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21-11-23曹国勇宜春学院财务处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差距城乡

曹国勇 饶 鸿 .宜春学院财务处 .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近些年,我国民众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愈发关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呼声越来越高。2021年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建议率先在原深度贫困地区逐步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提案在网上引发了广泛讨论。这充分说明我国政府和国民对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关注。步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做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一系列成就。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人口众多,国民接受教育的程度差距很大。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贫富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的矛盾变得更为突出。党的十九大指出,在今后时期,要大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实现一体化,尤其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缩小农村义务教育与城镇义务教育的差距。因此,在对待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中,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剖析城乡教育的发展,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一、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呈现的特征

16世纪,德国宗教领袖马丁·路德率先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在这之后各国相继颁布并最终完善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义务教育法规。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正式颁布,义务教育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在推行义务教育的30多年里,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他们内心深处的教育成就感和满意度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但是,我们依然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深层认识到在成就的背后,伴随着城乡义务教育间的巨大差距,隐含着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具体而言,这些差距和不平衡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首先,我国各地区之间义务教育支出水平天壤之别。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发达地区的支出水平要远远高于落后地区,城市的教育支出要远远高于农村地区。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区域间的整体经济水平高于其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财政教育支出的增加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受限于经济发展的短板,教育投入则增长缓慢。这种明显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直接导致东、中、西部地区整体教育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而在各区域的城市与乡村之间,教育投入的差距和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体现得更为明显。由于我国政府部门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财政教育支出向城市倾斜,农村学校能够获得的教育经费远远低于城市学校,使得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起点低、教育环境“脏、乱、差”、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尤其在中西部的贫困农村地区,其教育状况更为恶劣,“掉队”得更加彻底。

其次,城乡之间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差距明显。在城市,良好的工资待遇、舒适的办公环境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批素质高、观念新、专业强的老师。农村地区则完全相反,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学历不高、教育观念陈旧、知识体系老化、教学方法古板、教学积极性不强,这种总体专业化程度偏低的现象,使得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适应不了教育改革的需要。除此之外,教师作为能自由流动的单独个体,有自己追求和选择的权利。这使得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教师换岗频繁,大批年轻教师向往城市、奔赴城市,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还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在城市教师岗位一位难求的强烈对比下,农村地区师资缺乏则更能体现出城乡教育之间的巨大差距。

除此之外,城乡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最后的结果也存在不公平。因为城乡学生教育起点不同,接受教育的过程和环境不同,最终导致义务教育带给他们的结果也不同。相比于城市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依然存在低入学率、低升学率、高辍学率等显著特点。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许多少年儿童过早步入社会,成为廉价的“劳动力”。步入高中的相当一部分学子,自身基础、抗压能力、考试心态、学习资源等种种原因,与城市学生相比,几乎没有明显竞争优势。这也导致了农村学子升入大学的竞争力不足,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就是:在一般高等院校和地方高校,农村学生占据很大比例,而城市学生则集中在重点高校。就像教育学者杨东平所说,在我国重点大学录取学生中,来自农村比例日益减少,这说明农村教育质量在逐步下降。如在2020年新生录取中,清华大学的新生群体中,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还不到20%,北京大学农村学生占比也仅为一成多。所以“寒门能否出贵子?”“义务教育是否公平?”“义务教育有可能实现一体化发展吗?”的讨论广泛而热烈。

二、城乡义务教育存在差距、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一)城乡教育投入差距过大,微观、宏观层面两极分化

由于城市经济相较于农村经济更为发达,人口更为密集,就业岗位更多,对人才的需求和吸引更大,所以对教育的投入更大。从宏观层面来看,目前我国投入到教育的资金主要是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在地域上以城市为主,进一步地讲是以城市中的重点学校为主。有数据显示,部分城市的平均生均教育事业性经费是农村的三倍以上。而在农村,政府“微薄”的财政拨款根本无法满足农村学子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发展的需要。从微观角度来看,城市家庭一般对孩子教育投入较为“慷慨”,为了拓展孩子的全面素质,名目繁多的辅导班占据了他们课外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村家庭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则居高不下,使得家长不可能、也没条件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像城市孩子那样的学习环境。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使得虽然近些年农村教育有明显提高,但与城市的差距却在进一步扩大,马太效应已经足够明显。

(二)教师队伍不协调,城乡师资矛盾凸显

教师在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师资队伍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关乎着我国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由于农村地区条件的限制,使得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农村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教育水平进一步的提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师德师风教育力度不够,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滑坡,同时由于培训机会较少,大部分农村教师职业素养较低、教学能力不高;第二,农村教师年龄普遍较高,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精力难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第三,教师专业不对口现象突出,农村地区专业音、体、美老师,甚至是外语老师十分匮乏;第四,教师考评机制及激励机制非常不完善,学校管理水平低下,许多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欲望不强烈;第五,教师待遇机制保障不全,绩效工资核定办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软件硬件浮于表面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达到标准化、基本满足个性化。基于课改要求,加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农村地区学校不断改善学生食堂、宿舍、教室等方面的设施,配齐基本的教学实验器材、音体美器材、图书设备等,字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农村地区学子接受更好教育的权利。然而,在配备的过程中,城乡之间获得的资源差距过大,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许多农村学校虽然配备了相关教学器材,但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无法和城市相比。例如,农村学校配备电脑较少,甚至没有,全校师生轮流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非常普遍。而在城市学校中,几乎实现了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办公,班级完全实现多媒体教学。除此之外,由于生源的流失,使得不少刚装修一新的农村学校不得不撤并,导致基础设施“浪费”严重,许多偏远地区的学生不得不花费更高的成本去求学。虽然不少乡镇学校配备了器材,但学生真正使用情况却不容乐观,本质上并未达到想要达到的效果。加之许多农村教师不会使用教学软件,又缺乏培训、不愿探索,又怕调皮学生损坏,所以许多器材长期不用,浮于表面!

(四)城乡家庭教育差距过大,“寒门出贵子”举步维艰

作为大教育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在什么样的环境,都会对孩子三观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生活的差距必然导致教育上的差距,进一步地讲,“城乡教育的差距其实就是城乡父母间的差距。”这句真实说明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过大的原因。在农村,许多家长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外出打工,常常将孩子留给年迈的父亲母亲,很难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由于自己本身教育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和老师,加上自身教育观念不强,很难就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与老师展开更加深入的沟通,也无法明确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到什么、怎样去学,在孩子有问题时也无法帮助他们解决。同时,农村家长往往过分注重文化成绩而忽视孩子兴趣的培养,导致他们与城市孩子竞争优势不明显。城市家庭则相反,家长为孩子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为他们灌输先进的学习理念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课外为他们报专业补习班,补齐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缺失的短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的影响,直接关系着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效率,而家庭间的差距,则直接影响城乡学生在学习上、思想上、心理上存在较大差距。

三、融入和推动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上述分析发现,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遭遇不均衡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教育资金投入不公平、教师队伍不协调、家庭教育存在巨大差别等具体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因此,下面将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

有限的教育经费被过多地投入到城市之中,是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对农村地区和乡镇学校建设,改善农村学生在住宿、食堂、教室、卫生及校园环境的条件。同时,重视农村学校在多媒体设施、音体美器材、图书质量和数量的要求,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大财政转移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拨付相关经费,定期定量开展技能培训,让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享有同等教学和学习机会,从整体上提高乡村教师队伍素质,使农村学校招得来、留得住老师,老师教得好学生,学生提得高成绩。

(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破除不合理的、固化落后的体质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畅通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具体做法是:建立和完善财政拨款机制,保证资金优先流向教育领域;要加大教育资源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避免将有限的资源绝大部分投入城市中;要明确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不是想当然的“绝对均衡”,不是把教育资源“一比一”地在城市和农村进行平均分配;要清楚城市和农村有各自复杂的特点,“绝对均衡”的分配只会导致农村教育资源严重饱和,造成大量浪费,而城市学校则供给不足,无法全面满足学生义务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从中可以看出,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较为复杂。实际上,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各级相关部门在政府的大政方针下,根据城市和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统筹规划,总体上遵循教育的发展跟得上经济的发展,甚至先于经济发展的原则。

(三)解决“教师苦”和“教师难”

全面开展教师队伍培训,努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专业过强的教师队伍。在农村学校,要健全教师编制核定工作,依据农村学校的具体需要建立具体的核定标准和方法,如对寄宿制学校可以适当增加教师编制。完善教师住房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有能力又年轻的老师去乡村任教,为农村教学改革注入活力。创新乡村教师的管理及引进模式,通过特岗接收、定向培养和公开招聘等多元化途径,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鼓励城市强校结对帮扶农村弱校,鼓励城乡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取经。同时,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提高乡镇和农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教师比例。

(四)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相互配合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当地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给予农村留守儿童、农村贫困学生更多关爱与帮助,而不是简单地因为生源不足就撤并学校,加重偏远学子的求学负担。

要建立健全相关的人才机制,避免生源的过分流失,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使得学生愿意就近入学,能够就近入学。除此之外,要引导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注重对孩子心智、毅力的培养,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五)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重视农村教育发展

实际上,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状态是制约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城乡经济上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在分配上的差距。因此,城乡义务教育要实现均衡发展,根本目标和方向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体要做到:第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让经济发展成为教育发展的驱动力;第二,畅通城乡教师双向流动体制机制,逐步消除城乡教师之间的差距;第三,破除思想障碍,要把城乡一体化看成长期目标,而不是短期口号;第四,重视信息化建设,动态掌握教育资源,动态分配教育资源。

四、结语

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出现了许多新的短板。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公平发展,落实的关键在于基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激发基层学校自主办学的活力,提高对教师队伍的吸引力和专业能力。在这个问题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对城乡义务教育的重视,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必定会走向更加均衡、更加公平的未来。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差距城乡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