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职业学校素质课程实施的思考

2021-11-23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单艳芬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素质职业课程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单艳芬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陈永旺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了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职业学校原有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能力、素养的需求,素质教育课程(以下简称“素质课程”)的实施能够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权,培养出创新性人才。目前对素质课程的合理规划、推进、调整等问题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本文对职业学校素质课程的实施意义、策略、困境等方面开展思考研究,师资问题是素质课程实施的核心。

职业学校实施素质课程教育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主要包括传统文化、体育、音乐、专业知识的拓展等,素质课程教育是常规课程教育的补充,学校需要建立相关机制推进具体落实。

1 职业学校素质课程实施的意义

职业学校素质课程能够促进学校各部门教育资源共享,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身体状况等,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自主选择素质课程的类别和内容。专业拓展类课程可以选择是否超前选课、多选或不选等;素质拓展课程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化,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专业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专业文化知识,更注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全面能力,素质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职业学校素质课程的实施还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改变了传统的“一人一课、循环反复”的局面。实施素质课程,有利于课程之间、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就业竞争力。

2 职业学校素质课程实施的策略

为了使职业学校素质课程的实施取得较好效果,学校应该统筹规划,将素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实行导师制,协助学生选课。

(1)将素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作为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增加素质课程,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课程选课式教学计划。适当增加素质课程的比例,构建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素质”为指导思想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创新教育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形成包含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跨学科素质课的综合课程平台。

(2)建立素质课程的选课指导体系。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学生素质课程的选课指导工作主要由各级学院负责完成,但由于缺乏选课指导工作的相关规范,素质课程的推广效果还存在不足,因此,建立素质课程的选课指导体系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层面要制定涵盖素质课程选课指导的教学管理机制,指导各系部选课指导工作;系部层面要成立素质课程指导小组,组建指导教师,协助学生科学选课。

(3)多途径宣传与指导素质课程。通过开设系部学生选课指导大会、微信公众号、教室公告栏等方式进行宣传。设立指导教师咨询室,指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宣传,在指导内容上,既要进行培养方案、选课流程、选课方法的解读,也要指导学生处理好素质课程与必修课程的关系。在多途径宣传与指导下,不断提高学生素质课程的自主选择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养成。

(4)建立高效、稳定的网上选课与评课系统。为了保证素质课程的有效开展,建立高效、稳定的网上选课与评课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可通过客户端查看选课的进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评价,教务管理人员可以获得各种统计报表,实现数据共享。网上选课与评课系统,不受选课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可以及时完成素质课程的选课,也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实时评价,便于授课教师及时调整。

3 职业学校素质课程实施的困境

人才培养目标受师资、学生、课程资源3个重要因素的影响,在实施素质课程时,这3个因素也将对素质课程能否顺利推进产生重要影响。

(1)师资不足,不能满足素质课程开发、讲授等要求。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变大,学校社会培训功能扩大,教师数量和质量都存在较大程度不足,导致在实施素质课程时,课程更新或开发不足,无法开出充裕的、高质量的素质课程。

(2)学生准备不足,盲目选课,影响了选课的实施效果。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在选课时,往往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忽视知识结构的逻辑性,往往以获得学分的难易程度来选课,存在“凑学分”等不良现象。

(3)课程资源缺乏,教学管理制度需要调整。在实施素质课程时,要求必须有大量的素质课程及相应的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还需要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做支撑,不仅选课本身的制度要完善,还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如建立导师制,完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试管理、学生管理等制度。

4 鼓励与培养教师积极参与职业学校素质课程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参与素质课程的开发、授课、评价等,鼓励优秀教师多开课、开好课、开新课,以满足学分制下学生自主选课、自主选择教师的需要。增加素质课程和授课教师的透明度,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主要内容及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避免选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素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于青年教师需要熟练掌握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因此需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升开发教学资源的能力,同时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定期安排教师到对口企业、科研院所等进行实践锻炼,了解本专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发挥各层面教师的能量,实现师资能力提升,改变师资不足现状,有效促进职业学校素质课程建设。

5 结语

针对学生在素质课程选课中存在的盲目性、“凑学分”“跟风”现象,优化选课办法,增加学生成才选择权,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使职业学校素质课程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实施过程中,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素质课程选课时可以明确选课目标、了解学习内容,能够及时把握自己的真实需求,学校才能真正落实“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多参与素质课程建设,开发课程资源,同时学校合理调整相关管理制度,保证职业学校素质课程的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

素质职业课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写作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