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思政课运用线索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和设计理路
2021-11-23徐嘉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徐嘉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指导座谈会仪式上强调,要以“以高校为旗帜”,深入认识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性、紧迫性,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集中精力,抓好落实。近年来,思政课在多种自主教学评价上持续不断的进行创新,促进全面提高各学校思政课实用性和课堂实践性。笔者过去一直认为,增强高校思政教学主要以理论教育为主。而以线索为核心的组织教学,可以深刻把握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线索教学法就不失为增强内容深度的有效方法。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推进体育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育中去。并将线索教育法融入高校体育思政课中,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建设添砖加瓦。
一、体育思政课运用线索教学法的意义
体育课上的体能教学形式与公共理论课形式存在明显地差异,体育课大多在户外场地开课,需要让学生全身心来参与课程,体育课程对在校学生整体的全面身心健康水平影响更是无可取代的,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可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有显著效果。体育思政课的线索不能直接采用标准化的模式,而应该围绕线索的本质。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具有一定的领导和领导作用,能够系统、高效地整合教材,系统地进行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从而解决了在实施中难以实现任务与技能相结合的问题。基于上述分析,高校思政课运用线索教学法的重要意义体现在:
(一)符合体育课程特征和国家改革创新要求
大学体育思政课是一门突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内容上多注意实际,注意学生的性格,并随时进行动态的调节。在开展体育艺术教学研究过程工作中,教师要善于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把教材内容转换成教学内容,并适当地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我国各地政府领导高度的重视及高校思政课纲的重大改革举措与改革创新,经过了三次全国性重大课题调整,形成了“98 方案”“85 方案”“05方案”。教育部先后五次出台规范性文件,明确规定了关于改革创新发展的相关要求,2005 年,提出“认真探索以专题授课、个案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文件,2018 年,推出“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师生互动,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文件,2019 年再提出了“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文件。在“一切以服务学生成长为主、教师培训为主导、线索为主线”的前提下,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紧迫任务。
(二)凸显教学重点和阐释教学难点
影响高校体育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是能否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有效阐释教学难点。教材大纲中最核心的部分为教材重点,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尽快解决的主要矛盾。教材编写中被广大学生理解为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要点与操作技能难点则通常是在教学工作过程实践中出现的教学难点。高校体育课中的线索是教材重难点内容和学生关注问题的高度概括,教学过程中可以展开模块化的“微专题”,包括课程导入、内容阐释与总结升华三个部分。其中,课程理论导入通常会采用典型案例讲解的授课方式,内容重点为阐释更多以问题链分析的授课形式。
(三)适应教学对象碎片化学习习惯
新一轮新课程的实施,使教材编制和课堂教学方式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并朝着更有效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一定程度的“碎片化”。“碎片是什么?”教学“碎片化”指的是教学情景的设置,教学目标的不完全、不自主、不完善等。把思政课的碎片化融入体育课的教学设计之中,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满足学生对体育思政课的期待
根据调查结果,高校学生中有92.5%的学生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看法。“俱乐部制”是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根据目前不同的层次、不同办学类型,可以尝试在高校设置不同门类的体育项目,包括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田径、健美操、舞蹈、乒乓球、羽毛球等。在这个“俱乐部”课程中,学生可以培养形成各种良好活动习惯,在体育运动技能、身心健康、社交及适应心理等各方面上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形成终生体育观念。
二、体育思政课运用线索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一)单样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教育要求改革发展创新。体现在统一性和多样性两方面。一方面指价值取向的多样化要与指导思想相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我国对待文化的态度是尊重差异,包容并蓄。这就需要体育课运用线索教学法突出政治性和价值主导性,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论的指导地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这要求体育课要在实施线索教学法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教材来选择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二)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方向始终是由教师所决定的,即教师在教学当中发挥主导地位。体育课可以运用线索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打散教材设定的特定章节,重组课程板块,在上课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年轻教师的主导作用,跳出教材的边框全面把握住知识体系,努力把教材内容更简洁的传输给学生,使同学们可以充分掌握教材内容。教师也要学会在体育课堂中积极与每位学生形成一种课堂互动模式,让“教”课堂与其他“学”课堂协同渗透,充分展现广大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创造性,也充分地发挥体育与思政教育建设中体育教师自身的教育关键作用。
(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高一直是普通思政课的大难题,也是产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重大原因。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思政课要不断贴近生活才能贴近学生。在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就是体育锻炼,这是一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事情。那么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就需要加强体育课的实践性,适当融入思政建设,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指出可以结合线索教学法,通过精选相关教学的素材、切入学生现实问题等有效方式,优化调整教材内容,强化案例问题分析,实现理论教材内容直接与教学现实生活情景的紧密对接。
(四)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统一
线下教学是一种固定时间、固定场地、面地面开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优势主要在于让学生信息的吸收效果更直观,现场学习氛围更浓烈,也有利于教师观察周围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及时掌握身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线上的教学则是通过网上学习平台,突破学校地理限制,可以让原本身处于异地校区的高校师生们随时进行网络同步上课,丰富了各校学生间的互动学习体验,构建出了一个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体育思政课运用线索教学法的设计思路
(一)坚持一个中心
我们可以运用线索教学法来构建教学内容,解决学生对教材的困惑、了解学生关注的案例、掌握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运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有趣的体育课堂,在玩中学,学中玩。并在课堂中同步穿插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同学们更能沉浸在体育技能的学习中,也受到了思想政治的熏陶。基于对学生的信任,现在的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而更在乎学生的学,关注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凸显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参与度和获得感。
(二)统筹两个维度
体育思政课运用线索教学法,教师需采用非指导性教学,在课堂中给到学生一定的展示之后由学生课外相互协作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在学生的目标制定上提供适当意见。针对学生所展示的主题进行提问与质疑,并且对学生的主题提出一定的总结,由老师的教变成对学生的引导。学生则需要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发言,主动客观的去表达一些自己存在的疑问困惑,但这些在我国传统教学理念中却没有得到良好体现,学生就只是一味盲目地去听从老师讲解的各种知识要点,和教师缺少互动。体育思政课运用线索教学法可以极大的改善这一问题,其更加关注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听教师讲课,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进行课堂沟通,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运用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将理论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一节体育课中,不能“胡吃海喝”一下子塞很多东西,需要对所学知识精益求精,让全班同学都能掌握一节课所教授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板块是将教师讲授与学生启发相结合。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多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由此提升学生的协作探究、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获得感。第三板块是将课堂学习与学生课外实践相结合。实践教学是体育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加快学生的成长。
(四)实现四个目标
一是精准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思想困惑。需要教师在课程准备阶段就精准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解决学生们相应的学习困惑。二则是如何精准的建构教学内容。体育课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思政课又是一门纯理论性课程,所以教师要把理论知识融合进体育课堂,悄然无息的将思政内容传播给学生们。三是精准选择教学法。当前的体育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缺乏教学的精准性,要将理论性与实践性两者相互统筹兼顾,将无趣的说教变成有趣的游戏传递给学生。四是精准运用教学资源。教师要利用好学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精彩的在线讨论,将知识丰富化。
总之,在体育课的思政教学中,充分运用线索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思政知识,也可以良好的学习体育技能,一举两得。在高校的体育思政教学中要多加关注社会热点,与时俱进,才可以使体育课不断推陈致新,让学生们“百上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