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呼吸道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2021-11-23张春三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0期
关键词:免疫抑制鸡群传染性

张春三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畜牧渔业服务中心山东淄博 255300)

进入到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无常,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鸡舍卫生条件较差,鸡舍保暖性的不良,很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流行。当前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困扰家禽养殖场的主要传染性疾病。引发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了饲养管理不当,病毒、细菌、支原体免疫抑制性疾病入侵。在养殖场中很多呼吸道疾病表现为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比单一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率更高,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更为复杂。鸡呼吸道疾病会对养殖业构成严重的危害,引起鸡群生长发育不良,生产性能显著下降,病情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增加了死亡率,疫苗、药物、人工费用的投入增加,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损失。

1 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

1.1 环境因素

环境当中的各种致病性因子主要对免疫机能和呼吸道黏膜造成严重损伤,同时也包括了氧气供给不足所造成的心肺功能损伤以及尘埃携带有某些致病原所造成的呼吸道疾病传播。养殖密度较大,卫生环境较差,通风不良,鸡舍当中的氨气、硫化氢气体等有害气体浓度超标,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均会引发呼吸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现象,使得机体的易感性显著增强,病原的致病能力显著加大,从而给各类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流行提供条件[1]。特别是冬春季节,空气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显著增加,会不断刺激呼吸道黏膜,除了影响黏膜纤毛分泌黏液功能之外,还会降低黏膜上皮相关淋巴组织的免疫应答能力,使得黏膜局部的免疫能力显著降低,机体患病能力显著增强。

1.2 病原微生物入侵

由于养殖管理不当,卫生环境普遍较差,鸡的上呼吸道黏膜保护能力显著下降,就会给各种病毒细菌的侵染提供条件。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之后,往往会造成机体器官出现炎症的病变,诱导机体免疫抑制,干扰其他疫苗免疫效果,并使家禽对特征性病原的易感性显著增强,很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并且发生流行之后往往表现为十分严重的临床症状。现阶段在很多养殖场当中免疫抑制性疾病种类较多,并且发生流行率较高,例如传染性法氏囊、马立克氏病、支原体病、传染性贫血、禽白血病、新城疫病毒、传染性鼻炎都可以造成鸡群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2]。

2 临床症状

发病之后患病鸡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例如鼻孔当中会流出很多浆液性或者黏液性的鼻液,鼻孔周围被分泌物严重污染,患病鸡不断的打喷嚏、甩鼻、咳嗽、气喘,气管中发出呼吸啰音。患病鸡精神萎靡不振,生长发育受到严重的影响,采食量逐渐下降,身体逐渐消瘦。肉鸡发病大多在20~40 日龄,死亡率在10%~40%。成年阶段的鸡群感染疾病之后,临床症状与雏鸡大致相同,但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发病周期较长,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产蛋阶段的鸡会受到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产蛋率下降30%~40%,畸形蛋率显著升高,软壳蛋的生产率显著增加,鸡蛋的孵化率降低,孵化出来的弱雏率显著升高[3]。

3 病理变化

解剖后能够发现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了鼻腔、气管、支气管当中,其中存在很多黏稠状的分泌物,气管黏膜显著增厚,潮红充血,严重时可以发现气管存在环状充血出血。早期气囊呈现轻度浑浊状态,严重水肿,后期气囊浑浊粗糙,气囊壁显著增厚发炎,囊腔当中存泡沫样的渗出物,气囊严重粘连。鼻腔和眶下窦当中蓄积有大量的黏液或者干酪样的渗出,咽喉黏膜充血出血明显,伴随有心包炎、肝周炎,脏器器官严重病变,继发其他疾病时会引发其他典型病变。

4 防控措施

4.1 做好环境调控和日常的养殖管理

养殖场最好实行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模式,实行全进全出,每个批次的鸡出栏之后都应该清扫鸡舍,对鸡舍和养殖用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进入雏鸡前2~3d 调整好鸡舍温度,做好最后一次卫生消毒,雏鸡进入鸡舍之后应该做好带鸡消毒工作,每间隔2~3d喷雾消毒一次。发病高峰期应该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轮换交替使用消毒剂,同时结合养殖场的疫病流行特点,做好妥善有效的重大传染性疾病集中免疫接种。注重做好饮用水的清理和卫生消毒工作,要保证药物浓度使用准确,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圈舍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全面清洗,选择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者1%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刷洗、消毒,晾干备用。

4.2 强化免疫接种

结合养殖场疫病的流行状况、养殖场的实际养殖现状和鸡母源抗体的消散情况,制定灵活合理的疫苗免疫接种程序,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疫苗免疫接种,增强鸡群身体的免疫能力,尤其是应该做好鸡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免疫接种。免疫接种之后,定期开展抗体水平监测,了解群体的抗体水平。当抗体达标后,应该及时进行补充免疫接种,确保机体能够产生充足的特异性抗体,这是防止疫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手段。要选择质量较好的疫苗,选择合适的疫苗免疫接种方式,为了避免接种过程中产生严重的应激刺激,在免疫接种前3~5d,禁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和消毒类药物,在日粮当中添加适量的补液盐,维生素。当出现患病情况之后,应该做好针对性的疾病诊疗工作,保证用药的科学合理,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将中西药手段有效结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4.3 做好疾病监测

为了有效防控鸡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流行,应该开展定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要及时了解当地和周边地区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现状,建立信息交流平台,认真分析疫病流行趋势,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控,主动防治多病因的呼吸道疾病发生流行。养殖场内部也需要构建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改变依赖药物控制传染性疾病的错误理念。

猜你喜欢

免疫抑制鸡群传染性
影响鸡群均匀度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Kindness Is Contagious
画里有话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五指毛桃与黄芪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浅谈家禽养殖中导致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形式及原因
西罗莫司不同血药浓度对肾移植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