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

2021-11-23赵华珺

关键词:爱国主义文化教育

赵华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的各项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才能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展的新要求。基于此,从理论上分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价值取向上的一些新变化,探讨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路径的新发展,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切实提升爱国主义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列宁曾说:“在分析形势时,不应当从可能出发,而应当从现实出发。”[1]深入分析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是进一步做好预判和应对,明确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的基本前提。

(一)当代中国面临“两个大局”的时代挑战

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也是近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这场疫情给人类科技、卫生领域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和东西方的利益格局,大大加快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进程,也在客观上为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对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2]中国在变局与危机的双重考验下,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不仅在全球率先抗疫成功,并且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成为2020年度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GDP正增长的国家,为全球经济复苏和抗疫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一场“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抗疫大考和脱贫硬仗充分显示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制度所具有的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对全国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3]。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爱国热情显著激发,伟大抗疫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也进一步丰富了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中国精神谱系,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加具有时代感和说服力的丰富素材。在中国加快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各方面形势显著向好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部分国家和地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面对中国道路对既有的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现代国际秩序带来的巨大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在抗疫中取得的成功和制度优越性表现出极高的警惕性和排斥心理,并联合起来不遗余力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对中国展开“围攻”,肆意歪曲、抹黑、丑化、污蔑中国的国家形象,形成了对华十分不利的国际舆论氛围。

这样一种国内国际大不相同的政治生态构成了当前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宏观背景,并且可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成为一种“教育常态”。面对由此带来的舆论阵地“红黑交织”“真假难辨”的现状,当前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对内巩固发展成果、凝聚价值共识、坚守意识形态主渠道、主阵地的同时,也必须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有针对性地引导国民揭露和破除西方反华舆论对中国的诋毁与抹黑,帮助建构和树立“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4]162。这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当代中国面临更加复杂的意识形态挑战

意识形态问题是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的重大问题。随着中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当代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所面临的风险挑战都会直观地反映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具体而言,一是来自消极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渗透日趋隐蔽,二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大大升高。

社会思潮一般是指“在社会变革年代,由一定思想理论引领的,反映社会变革发展道路诉求的,影响面很广的思想观念或倾向”[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改变,各种相应的社会思潮层出不穷。其中一些反对社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违背集体主义原则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消极社会思潮始终没有消失,反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更加广泛和隐蔽的传播。其中危害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在历史和文化领域的“虚无主义”思潮。

首先,“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历史具有客观规律,否认历史的宏观性、整体性。在中国“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质疑和否定。这种思潮主要通过个别的、局部的、片面的某些所谓“史料”从整体上全面否定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巨大,清末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而“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6]。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能否树立正确科学的历史观,辩证而全面地看待本国历史,是关系到国本和民本的重大事宜。因此,一旦放任“历史虚无主义”泛滥开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合法性就不复存在,爱国主义教育就根本无从谈起。

其次,近几年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逐渐呈抬头之势的另一种虚无主义思潮就是“文化虚无主义”。它通过庸俗化、娱乐化、反智化手法,诱导社会文化呈现出虚无样态,最终目的是“矮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质疑革命文化,消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妄图达到动摇中华文化立场、销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兜售西方价值观”[7]。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文化领域搞虚无主义,以庸俗、媚俗、恶俗的低劣文化产品占领文化市场,影响大众,潜移默化地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本质上是在斩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是在腐蚀百年来红色革命文化的魂。失去了文化的根脉,就无从树立文化自信,更不可能建成文化强国,也更加无从谈起民族精神、中国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也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更值得警惕和重视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超过全国总人口数的70%[8]。网络信息传播具有效率高、速度快、规模广等特点,一旦产生舆论爆点,能够迅速在大基数人口中引发舆情,对主流话语权、主导意识形态造成冲击,甚至引发群众对政府等公共部门的信任危机。不少所谓的“公知”“大V”就是利用网络传播的上述特点,在一些公共社交平台进行集中价值输出,形成与主流观念相左甚至是抗衡的舆论力量,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愈发突出。2021年2月末,网民“辣笔小球”以极富导向性和煽动性的话语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造成极为恶劣的舆论影响。后经检察机关介入,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批准逮捕,并在军事检察机关支持配合下,开展公益诉讼调查。在《刑法修正案》相关条例正式生效前,类似的网络毁谤事件层出不穷,不仅大大破坏了互联网舆论生态环境,还对三观尚未成熟又习惯于网络生活的青年一代造成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成为当前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

新的历史语境和新的时代挑战必然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一个拥有悠久爱国主义历史传统的国家,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根据现实情况调整自身价值取向,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发挥价值引领功能。

(一)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9]无论现实条件怎样变化,当代中国始终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谈论爱国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根本的精神特质和价值立场。

首先,社会主义中国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载体。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近代以来国家独立的民族梦想,建构起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当代中国语境中的爱国主义,一定不是漂浮的、虚幻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10]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11]

其次,中国共产党是维护人民和国家核心利益的中流砥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2],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毛泽东同志曾说:“共产党的唯一任务,就在团结全体人民,奋不顾身地向前战斗,推翻民族敌人,为民族与人民谋利益,绝无任何私利可言。”[13]建国以来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当代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因此,爱党与爱国在利益诉求和现实发展方面始终保持着高度一致。热爱当代中国就要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将爱国热情与爱党忠诚统一起来,自觉肩负起身为中华儿女的时代责任,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立场,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凯歌之中,维护好国家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坚持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相统一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经验和事实层面“人们对祖国江河大地、锦绣山川、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及骨肉同胞、祖宗先辈的热爱之情”[14],同时也是理性和价值层面人们对现行国家制度、政治文明、治理模式、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认同与信赖,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丰富的政治内涵。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兼顾“地理中国、文化中国”与“政治中国”,致力于追求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双重统一。

首先,必须正视“文化认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中国无论在主权还是制度方面都不能算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统一国家。这种不统一客观上对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没有直接影响,但当涉及“爱国主义”这一类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时,由于各自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显著差异,难免会形成不同理解。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凝聚共识、促进团结,舆论宣传和教育实践通常会从更广泛的受众出发,以共同的民族文化、历史、语言、风俗习惯等要素为基础,广泛使用“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共同体概念作为爱国主义的情感载体。从共同的历史文化中寻求爱国主义情感共鸣,以便尽可能缩小由制度不同和政治分歧造成的观念差异,尽可能达成文化认同层面的爱国共识。

其次,必须更加重视“政治认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从历史上看,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始终存在那种“历史上持续存在的具有民族主义国家建构要求或强烈‘内部民族’认同意识的族裔共同体”[15]。这些文化独立性较强的少数民族保留着与汉民族迥然不同的语言、文字、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甚至曾有过长期独立、自治的历史时期,在政治上谋求“民族自决权”的意愿也更加强烈。基于此,单纯强调“中华民族”作为文化共同体的历史合法性是不够的,会弱化甚至是遮蔽“爱国主义”中的政治认同成分,从而对“爱国主义”本身的完整性造成一定损伤,给那种刻意割裂“政治中国”和“文化中国”的片面爱国主义提供思想空间。因此,在新时代,随着中国政治治理水平的提升和制度优越性的不断彰显,在继承传统的“中华民族”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更加重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载体的政治认同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也十分必要,二者的统一构成了当前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应当遵循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

(三)坚持本国利益与人类命运相统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入,整个人类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紧密状态互相联结在一起。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6]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时,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他更加直观简明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272人类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合作而非对抗,需要共赢而非零和,因此那种狭隘的、封闭的、单向度的、只关心本国利益的“民族主义式爱国主义”越来越不适应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我们要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善于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11]这一论述充分表明了在当前,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必须更加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情怀,努力培育更加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大国心态,防范狭隘民族主义的蔓延,努力建构更加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这是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以往的一条重要价值取向。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了一定变化,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认同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之上,作为大国公民,更要求培养出有担当、有格局、有责任、有能力的新时代理性爱国者。这就需要重构教育逻辑,增强文化自信,创新教育话语。

(一)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生活逻辑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要“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日常经常平常,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17]。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国民日常生活和教育生活的全过程,应当有意识地遵循一种兼顾理性与感性的“生活逻辑”,把主导价值观念内化于百姓心中,向人的内心深处用力,真正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对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妥善处理以下三对基本矛盾关系。

首先,要正确处理真理与价值的矛盾关系。一方面, 爱国主义作为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其内涵和外延十分广泛,在“真理”意义上教导群众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功能定位、结构体系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面,“爱国”作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是主体判断外在客观物是否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一种观念尺度,始终绕不开“有用与否”的质询和审视。因此,必须处理好“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分配“科学性内容”与“实用性内容”的比重,以个体日常生活的现实需要为依据,在讲清楚中国爱国主义所包含的理论内容的同时,深入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的心理规律、发展需要、价值诉求,注重以情动人,真正使理性的国家认同和感性的爱国情怀都深入人民群众的头脑之中。

其次,要正确处理知识与道德的矛盾关系。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爱国传统的国家,长期积淀而成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爱国主义”又不纯粹是一种“道德教育”,它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代中国的国情、世情、党情、社情以及四史教育等诸多知识性内容。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空讲情怀,必须同时注重以理服人,把知识性内容与德育内容统一起来,才能保证爱国主义教育在整个教育实践体系中不被边缘化,并成为受教育者“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最后,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矛盾关系。在中国讲爱国主义主张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国家利益,这种服从“不是盲从,不是蒙昧主义、禁欲主义,而是获得了全新的社会内容,变成了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的手段和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变成了人们自觉的要求”[18]。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引领下,国家利益的实现,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满足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中国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必须要特别明确的一点。

(二)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文化自信

首先,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19]191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形成深沉热烈的爱国情感,离不开中华民族历史知识、文化传统的教育,因为“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悠久的历史过程本身,均在中国人的国家认同的塑造中发挥了并还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而言,其甚至是中国人国家认同发生的最内在根源”[20]。所以在当代中国,培育个体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必须溯源中华民族,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方向。

其次,要更加重视对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弘扬。中国革命文化是当代中国全部文化系统的中坚力量,近代以来一百多年救亡图存的历史主题形塑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底色,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各界仁人志士以数不清的英雄事迹,将“爱国主义”牢牢地嵌套在民族精神的内核之中。与此同时,正是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并成功实现中国化,奠定了当代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基本样态与思想结构。加强革命文化教育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进一步充分理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和基础。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在努力实现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必须更加注重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更加清晰、准确、全面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大力弘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充分激发爱国热情,努力增强文化自信。

(三)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19]210讲好中国故事是搞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条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妥善解决“失语”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符合时代特点和舆论传播需求的话语体系。

具体而言,第一,要创新话语逻辑。坚持“情理交融、以理服人”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内容的讲授和剖析,在实践中不仅要有基于民族情感的文字、语言、习俗的感性表述,更要有基于国民意识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政治表述,加强对两种叙事方式的贯通与转换,形成更加具有穿透力的话语逻辑。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话语导向。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自己”“爱世界”从来都不是对立割裂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19]8“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19]15,表明中国的发展始终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休戚相关。坚持爱国主义教育“本国利益与人类命运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就要有意识地创造一种更加开放、平和的叙事方式,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内对外的亲和力。第三,慎重选择话语内容,紧跟时代热点和发展热点。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成功的道路,也是必须坚持走下去的道路。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但依然用自己的成功经验向世界贡献了值得研究的中国方案。加快创新话语体系,阐释好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历史成就,是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和说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践中选择更加鲜活、准确、生动的内容,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的历史起点要求人们遵循更加科学合理的爱国主义教育逻辑,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对象的文化自信,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用中国的语言、价值、规范来解释中国的发展,用中国的发展来支撑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切实提升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是新时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