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居与独处

2021-11-23

作文新天地 2021年14期
关键词:群居大千世界朱自清

人是喜欢群居的动物,实际上不光是人,大千世界好多有生命的个体都是相互吸引的。成群结队,人多力量大,众人划桨开大船,更是成为人类生存中薪火相传的重要内容和固有规则。

有人可能要以朱自清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来反驳;也有人可能要以自古以来“诗人的孤寂”来回怼,抑或有人可能要以“高处不胜寒”的苏轼来质问。的确,诗人的境界常人难以窥见和领略,艺术家的透视力俗人难以达到,但这都不能证明他们喜欢独处并因此而有独处得来的非凡的作品。朱自清的确说自己爱独处,但他的独处是为了更好地群居,他不能脱离芸芸众生存活的大千世界,所以围绕荷塘走了一圈又回到了现实生活,独处只是他赖以化解群居问题的方式。朱自清如此,苏轼也是如此,清心寡欲的李叔同如此,寂寞癫狂的毕加索也如此。即使你遁入空门,你依然不能摆脱群居,而只不过平添了另一些为你不熟悉的新的烦恼罢了。

当群居成了一种心理定势,人们便往往把所有一切问题的解决诉诸群体的力量,人云亦云的道义也好,以讹传讹的公理也罢,总能发挥着它权威的衡量作用,人们也总是在有意或无意地维护与遵循着这些舆论自发形成的众口一词的权威话语和公认判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有了不同于自然环境的新的适应法则和评价标准。于是独处成了一种奢侈的享受。苏轼有了“拣尽寒枝不可栖”的“缥缈孤鸿影”,朱自清有了妻儿入睡后漫步荷塘难得的清静,鲁迅有了灯下漫笔的“匕首投枪”。独处的清静让智慧的头脑灵感喷涌,让艺术的潜质开出绝美的花束。

独处纵然有奇思妙想、超然新颖的火花频闪,但它如果缺乏必要的营养供应时必然导致心灵闭塞、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的可笑,而这些源源不断的营养正存在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群居生活中和大众人群里。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身边事,关注最大多数的人的利益,才会有心灵的储备,才会有独处所需的养料。

人是群居的动物,独处是群居中的恬然小憩,是喧嚣中的心灵冥想,是哗然时的静思独享,这种暂时的心灵充实感、满足感决然不会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也不应该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漂流岛屿的鲁滨孙、被迫穴居的“白毛女”、久居铁窗的刑余之人自然是以回归社会为最大的心愿,没有哪一个人从心底里愿意索然无味地独处,即使有这样的人他也必然没有好的结局。

亮点微评

该文以“群居与独处”为题构思立意,审题精准。文章开门见山,开篇即亮出论点——人是喜欢群居的动物,观点鲜明。名人名言、诗词名句的引用,多处排比句的使用,气势淋漓,使得文章条理清晰、论证有力,让人信服。

荐评:浙江 丁 丛

附:2020年重庆中考(B卷)作文题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一个人看海,是一个样子,如果和别人一起看海,又是另一个样子。

猜你喜欢

群居大千世界朱自清
清芬正气朱自清
早期恐龙过着群居生活
喜欢群居的动物
喜欢群居的副栉(zhì))龙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