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1-11-23马雪婷贾晨郑州师范学院

灌篮 2021年36期
关键词:协同思政育人

马雪婷 贾晨 郑州师范学院

在大数据的时代下,要想全方位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就需要发挥出“三全育人”的教学效果,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融合到其他科目的教学任务中,在整体上完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每一个阶段学习到先进思想政治内容,使学生能够发展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创新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思政课程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本科高校的教学工作中,思政教育发挥着固本、育人的重要作用。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思政教育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需要学生将思政教育和学生的专业课程教育联系在一起,发挥出思政课程的引导作用,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在思政课堂上提高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健全的品格。教师应该注意到思政教育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健全的思想品格。

(二)立德树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只有加强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才能够有效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所以在学校展开思政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出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在思政教育课堂和其他专业课程的课堂上也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思想,并且将思政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让高校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升自我的思想素质和专业能力素质,进一步将高校学生塑造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栋梁之材。

(三)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可

除了提升学生思政素质水平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外,本科高校的思政教育课堂还有一项重要作用是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可程度。由于有效的思政教育需要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所以不同学科的教师在展开教育教学工作时也应该发挥出引导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思想素质教育工作的认可。教师应该积极将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其他科目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实现思想进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当前高校中思政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一致

思想决定行动,目前一部分的高校中思想政治教学任务中存在问题,多半是由于任职教师之间的思想较为不一致的原因所导致的。由于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师其身上所肩负的思政教育任务也有所区别,一些教师会在对身上的思政教育任务有所偏差的情况下影响到思政教育工作的正常展开[1]。并且由于一些高校教师存在对自身的思政教育教学任务认识不清的问题,没有主动进行思政教学工作,导致学生无法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来学习思政知识,提高其思政素养。并且有一些教师只把思政教育任务作为学校教学目标所强制布置的任务,没有发自内心地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执行工作的时候也由于个人态度的原因而导致思政教育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其他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

由于要想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思政教育教学的作用,就需要扩大思政教育的教学面积,以学校为单位来彻底、全面地展开思政教育教学的工作。其中思政教育所涉及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块较多,包括学生教育和管理以及考核,还有教学人员的招聘录用及考核等,所涉及的专业人员数量和物力财力资源也较多。所以为了保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展开,需要以较为严格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系统的设计工作,确保其教学系统能够正常展开,满足高校思政教学的需求。经过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缺乏相对完善的思政教学素材,导致后续的教学任务也受到一定影响。教师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思政教学任务顺利展开,需要以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为引领,构架较为完善的思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涵,使思政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一些高校的思政教学还停留在理论阶段,缺乏一个具有秩序的教学管理模式,长此以往会导致高校思政教学实践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使高校教学受到影响。

(三)机构设置不健全

思政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以提高学生思政水平的方式帮助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的优秀学生。为了促进思政教学的目标能够真正的实现,教学工作者就需要建立起相对健全的教学机构,以健全完善的教学机构的方式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思政课程内容,锻炼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之间发展情况不同,对思政课程的接受程度和当地基础设施情况也有所区别。在一些基础设施较差的高校中,往往会缺少专业的思政课程教材和教学材料,这会对思政课程的教学产生极大影响。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科技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更多的教学内容中被体现,教师也可以适当借助高科技信息手段来完成思政教学任务。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不发达的地区机构设置相对不健全,这就会进一步地影响到教师利用先进信息科技系统来展开思政教学工作。同时教师的思政素质也会对其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选聘教师的时候应该尽量聘用专业素养较高的思政教师,使其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提高思政素质。

三、大数据时代的本科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发展方法

(一)深化思政课程改革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效果,发挥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能力,就需要在教育教学工作展开之前,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教师能够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发挥出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2]。高校教师应该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树立起以德树人的教学宗旨,将培养出高专业素质和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学生作为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树立起符合新时代发展标准的协同育人工作事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带头作用和引导作用,在展开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加强对自身形象的建设,让教师能够引领学生不断学习,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在思政课堂上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让学生能够在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设计好思政课程

为了辅助教师上好思政课程,就需要在课程的前期设计阶段做好课程的设计工作,在课程的前期阶段,思政课程教师应该结合学校内学生的思政教育现状和自身的教学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并且根据思政教学的实践来实时修改思政教学计划,使教学计划能够被较为完善的实施。制定教学计划时,思政教学人员需要充分借助学校党委的政治属性,建立校党委负责的高校课堂思想政治育人改革小组,并且以专业的思政教师来对教学改革内容进行指引,确保思政改革的内容能符合学生需要,也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作用。除了设计好思政课程之外,教师也应该发挥出协同育人的作用,打造出一支具有强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思政素质。

(三)确保协同育人机制良好运行

当符合学校发展和学生需要的思政教育教学方法被设计出来之后,为了推动协同育人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思政课程的执行方面。为了进一步推动思政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施行,需要校方打造出一支相对高质量的思政教学队伍,以教学队伍的方式来进一步引导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发展[3]。由于协同育人机制要求教师从全方面多角度地展开思政教学工作,那就需要教师选择一批合适的教学人员。在人员人数上,需要尽量控制在10 人左右,从而最大限度上地发挥出协同育人的作用。并且应该打造出相对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以平等和沟通的态度来展开交流和学习工作,让教师也能够在教学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构建有力的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相关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保证育人工作的规模、价值以及影响力的稳定发展,高校需要及时构建有力的保障机制。在大数据技术的影响下,学生的价值取向朝向更为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协同育人的难度,而受到制度、组织、信息安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协同育人效果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应着眼于技术、环境、制度等层面的构建,进而构建出完善的保障机制,满足高校教育工作的合理与合法性需求。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强顶层设计,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领域实施明确的制度规范,并更好地借助大数据技术完成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相关问题的解释与解决。在推行协同育人制度的过程中,应注重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共建共享机制的稳定实施。高校应对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并由校党委书记带头完成相应的方向指导和全局规划,并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制定出相应的监督机制与反馈机制。校内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及其他部门也需要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当中,通过成立工作小组、开展主题会议以及组织参观学习等形式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密切交流。此外,大数据技术在安全保障方面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高校有必要针对数据泄漏、隐私侵犯等信息安全问题构建起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并对教职工以及学生的个人信息账号进行加密管理,避免不法人员对信息安全造成损害。总的来说,构建保障机制的主要目的对协同育人的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规范,并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大数据环境的规范下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在高校教育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有利于帮助社会培养出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的优秀人才,从而进一步帮助社会发展。为了能够更为有效地推动社会变革发展,工作人员需要针对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革新教育方法和教学原则,使其能够满足时代的需要,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协同思政育人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