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园林绿化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2021-11-23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倪 萍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突出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作用与地位,且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更加突出了企业管理中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企业发展迅猛,如苏州这座古城,其基于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千年历史文化遗产的优势上,促使了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并出现了数百家园林绿化企业,给苏州这座古城的发展提供了火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园林绿化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许多问题,其中便以企业人才培训模式落后较突出,许多园林绿化企业还未找到合适的培训模式,以致于人才资源优势难以有效发挥,进而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因此,对于当前园林绿化企业的发展,首要任务便是建立起合适的人才培训体系,通过与时俱进地创新培训模式,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撑,进而为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一、新形势下园林绿化企业的特征与发展情况
(一)企业特征
园林绿化企业主要是指的是从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相关工作及提供城市园林相关技术咨询服务的企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企业还负责承担城市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从园林绿化企业工作内容的性质来看,充分体现出了园林绿化企业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起到的作用,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越发重视社会环境保护,而园林绿化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也因此促进了园林绿化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情况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市场容量已经超出了两千亿元,且当前我国园林绿化企业在工程设计、施工业务方面的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加之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园林养护、绿化苗木专业市场发展也越来越成熟,这使得我国园林绿化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园林行业未来也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二、新形势下园林绿化企业培训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基于园林绿化企业的特征与发展情况的背景下,对园林绿化企业人才培训体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多体现在人才竞争上,人才作为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若是缺乏人才,必定对会企业发展造成阻碍。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制约我国园林绿化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企业人才的匮乏,即便大多数园林绿化企业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受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导致企业内部无法形成有效的人才培训体系,加之许多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管理人员老龄化、职工队伍素质较低等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培训效果差强人意,进而难以满足企业及园林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问题
针对园林绿化企业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工培训难以落实。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园林绿化企业快速发展,园林绿化实现了从无到有,接下来就是从有到精的发展趋势,相应地精细化管理与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就迫在眉睫了。但随着园林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尤其是人员持证上岗要求的严格化,使得大多数企业都把培训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岗位证书以及执业证书的取得上,这就与实际需求相矛盾。与此同时,职工的培训意识也较薄弱。另外,也有部分管理层认为职工培训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财力资源,且对实际工作产生的作用不明显,所以在企业培训体系上持有应付的态度,于是便导致企业培训体系无法有效建立,进而无法发挥出培训的作用,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的发展。
2.职工培训有效性不强。相比较我国其他产业的发展,园林绿化产业发展较晚,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园林绿化企业在内部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更是缺乏系统的培训经验,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往往侧重于对职工技能的培训,从而忽视了职工素养的培训,以致于企业职工培训的有效性不强,培训效果不理想。长此以往,不仅会降低企业内部管理的水平,还会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
三、新形势下园林绿化企业培训体系建立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了解培训需求,拟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政策
新形势下园林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应在明确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政策。首先,园林绿化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培训意识,针对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学历等深入分析,包括企业管理层人员、高层技术骨干、中低层管理人员、基层技术人员等,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培训措施,形成培训范围更广、培训内容更深的企业培训体系,为企业全体人员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次,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提供培训供给能力,确保企业内部人才技能与素养培训有效开展。可在现代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打造园林线上培训平台,通过园林线上培训平台实现对企业职工信息、培训需求、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信息的收集、反馈与分析,为企业制定合理的培训政策提供信息支撑,进而更好地满足企业内部各层级技术人才的培训需求。最后,也要重视线下园林实践基地的建设,可通过专家现场讲座、企业参观交流、师徒制教学、园林技能竞赛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实现企业内部培训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针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从而提升职工培训的有效性。
(二)明确培训目标,不断积累培训经验
目前由于许多园林绿化企业缺乏系统的培训经验,以致于适应企业发展的培训体系无法有效建立,即便有的企业建立起了培训体系,但是实际培训效果不佳,也无法有效推进企业的发展。针对这样的问题,建议园林企业在建立培训体系时,应当明确培训目标,也就是要根据企业实际发展的情况与需求,以此制定出合理的培训目标,包括近期、中期及长期目标,然后通过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其中,将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文化素养作为近期的培训目标,并在实际培训中,以基础理论教育为主;将提高企业综合能力作为中期的培训目标,并对中期目标实现期限予以确定,一般是在3—5年,从而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将提高企业员工整体能力、职业素养及综合素质作为长期的培训目标,并充分发挥出企业文化价值的引领作用,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培训制度,注重培训结果的反馈及应用
为更好地实现园林绿化企业培训的目标,一方面需要企业制定更加完善的培训制度,即要在培训制度建立中,明确培训的时间、内容、对象、方式及资金投入,确保所制定的培训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为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助力;另一方面需要园林绿化企业重视培训结果的反馈及应用,企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培训体系建立上,但不重视培训体系实际应用情况的反馈,以及应用培训结果提升员工积极性,那么这样的培训体系建立毫无意义,无法真正地实现企业的发展与自身价值的增长。因此要求园林绿化企业要重视培训结果的反馈及应用,应在园林绿化培训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既要对企业人员理论与实践培训进行针对性的考核,掌握企业中各类人才实际培训的效果,也要对培训整体效益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培训的支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从而衡量企业培训体系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而对不合理的培训政策与措施进行修订,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培训体系。另外,为充分发挥出培训体系的作用,也要重视培训结果的应用,应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将培训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提升、岗位晋升及评优评先结合在一起,针对培训考核水平较好的人员予以正面激励,提高企业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同时针对培训考核结果水平较差的人员,予以相应的处罚,从而保证培训工作有效开展,企业培训效果有效提升。
(四)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促进企业培训体系的发展
新形势下,园林绿化企业也应结合自身及行业发展的情况,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确保培训模式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性,能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企业培训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比如可通过专题培训模式,针对园林绿化中某一项目进行专题培训,如某园林绿化企业针对园林病虫害防治这一问题,邀请了相关的专家进行了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在专题培训中针对园林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病虫害问题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与分析,不仅培训针对性强,且突出了培训工作的实用性,更好地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又比如,某园林绿化企业在建立培训体系时,不仅针对园林行业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还针对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在结合园林行业管理特色的基础上,开设了以团体任务为主的培训实践课程,使其能在园林工程项目中从设计到施工、从材料选择到实践操作中,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及沟通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四、结语
综上,在新形势背景下,园林绿化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需要从了解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目标、完善培训制度、加强培训结果评估与应用以及创新培训模式等方面着手,以此不断完善企业的培训体系,进而有效发挥出培训体系的作用,促进园林绿化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