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物馆图文典拓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
2021-11-23河北博物院翟晶晶
文/河北博物院 翟晶晶
一、博物馆图文典拓资源管理现状
图文典拓类别有图书、文献、典籍、金石拓片等。在博物馆内,有专门的部室负责相关业务工作。2018年5月20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图文典籍与金石拓片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图文典拓专委会)成立,成为行业交流与学习的权威组织。目前,图文典拓专委会吸纳了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48家委员单位。本文以专委会成员单位为例,简要介绍博物馆图文典拓资源的管理现状。
(一)图文典拓资源在各单位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专题类博物馆拥有某一类资源的数量可能很多,例如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和国家典籍博物馆拥有古籍资源数量较多,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和西安碑林博物馆拥有金石拓片类资源数量较多。综合性博物馆因其等级、规模等原因,资源数量和质量也有差别。
(二)分管图文典拓资源的业务部室不同。例如故宫博物院有雕版组和碑帖组,南京博物院有图书信息部,中国文字博物馆有文物征集管理部,上海历史博物馆有图文信息中心等等。不同管理部门在库房规模、人员配置、办公设备等方面存在差异。以上可以看出,图文典拓资源是不均匀的、分散的,各单位有自己遵循的管理体系,目前,行业内缺少平台把这些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共享利用。
二、图文典拓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共建意味着多元化、多主体合作,参与建设,共享即是大范围、深层次交流,分享成果。共建共享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了合作与共赢理念,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一)共建共享平台有利于加强馆际交流,实现资源互通。过去,博物馆图文典拓方面的交流大多局限于互寄书刊、参加研讨会等方式,这样的交流机会较少,任何一馆都很难清楚了解外馆的资源状况,更别提互相参考、借阅、研究。共建共享给各馆提供了信息互通的渠道,横向扩大了交流范围,纵向加深了资源开发程度。
(二)有利于提高图文典拓资源利用率,为策展、研究等业务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由于经费、场所、人员等条件限制,图书室提供服务的能力偏弱,信息服务对象局限于本单位,服务内容停留在图书借阅层次。共建共享实现了线下向线上服务模式的转变,打破时空界限,读者能够随时随地浏览、获取文献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深挖知识节点,构建全面知识网络,提供优质信息服务,促进业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有利于扩大图文典拓行业的影响力,提升博物馆魅力。图文典拓机构在博物馆内属于二线业务部室,长期处于不受重视的尴尬境地。在中国博协众多专委会中,图文典拓专委会是年轻的新面孔。这一行业迫切需要做出成绩,赢得话语权,得到公众认可,摆脱冷门标签。共建共享平台是一个证明机会,能够提高图文典拓行业知名度,为行业发展争取更大空间。作为博物馆一分子,图文典拓业务做出色,也能够提升博物馆形象,成为博物馆的新亮点。
三、图文典拓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构建原则
(一)统筹规划。共建不是一馆一舍、单打独斗,而是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集体行为,促成这一行为需要有人牵头,需要大纲指导。图文典拓专委会为发起组织,河北博物院作为主任委员,积极征集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将收集到的反馈意见整理后,提交专委会讨论,再做决策。总而言之,在平台建设进行之前,应该经历广泛的意见征集与反复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缜密详细的计划书。共建共享是一个联盟体制,强调资源建设的战略性、整体性,由联盟中心统筹规划平台建设内容,制定长期战略与短期目标,分配成员单位的阶段性任务。
(二)统一标准。平装图书、报刊、古籍、拓片,不同类型的资源有不同的载体形态,在信息采集、录入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便是同一类型文献,不同博物馆在过去的整理工作中也有各自依据的规章制度。现在,要合作共建平台,成员单位就不能再各自为政,而是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规范信息著录。统一的标准是平台共建共享的先决条件,影响着平台建成后的信息质量和最终资源的可用性。在选择标准时,应优先选用正式发布且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三)分级分层。参与平台共建共享的博物馆五花八门,从性质上讲,有国家馆和私人馆,从规模来看,有大馆、中馆、小馆。共建平台不能搞一把抓、一刀切,应该分门别类、逐级建设。先召集参与意愿强烈的主任委员单位和副主任委员单位,逐步吸纳更多单位加入。以一个或几个中心馆带动多个成员馆,形成垂直化与扁平化相结合的组织结构。
平台资源面向不同对象开放共享时,权限也要加以区分。例如:可以给社会公众看的内容,可以给高校研究人员看的内容,可以给本行业人员看的内容;甚至一些内容是免费观看与获取的,一些内容需要付费方可观看与下载。
(四)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保障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共建共享平台的数据资源具有公开性和珍贵性,同时网络信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不可控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平台信息安全主要涉及网络信息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两个方面,有可能遇到漏洞攻击、木马病毒、非法访问、泄露用户隐私等安全威胁。可以通过数据备份、区分局域网与外网、传输过程密钥加密、安装杀毒软件、用户和管理员登录设置需要身份验证等一系列措施,降低风险,尽可能保障信息安全。
四、图文典拓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实施保障
(一)资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做成一件事,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共建共享平台是一个多方联动的大项目,运作周期长,牵涉面广,资金问题是绕不开的。
经费来源有以下几方面:1.中国博物馆协会每年设有定额研究经费,专委会立项后可向博协申请专项研究资金。2.各成员单位相关部室做财务预算时,将共建共享平台费用考虑进去,给予该项目适当的资金支持。3.博物馆与中国知网、上海安技等数据公司长期有合作关系,可以向这类企业寻求经费赞助。
(二)人才。共建共享平台涉及图书馆学、文字学、古籍、金石拓片、编目、信息技术等多个专业领域,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员密切合作。为了让人才最大限度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必要建立激励制度,对共建共享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荣誉证书、表彰、奖金等多种形式的奖励。
参与平台建设的人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文化素养、工作经验各不相同,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参与者的素质和能力,应定期组织培训工作,培训方式不局限于线下培训班和讲座,也应包括线上学习课程。
图书室并非一线业务部室,人手本就不足,还要分出精力完成新书采购、编目上架、古籍整理、读者借阅等常规工作,不可能同时全员上阵进行平台共建。针对平台建设面临人手短缺的情况,可以借鉴社教部的做法—招募一批志愿者。面试筛选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加以培训,让志愿者参与到数据采集工作中来,成为有效的补充力量。有的单位图文典拓资源数字化起步晚、工作量大而又人手短缺,也可以聘请专业的外包公司承担部分数字化工作。
(三)协调机制。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博物馆,有不同的主管领导,各地政策法规也有差异。跨区域合作进行共建共享,有可能面临行政方面的障碍。在平台建设之前,各单位的图文典拓资源都依据自己的方式进行管理,内务系统形成的平台数据各不相同。这些异构资源需要整合,却面临技术壁垒问题。
为了打破行政壁垒和技术壁垒,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方便进行工作部署,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协调小组,建立协调机制,高效上传下达信息,化解矛盾,保障工作进度。
(四)平台框架体系。一个平台从无到有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具体上手操作之前,应该先规划清晰的框架体系。以框架体系为骨,功能操作为血肉,使平台逐步趋于完善。共建共享平台的框架应该包括四个层次,分别为:信息采集层、数据处理层、功能模块层和用户界面层。
信息采集层主要功能是文字输入、图片扫描、图文转换,异构信息批量导入、批量转换,支持操作者增删减改条目。
数据处理层需要负责数据提取、数据审核、数据修改、元数据标引和著录,使数据符合平台规范标准。
功能模块层涵盖后台管理权限赋予功能、导航页面、字体简繁转换、图文放大缩小、个性化信息推送等功能。
用户界面层主要涉及信息检索、结果显示和输出、信息分析、链接跳转等方面。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检索应该设置两种:一种是简单一次检索,例如按主题、关键词、作者、收藏单位等单项检索;另一种是高级复合检索,例如使用“and”“or”等连接字符组合检索。应提供在结果中二次检索功能,支持创建思维导图和可视化分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图文典拓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从零开始到建成与投入使用是一场持久战,新的征程可能会遇到新问题和新困难,我们要努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加快推动共建共享进程,开启博物馆文化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