念、狭隘的思想审视自身的未来就业方向与范围。例如,高校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过程中,可引导他们对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社会发展形态进行全面了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新兴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创业中,令其主动、积极地学习更多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崛起而不断发展的中小型企业大量涌现。教师须通过将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进行科学的融合,使学生对当下的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正确的认识。带动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强化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令他们打开就业新局面、新思路、新方向,促使大学生未来就业时应能更多考虑自主创业。这样,不仅可解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缓解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并通过自主创业人数增加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教师需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创业教育、就业教育中,使学生能肩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任。由此,真正践行立德树人教育宗旨与教育意义。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大量需求具有创新创业能力、高尚道德品质、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因此,高校须借助科学的创新教育、就业教育,培养出符合需求的新型人才。创新教育的展开,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些素质已成为学生顺利就业的必备条件。而就业教育的推进,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择业观,让他们能够结合时代发展趋势选择就业方式与方向。由此可见,创新教育与就业教育具备明显的衔接联动、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