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景区建设中景区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以A景区为例

2021-11-23杭州良渚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1年6期
关键词:项目组景区智慧

杭州良渚古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引言

互联网+旅游相结合,智慧景区建设工程是以“满足游客出行智慧化、体验化、便捷化需求”为核心,通过建立新型智慧旅游体系,提升游客服务信息化的水平,延伸了旅游产业的消费链条。智慧景区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闸机、人脸识别、自动发射播报语音、自助售票机、视频监控、网络、管道等)、景区数字化建设(票务系统软件、智慧停车系统、智慧导览、数据中台管理软件)、景区大数据建设、景区物联系统建设、智慧安防综合管控平台。A景区作为文物保护单位,如何在智慧景区建设中更好地发挥遗址、文物的监测和保护工作,同时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成为有力手段。

一、智慧景区内部控制现状

A景区作为窗口中的窗口,智慧景区围绕六个更好“更大担当、更优体验、更好创新、更好布局、更好品牌、更好服务”的理念建设。景区管理层对景区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认识不足,景区开放观光与挖掘保护工作同步进行,景区的变化性成为常态化现象。智慧景区的内部控制需要创新,塑造景区文化氛围,强化员工意识。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内部审计机制,建立员工培训体系、员工奖惩考核制度,才能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

二、企业层面内部控制风险点

智慧景区建设是与景区战略规划紧密相关的,具有投入大和周期长的特点,在建设中主要涉及人力资源、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三个风险点。

(1)智慧景区建设中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员工工作能力不能完全胜任信息化系统建设工作内容。学校目前也缺乏相对应的学科,仅仅依靠景区人才培养,培养进度无法与建设要求相匹配。作为智慧景区的系统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储备,无法对系统形成有效控制,在重大关键节点上完全依赖于第三方技术人员。同时建设周期长,人员变动、调岗等原因,影响了智慧景区建设进度。

(2)智慧景区建设是一项流程再造工程,涉及各个业务环节,在现有职能组织架构下很难将它明确的归类于某个职能部门,导致职责权限分配不合理,职能交叉的问题。

(3)智慧景区建设是一项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体现出景区特色的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缺乏全局观、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团队协作的企业文化建设,势必会影响智慧景区建设工作。

三、业务层面内部控制风险点

(一)采购业务控制主要风险点

智慧景区建设需要采购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采购方式选择不当,招投标不科学,采购验收环节专家评审不严格,可能会出现舞弊,智慧景区智慧化程度低于预期。采购硬件部分,因大量设备是定制化产品,存在质次价高无法退货,维修频繁的问题,造成资源浪费。

(二)业务外包控制主要风险点

智慧景区建设项目大量采用外包形式,包括信息系统与管理系统建设、硬件采购。业务外包在减少景区自身人力投入的同时,也带来运营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业务外包监控不严格,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发挥业务外包的优势。

(三)信息系统控制主要风险点

智慧景区建设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互联网科技能力和全业态覆盖能力才是智慧建设的核心要义,它包括景区数字化层、景区大数据层、景区物联系统建设、景区智慧应用层。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不同模块的数据衔接规划不合理,配置管理不当,可能导致重复建设;同时建设中存在新老系统间的协调,旧系统上的数据由于可能在不同的系统或者不同的单位中不一致,从而为新旧系统间的协调带来困难;信息系统授权管理不当,不同用户不同权限设置不完善,只能使用管理员权限操作等问题,造成信息泄露;新技术和新功能的引入可能导致最终使用用户在期初的工作效率降低,同时用户将面对新老系统并行操作以及维持各个有待改进方面协调的挑战问题。

(四)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控制主要风险点

智慧景区建设中采购的硬件设备大部分是定制化产品,若与系统不适用、安装不当,可能导致无法识别车牌、身份证和人脸;设备数量多、安装范围分散,一旦维护管理不当,可能导致资产价值损失。智慧景区建设中品牌文化知识产权、智慧系统权属不清,可能导致企业法律纠纷,损害品牌商誉。

四、智慧景区建设中景区加强内部控制的相关措施

智慧景区建设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内部基础设施以及管理意识等各个方面皆发生一定改变,但这并不代表智慧景区建设中内部控制风险无法把控,上文梳理的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风险点,都可以通过相关措施加强内部控制,实现风险管理。

(一)企业层面内部控制措施

人力资源、组织架构、企业文化三个风险点实质上是由于信息化建设导致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产生的。智慧景区的建设,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的同时改变了传统对信息处理的方式,更数字化、更科技化,其风险比传统内部环境控制更加隐蔽。针对上文三个风险点,通过对内部环境进行优化,达到内部控制目标,主要控制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从各职能部门抽调骨干人员,组建智慧景区建设项目组,加强员工技能培训。项目组招录从外部引入和内部竞聘相结合,明确任职条件。项目组的组建将大幅增加在重大关键节点上做出判断的正确率,加强对整个项目的管控能力。项目组设立正副组长,加强后备人员培养,降低人员变动影响项目进度。新系统的上线,最终使用的用户能够熟练地使用新系统,发挥其预期功能才是最终目的,所以应尽早发现培训新系统的不同需求,并且在以后的过程中也保持周期性的培训活动。

(2)明确智慧景区建设中项目组职责权限,结合工作程序,建立授权管理权限。不相容职务应相互分离,比如项目组负责A模块实施的工作人员,不能参与验收环节;应保证不同用户信息安全、保密性,比如智慧景区票务系统中设置用户权限时应将财务与检票功能相分离,财务人员权限可以检查票务数据,票务人员没有权限查看营业额、财务分析数据,从而保证信息保密性。

(3)企业文化建设应贯穿智慧景区建设全过程。树立“以人为本、微笑服务”,打造智慧景区建设,开发5G项目、AR眼镜、智慧导航、智慧讲解、智慧停车系统、自助售卖机,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提升游客服务体验感。在设计各系统界面时应体现景区文化,并且保持界面风格的一致性,强化企业文化品牌。

(二)业务层面加强内部控制措施

(1)因智慧景区建设采购涉及公共云产品及服务、软件、硬件设备、技术服务及实施服务、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物资和服务相匹配是达到建设目标的基础。这就要求在正式投入使用前,不断地进行软硬件调适。在系统方面,各模块实施模拟运行,不断改进参数设置,同时硬件设备作为数据重要载体,要求测试其数据最大承载量,保证数据加工能力、数据传输速度正常。这就要求在初验、中验以及终验验收环节,组建专家小组,对其进行专业化审查和指导,同时景区项目组应对整个智慧化方向进行把控,对不符合招标内容和建设要求软硬件不予通过验收,以增强供应商压力和工作配合度。

(2)智慧景区建设作为重大业务外包项目,应当加强业务外包管理,确保承包方严格履行合同。项目组应做好与业务外包团队的对接工作,加强沟通与协调,完成外包公司对景区信息提取、内部流程、运营需求等有关作业流程重组工作。项目组应及时搜集有关信息,提出业务外包团队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3)信息系统开发环节,应进行严密的系统测试与模拟运行,测试系统操作是否逻辑严密,系统运行是否稳定,数据和系统的有效性、数据的可信度是否达到要求,系统内部控制流程是否符合要求。智慧景区的建设不同于其他信息化系统,更需要重视信息安全性,如票务系统人脸识别入园、身份证扫描入园涉及游客个人隐私,涉及景区运营、财务收入内部信息,这就要求信息系统应当建立防火墙,设立高级别安全等级,做好等保二级,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景区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人身安全是底线,智能安防系统、城市大脑数据同步工程,要求建立系统数据定期备份制度,明确备份范围、频率、方法,以满足内外部机构需求。

(4)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是基础,落实才是硬道理。在项目验收环节,应检查设备品牌、型号、入库情况,做好登记保管工作,明确管理责任。对品牌图案和文字商标注册登记,对智慧景区的系统开发申请软件著作权,明确知识产权归属。

结语

智慧景区的建设,能够实现政府、企业、游客与居民共享旅游的发展成果。依托互联网科技能力和全业态覆盖能力,推进数字化建设,由传统模式向智慧化转变,智慧景区的建设应结合自身特点对现行内部控制体系进行完善,找出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并加以改进,运用信息化手段以提升景区整体管理效率和服务。相信通过智慧景区建设规范游客管理,进一步加强遗产安全保护,不断提升游览体验,最终推进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共赢。

猜你喜欢

项目组景区智慧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The Sound of Tennis 网球之声
Association between estradiol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IVF cycles with single blastocyst embryo transfer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统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道路探索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