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会计行业组织考试区域植根性的问题探讨
2021-11-23佛山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袁 辉 佛山市注册会计师协会
笔者长期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随着工作体验的不断加深感知到,当前需增强对“会计行业”组织考试的区域植根性问题的探讨。之所以提出该问题归因于这样几点考虑:(1)注册会计师考试与保障区域会计人才质量息息相关,所以应根据区域会计人才建设需要增强考前培训的植根性。(2)注册会计师处于区域会计人才的头部,他们一般处于重要的财务管理岗位,所以还需对已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才实施跟踪管理,以增强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会计行业”应立足于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一重要工作内容,并将组织工作后向延伸至考前培训管理,前向延伸至岗位跟踪考察。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来进一步发挥“会计行业”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的职能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增强“会计行业”组织考试的区域植根性的重心应该下沉至乡镇地区,所以这也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一、相关研究述评
(一)相关研究概述
有研究以会计电算化考试组织管理为视角指出,绝大多数财经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已参加培训考试并取得证书,但为进一步的学习和获取从业资格奠定基础,需要在考试组织管理方面对他们提供帮助。
有研究基于职教领域就电算化会计考试的组织管理进行了探讨,研究显示,尽管研究者所在单位被市财政局确定为县培训点,也为该县域培训了多期社会学员,但在考试中也发现学生存在诸多能力问题。研究认为,若是诸多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将会影响县域会计人才的整体质量。
有研究会计无纸化考试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近年来,初、中级会计资格无纸化考试试点全面推开,对考试组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研究提出,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更要从方方面面进一步提高考务工作效率和考务管理质量,确保考试工作安全平稳、公平公正。
有研究以介绍国外从业考试组织管理的经验为着眼点,研究视角分别聚焦日本和加拿大的经验。在研究中作者介绍了日本税务检定考试的意义、实施主体、要求、考试内容等,并提出对我国税法考试制度的政策建议。有研究者结合自己在加拿大的培训体会,介绍了加拿大CA、CGA、CMA三个协会合并情况;制定会计审计准则机制情况和重大改革;公关部会计准则制定机制和进展;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培训系统;加拿大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计划、研究机制与准则制定;加拿大三会合并后新的考试制度等信息。
(二)相关研究评析
从相关研究概述中可以知晓,目前有关会计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已被同行所重视,这也构成了笔者所在行业管理层所关注的工作内容。在借鉴上述研究观点的同时也需指出,在会计考试组织中未能形成前向与后向关联,以及未能满足区域植根性的要求,仍无法彻底解决因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性所带来的会计人才素质问题。不可否认,在相关研究中已对会计考前培训做出的探讨,但在县域范围内仍存在着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如广大乡镇地区。因此,还需将该研究进行细化与深化,使之真正满足特定区域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本文将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以助力乡镇地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为价值取向,就文章主题展开探讨。
二、乡镇地区会计人才队伍发展的现状分析
结合笔者的调研,可将目前现状分析如下:
(一)高端会计人才稀缺
这里的“高端会计人才”是指,拥有高级会计师职称和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在调研中发现,在乡镇一级的财经部门中高端会计人才数占比不足11%,比较而言,其中拥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最少。这就意味着,乡镇一级的体制内单位仍以职称评定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线,但因存在严格的在职年限限制,便使得高端会计人才始终处于稀缺状态。那么为何注册会计师拥有者的人数最少呢。究其原因可能为,会计职称评定与会计人员的岗位薪酬直接挂钩,而注册会计师只是一类职业资格,所以这就抑制了相关人员报考注会的意愿。还有一类因素需引起重视,即诸多乡镇会计人员对注会考试存在畏难情绪,这些使制约他们参与注会考试的原因之一。
(二)会计人员背景较杂
就城市各类组织的会计人员而言,他们几乎具有会计学专业背景,年龄处于22岁—32岁之间的会计人员,几乎具有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历。反观乡镇一级会计人员的专业背景,其表现就显得杂乱了。对乡镇样本单位系统的统计可知,具有会计专业背景人员数仅占会计人员总数百分比的63%,剩余37%的会计人员要么拥有法律专业背景、要么拥有汉语言文化专业背景。从而,这就制约了乡镇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质量,毕竟依靠短期培训和自学,仍难以显著提升非会计专业人员的专业视野和岗位创新意识。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会计人员除了需掌握政府会计知识,还需掌握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会计知识。
(三)岗位职能地位较低
制约乡镇一级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另一隐性因素便是,会计岗位的职能地位较低,其工作内容主要为出纳与记账,较少参与具有建设性的专项预算编制、管理和资金效益评价工作。该现状的产生,部分根源于乡镇组织岗位职能定位的历史传统,也部分归因于乡镇组织管理层的工作意识和视野。这也佐证了乡镇组织中会计人员对注会考试的消极态度,这与他们所处的组织生态环境不无关系。
三、对策
基于笔者所处单位的社会职能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增强会计行业组织考试区域植根性的对策构建如下:
(一)下沉工作重心在乡镇系统中做好注会宣传
作为注会考试组织机构需改观现有的工作方式,应下沉工作重心在乡镇系统做好注会宣传。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宣传工作不仅需在乡镇体制内单位进行,还需面对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展开。注会宣传工作的主要内容为:(1)使乡镇会计人员详细了解注会在会计职业体系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的评价和注会考试方式;(2)在宣传中需结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乡镇会计人才的需要,契合乡镇会计人员的职业心理和职业发展规划,以建设性的言语去激励他们开展注会考试准备;(3)为了更好的植根于乡镇会计人才队伍现状,注会考试组织机构应与乡镇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业务联系,在业务联系中为会计人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职业环境。
(二)多渠道搭建培训平台以助力会计人员成长
通过调研发现乡镇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十分繁杂,而且大都属于基础性会计岗位工作。这就从侧面表明,这类会计人员缺少有利的注会考试准备环境,即日常工作内容难以支撑起他们在注会考试时所需的实践经验。为此,注会考试组织机构应多渠道为其搭建培训平台。具体的对策为:(1)可以以中心校为培训点,定期为乡镇会计人员开展考前培训。为了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基础性内容应主要由会计人员自学为主,而将会计实务作为培训的重点,并以丰富的案例讲解来拓宽会计人员的岗位视野。(2)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搭建在线培训平台,如利用钉钉软件开展直播教学,由于钉钉在线直播教学具有回放功能,这就便利了会计人员的考前学习之需。
(三)与乡镇单位合作为会计人员应考提供条件
无论是乡镇一级的体制内或体制外单位,每天都需处理大量繁杂的工作。在考虑到乡镇一级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注会考试组织机构可与乡镇单位合作,为会计人员应考提供条件。具体的对策为:(1)在临近考试的3天的时间里,可以与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协调,让应考人员前往注会考试组织机构开展封闭式复习。复习的方式主要以做题、体会会计实务流程,以及与前来的其他会计人员进行业务交流以丰富工作视野。(2)对于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单位,在临近考试的一周时间里,可协调会计人员所在单位给予其每天下午一小时的复习时间。为了提高复习效果,注会考试组织机构可委派培训教师在线对其进行考前答疑。
(四)督导与辅助相结合延伸会计考试组织职能
对于获得注会资格的乡镇会计人员,注会考试组织机构还需对其开展跟踪督导,并辅助他们完成岗位能力的提升任务,以延伸会计考试的组织职能。具体的对策为,注会考试组织机构应对乡镇学员建档立卡,并详细登记他们所在的单位信息,特别为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单位信息。学员获得注会资格后,注会考试组织机构应与学员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保持业务联系,定期从人事部门反馈学员的工作情况。保留培训期间所组建的钉钉群,该群可作为学员互动交流之用,也可作为在线答疑解惑之用。对于在之后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学员,应在注会考试组织机构中给予宣传,并作为下沉工作重心时的案例给予介绍,不断形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植根性模式。
四、结语
作为注会考试组织机构需改观现有的工作方式,应下沉工作重心在乡镇系统做好注会宣传。通过调研发现乡镇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十分繁杂,而且大都属于基础性会计岗位工作。为此,注会考试组织机构应多渠道为其搭建培训平台。在考虑到乡镇一级工作特点的基础上,注会考试组织机构可与乡镇单位合作,为会计人员应考提供条件。对于获得注会资格的乡镇会计人员,注会考试组织机构还需对其开展跟踪督导,并辅助他们完成岗位能力的提升任务,以延伸会计考试的组织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