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
2021-11-23特邀主持陈风华
特邀主持:陈风华
一 随感
一个人的季节——读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08班 袁子涵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你徘徊着,疏桐下。风起,吹落了梧桐叶,却吹不走孤寂的冷。
滴答滴答,夜已深。单薄的背影,冷意蔓延,那是孤雁。雁儿扑打着翅膀,来去匆匆,哪怕染尽红尘,受尽孤独,也不愿栖于寒枝。羽轻轻飘落,染了忧伤,冷落了遐想。
理想是月,月如雪。纯白的雪,没有一丝杂念,没有一缕杂色。雪总会化,化了的雪还在,但是,灰色的雪已不再是雪。月光皎皎,柔和淡漠。这一世,或许会遇到很多灰蒙的天,但月色总是独自皎洁。你说,繁华之中,知音有几人。原来是明月与执念,还有从未沾染风尘的雪。
恍然才知,世事了了,雁因志远而孤独,而你心所向处是纯白的雪,是以寂寞而无人省。
哪怕世人皆负我,我也定不会负了自己。如此便是,孤独也好,得失也罢,我心足矣。
【陈老师评】
秋意阑珊,缺月惊鸿,一个人的季节,一个人的浮沉,一个人的坚守。被贬黄州的苏轼是乐观旷达的,他有承天寺之“闲”意,亦有定慧院之“执”意。但他内心深处何尝没有幽怨孤寂,“何夜无月”,只有在那一个个月夜,或欣然起行,或把酒问天,或借月夜孤鸿,托物寓怀。
此诗境界,高旷洒脱,“语意高妙,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纵观苏轼人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哀而不伤,笑而含泪,几经风雨依然从容行走,初心不改。他是文学的大家,更是精神的丰碑!
知人论世,读懂苏轼失意的诗意人生。袁子涵同学不仅读出了诗意,更读出了诗心,并以美的语言,诠释了诗的意境、人的心境。
二 读后感
回眸一笑百媚生——读《唐诗三百首》有感
◎808班 王嘉琪
历史长河中的一回眸,我看到了最美的你。
你以清新而又洒脱的容貌,成为整个大唐的绝世佳人。
你是太白的明月,子美的家国,摩诘的田园,义山的情思。
你是唐朝的灵魂,曾有无数文人墨客赋予你灵性。诗人已去,你却千古流传,成为后人的精神家园。总想在一片静谧中凝视你如明月星辰的双眼,随着诗人的浅吟低唱,感受时间锤炼与沉淀下最真挚的情感。
你不只是恣意如虬根蜷曲的文字,更是跨越千年无法淹没的故人……
你眉目如画。还记得偶然遇见你时,你的深情回眸,似乎带着某种怅惘。“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孤寂还是故园情?恍惚间看到月夜中,他独坐花丛,无人相伴,酌酒一杯,与月、影共饮,同醉同醒。顿时明白,这就是字里行间渗透出的细腻情丝。浓浓的愁啊,牵动了人们发自内心的思念。
正当我被你的忧伤感染,你却回眸一笑,说那不是你的全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看到你嘴角微扬,泛起豪迈而爽朗的笑容。这是年轻的他登高后向天地发出的激昂呐喊,穿越重山,响彻层云!在郁郁苍苍的翠峰之上,他渺小的身影逐渐放大,好像成为天地的主宰,谁都无法阻止他向上攀登的脚步。我恍然大悟,原来你又是这般快意洒脱。
你的变化让我很是惊讶,我不禁问你,这就是多姿多彩的大唐盛世吗?你轻点螓首,回眸眨眼,我又发现了另一个你。
你可以愁思百结,也可以豪放不羁,还可以清新恬淡。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初秋时节,新雨之后,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万物在雨后新鲜芳香的空气中苏醒,夜色带来了阵阵凉意。在这个远离喧嚣的山林中,一位白衣秀士静坐沉思,望着皎皎月光透过松枝在地上洒下清辉,倾听石头上传出的淙淙流水声,忘了尘世,忘了自我,与这古柏清泉融为一体。
我的心已经跟随诗意一起飞翔了,但你回眸,隐约泛着泪光,微微叹息,说:“唉!李白偶有忧愁,但一生自信狂放;杜甫忧国忧民,却也不失安逸时的快乐;王维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唯独他,潦倒终身,郁郁不得志……”
你突如其来的悲伤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不是李白那种思念!相见时难,离别不舍,百花凋谢,到死方尽的思念,成灰始干的泪水……也不知投入了多少真情。他的情感,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看到了你多次的回眸,有笑有泪,还有偶尔的俏皮平静与自在。无论世事变迁,你倾国的容颜依旧灿烂。
你将盛世大唐的豪放恢宏、繁荣浪漫带进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你是每个诗人的归宿,亦是从历史飘往现代的一束繁花。
我看到了你美颜如玉,听到了你歌声婉转。
回眸一笑百媚生。
这一回眸,就是一场穿越千年的邂逅。
【陈老师评】
诗意濡染的女孩,在品读《唐诗三百首》的每一次回眸中,读到了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悲情,那些诗人的洒脱恣意、家国忧思、浪漫情怀。在她的文字中,有“太白的明月,子美的家国,摩诘的田园,义山的情思”,更有穿越千年与最美诗词邂逅的惊喜与快意。
徜徉于诗词的世界,含英咀华,思接千载,灵动激情。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更是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高峰和瑰宝,它华彩含蓄的文字背后、逸致雅趣的情思之外,凝聚着中国人旷达坚忍的精神力量和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承载着中华民族悠远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诚如杭州市下城区第二届诗词大会冠军获得者王嘉琪同学所言:诗词情深,深如炬火,燃亮历史数千年夜空,历经千万岁月淘洗,在苍莽的时光中成为永恒。
掬水月在手,最是书香能致远!
三 观后感
跨越千年的感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808班 蓝佳城
汉无伏生,则无《尚书》;有《尚书》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
几千年来,中华祖先世代守护华夏经典,传承至今,让我们知道华夏从何而来,去往何方。一部经典,千年历史,沉淀了先贤智慧,让几千年后的子孙懂得:华夏自古就是一体。
远古的大禹,秦末博士伏胜,汉代天子文帝,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同拜先贤,共同讲述《书》中曲折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
这一幕幕,“时间回溯”,催人泪目——《书》活了!无论古文、竹简、活字印刷,抑或是现代科技云端“镜子”式阅读,《书》的精神延绵流传,九州安定,华夏子孙血脉相承。回望历史,有的名字注定被铭记。孔子白头整理《尚书》,因他与弟子立志要教会后人“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废兴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如果没有与妻子家人一起护《书》的伏胜,《尚书》可能已经消失在阿房宫的烈火之中;如果没有毕生读《书》、讲《书》的伏胜,《尚书》的命运又会如何?历史没有如果,以至于2000多年后,我们回眸历史诵读经典时,不禁暗自庆幸——幸好有伏胜。
伏胜执鸠杖含泪纵情传而讲《书》,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讲牧野誓师周武王逆“天意”而行、五万余士兵一心击败纣王七十万大军,此为“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历经千年颠扑不破的铁律。“……不是我舍命护《书》,是我妻、我儿、我全家,舍命护《书》”。只因有《书》有典,才有中国,而知华夏九州本为一体。《书》汇集列祖先贤明德智慧,《书》承载源于黄河、传承几千年的中华璀璨文明。护《书》即守护自强不息、图强进取的中国精神,民惟邦本厚德载物的治国之魂。
观至此,我不禁眼眶湿热,恍与白发长髯的伏胜隔空相对,共读《禹贡》,一起聆听“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汹涌澎湃,仰望九州高山大川,即便经历无数惊涛骇浪,仍屹立不倒、生生不息。中华精神因千万个体的不懈努力,血脉相传,归宗炎黄,溯源华夏,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祖先敬畏上天却并不懈怠,人定胜天源于坚韧与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仁人志士爱国兴邦,不惜献出性命。自有《尚书》,古老的中华历久弥新,只因这个民族独有的伟大精神,让这片国土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典’在象形文字中是基上的书,即为最尊贵的文献。”蒙曼老师在节目中这么解释。典籍因此就应该是最珍贵的经典,最值得铭记的传统。
当看到伏胜拄杖殷殷问撒贝宁“后人可还读《书》,可知其意”时,当再次看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听到《禹贡》《牧誓》的铿锵之音时,我的内心一次次受到震撼。文脉安在?追本溯源,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我们有责任继续研读传承,鉴古知今,愿我们能无愧回答:“泱泱华夏,斯文在兹!”
一部经典,溯源中华,先祖精髓流传至今。古有唐朝诗人王维、明朝画家杜堇以画绘史,《伏生授经图》以笔墨重现历史瞬间,表达对列祖先贤明德智慧之敬仰;今有你我当代人,朗朗诵读,誓言护《书》,跨越千年的感动,流淌在历史长河,熠熠闪光。
【陈老师评】
今年大年初一晚,中央电视台全新制作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精彩亮相。深情用心的编导、演员,以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戏剧加影视化的表现方法,穿越式多维度的精彩舞台,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了。我第一时间把这档优秀的节目推荐给了学生们。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作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构建了华夏文明最早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有着深远的影响。然“汉无伏生,则无《尚书》”,蓝佳城同学以伏胜这一剧中主要人物为主线,串联起自己的观感,表达了感动之心、景仰之情、传承之愿。
中华先贤,筚路蓝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心怀敬畏感恩,传承国学国粹,永续千年文脉,华夏弦歌不辍,吾辈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