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屠宰检疫常见疫病及处理

2021-11-23刘汝侯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猪丹毒口蹄疫屠宰

刘汝侯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云南红河 662200)

生猪屠宰检疫是动物制品进入市场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保障动物制品安全,防范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有很大帮助,为畜禽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生猪屠宰检疫要点

1.1 生猪屠宰前的建议

生猪屠宰之前,做好认真细致的检疫检验工作是保证生猪健康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了入场检查、异常情况处置、屠宰前记录三个环节。生猪在进入屠宰场之前,货主需要向屠宰场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消毒证明,经过认真细致的核实之后,再详细地检查进入屠宰场的生猪群体和个体,同时抽查瘦肉精药物残留情况。生猪进入屠宰场之前要经过运输、冷热、饥寒等外界多种应激因素的刺激,势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和其他异常情况,在屠宰前检疫过程中,针对这些异常情况应该进行有效的区分,要注重掌握哪些是传染性疾病造成的疾病,哪些是应激刺激造成的疾病。另外还应该详细的检验和记录生猪的产地、身体状况、耳标是否一致,并保证货主电话和实际相符合,以便出现疫情之后能够及时追溯疫病来源[1]。

1.2 屠宰后检疫

屠宰后同步检疫是对生猪屠宰前检疫的有效补充和检疫环节的外延。生猪屠宰之后检疫的重点包括了生猪的头部、蹄部、胴体皮肤和内脏组织。头部检查时,重点检查屠宰生猪左右颌下淋巴是否存在病理变化,是否存在肿大出血等情况,然后根据肿大出血情况判定是否存在抗菌病。左右侧咬肌检查是为了判定咬肌当中是否存在猪囊尾幼病。口鼻处和皮肤检查是为了查看是否存在口蹄疫。胴体检查的重点是观察肌肉的颜色,脂肪、淋巴结的病变情况。检查内脏例如心、肝、肺和胃肠、脾脏的病变情况。皮肤检查主要观察皮肤表面是否存在疹块,是否存在出血或者坏死的情况。屠宰后检疫要做到全面细致,否则很容易出现误判或者漏判,造成带有动物疫病的生猪制品在市场中流通蔓延,危及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 生猪屠宰检疫常见疫病的处置措施

2.1 口蹄疫疫病的检疫处理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病毒传染性疾病,属于国家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的范畴。生猪屠宰前检疫重点检查猪群是否存在发热,蹄冠、蹄踵等部位是否存在水泡,水泡破裂之后,是否会形成溃疡面或者坏死病斑,蹄壳是否脱落,是否会出现经常性的卧地,造成皮肤红肿溃烂的现象。屠宰后主要观察猪的心房心室是否存在斑点状,或者条纹状的坏死病灶,颜色是否呈现灰黄色或者灰白色,当出现虎斑心的病理特征之后,可以初步判定受到口蹄疫病毒感染,同时还应该采取实验室诊断方法进一步鉴别是口蹄疫病毒感染还是水泡病毒感染。检疫期间,如果检查存在疑似口蹄疫病毒感染的,应该及时向当地的动物防疫中心报告,并对运输车辆被污染的场地进行妥善的消毒处理,做好屠宰场的封锁处理工作,未屠宰的生猪要及时进行扑杀,尸体采用焚烧方式进行处理,屠宰后的动物产品,采用化制或者焚烧方法进行销毁。对于同群的生猪要进行认真细致的隔离观察,确保无病检测为阴性之后才能够屠宰[2]。

2.2 猪丹毒的检疫处理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慢性传染性疾病,大多呈现败血症情况,并伴随特征性的皮疹。检疫过程中分别实施屠宰前检疫和屠宰后检疫。屠宰前主要了解该批次生猪的运输情况,查看猪群的精神状态和外表,将疑似患病猪挑出。感染猪丹毒的患病猪大多呈现急性亚急性经过,体表皮肤会出现打火印,采食量下降,结膜发炎,排出的粪便中带有血液。亚急性病例的皮肤表面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疹块,突出于皮肤表面,呈现白色,红色,暗红色。慢性型会表现为心内膜炎,身体逐渐消瘦,关节严重变形。屠宰后检疫分别对疑似患病猪的头部,皮肤,内脏,胴体进行全面检查。患有猪丹毒病的猪群,体表皮肤会出现方形、圆形、菱形的疹块,高出于皮肤表面,败血型表现为全身性的弥漫性充血,在颈部后肢内侧密集大量的红斑。皮下脂肪严重黄染。肾脏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变,外观显著增大呈现弥漫性的红色,肺脏出现轻度卡他性肺炎病变,肺脏呈现樱桃红色,质地松软,慢性猪丹毒还会表现为心外膜点状出血。发现患病猪应该紧急放在屠宰间屠宰。采集典型病变组织进行染色镜检,确定为猪丹毒之后,按照动物防疫法规,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严格的销毁。同群猪群按照动物防疫法规进行针对性处置,对于患病猪停留的场地,圈舍,接触的用具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屠宰后的患病猪应该经过严格的实验室诊断,并按照上述处置规程进行焚烧或者掩埋处理。

2.3 猪肺疫的检疫处理

猪肺疫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腔流出大量的唾液内容物,呼吸极度困难,体温显著升高,咳嗽急促,咽喉部位肿胀,体表皮肤表面出现出血斑块,用手指按压出血斑块褪色,并伴随紫斑和出血现象。在屠宰检疫之前认真观察猪群是否存在呼吸困难,咳嗽的症状,屠宰之后,进一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出血,肺部是否存在病变。对疑似感染猪肺疫的患病猪按照口蹄疫的处置方式进行认真细致的处理,同时对于同群的其他处理,按照规定进行有效的隔离,确定无疫病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工作,并做好认真细致的登记记录工作。处理完毕之后报当地的兽医主管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够恢复加工[3]。

2.4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检疫处理

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强力毒株的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一类重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一般会表现为发热、呼吸极度困难、咳嗽、眼睑水肿,不能正常行走,体表皮肤发绀,屠宰之后能够发现皮下存在胶冻样的浸润,并伴随出血点,脾脏显著肿大,并且在脾脏表面会存在坏死病灶,肾脏肿大明显,外观呈现土黄色,肾脏表面存在少量出血点。对于疑似或者确认为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患病猪和相关产品,按照口蹄疫的处理方式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置,要做好认真细致的登记,经过检验,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恢复屠宰。

3 结语

生猪养殖管理过程中,要严格落实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制度,通过认真细致的检疫检验,及时发现带病的动物制品,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蔓延。

猜你喜欢

猪丹毒口蹄疫屠宰
猪丹毒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控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猪丹毒的鉴定与防治
猪丹毒病的检疫要点及防控措施分析
市场信息更新
猪口蹄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口蹄疫
2016年5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量
警惕猪丹毒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