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统计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分析

2021-11-23山东省高密市统计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31期
关键词:农业服务发展

焦 敏 山东省高密市统计局

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农业经济是重要的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实施农业统计,根据农业统计结果可准确把脉和评价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为国家和政府制定农村建设决策、优化农业生产方式等提供支撑,确保我国农业经济在新时代北京下实现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持续地前进。现在,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三农工作的关键,这一战略的实施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及农业经济近年来发展快速情况下做出的必然选择和重大举措。本文先从功能价值角度,分析农业统计对于乡村振兴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问题,并总结了农业统计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途径,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一、农业统计服务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

(一)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从我国近百年乡村发展状况来看,可谓经历了沧桑巨变,乡村破坏和乡村建设交替构成了一部丰厚的近现代乡村史。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明,一直都将农业视作最主要的部分,近现代农业经历了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等,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农业、农村、农民始终占据最为基础的地位,并通过其地位发挥出强大的关键性作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逐渐繁荣,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成为时代主流,城镇得到了快速发展,展现出繁荣景象,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的各方面差距也被拉大,乡村若不转变,衰败似乎已经“板上钉钉”。21世纪是我国发展的全新阶段,我党以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为依据,凝练出“两个趋向”判断,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而这两部分工作也成为全党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点任务。

从乡村建设初始阶段一直到如今,建设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新农村建设、建设富强美新农村、乡村振兴,作为建设最新阶段,乡村振兴虽然提出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对其相关的研究却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在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诸多经验和成果。因此,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的解读和理解,我们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历史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富强美新农村两个阶段。

三农问题在我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属于一项基础性、根本性问题,在国家各项工作中,可谓是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三农建设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支持。从本质上看,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助推乡村可持续发展,与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相契合的,也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同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也使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很高。党的十九大报告详细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5个方面20字方针。在具体实践中,这几个方面和方针要做到协调统一,紧密相关。

(二)作用分析

1.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农业数据支持

农业统计的作用在当今情况下日益凸显出来,为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农业发展中,作为重要的工具,实施农业统计的效果可谓非常理想,因为乡村振兴需要借助准确的数据进行决策,农业统计能提供充足数据支持,为国家和政府全面了解当前农业产业结构、农民负担、发展瓶颈等情况,找准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便于精准发力,走稳新时期下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道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制定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使整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得到提升。

2.能有助于进一步拓展乡村发展渠道

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核心工作内容是深化经济发展,落实振兴战略。农业统计应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其统计职能,通过数据支持,为构建农业经营体制,为乡村发展渠道创新提供更强大的决策、后勤保障和有力支撑。农业统计服务能准确评价三农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的优劣势,营造出有利用农村经济发展的优良环境,为乡村振兴的开展提供渠道思路创新。

3.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获得全面推进

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来说,因为是比较宽泛的,涉及到方方面面,只有从各个方面保证相关政策、措施等有效且科学,才能促进其得到切实的落地执行,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切实保障。农业统计立足于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提供数据服务,为政策、措施等的制定提供依据,使之更贴合农村实际,从而提高政策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效果,减少政策、措施落地执行的影响因素。同时,农业经济活动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自然、市场及农业经济自身相对发展薄弱等,经常存在风险,危及我国农业安全。农业统计可通过记录、对比分析相关数据,提前发现这些潜在风险,方便相关部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预防和解决措施进行应对,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二、当前农业统计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统计服务水平不够强

制度是行动的依据,从现有的农业统计服务相关制度等各方面综合情况来看,经常还出现健全和完善成都不足的情况,也缺乏完善的配套机制,这会对乡村振兴产生阻碍,难以为其夯实基础保障。从人力资源配置看,农业统计人员目前还缺少专业化,队伍的稳定性不强,人财物方面不足且统计质量难以确保。农业统计基础资源建设水平还不够高,制约了其服务职能的充分展现。农业统计意识和服务效率提升缓慢,拖慢了乡村振兴工作的进程。数据经常出现不对称、偏差的问题,这种情况会降低农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也使得基于此数据的决策不够可靠。

(二)农业统计数据质量不够高

因为真实准确的数据是农业统计服务功效发挥的基础,农业统计具体实施开展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数据信息产生,如果这些数据信息质量不高、失真或时效性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农业统计价值实现,还会使农业统计达不到预期的实施效果,影响乡村振兴进程的顺利推进。现在农业统计数据的质量有待提升,数据与实际存在偏差,如部分数据核算方式不够完善,不能有效解答社会公众对统计流程的疑惑与误解,农业统计服务支撑作用被弱化。

(三)高素质人才匮乏

农业统计工作也面临更高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需要有具有较高素质的统计人才来为这项工作提供支持。高素质农业统计人才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可为农业统计提供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具体发展的策略指导。这些人才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在实践方面有较强的管理和服务能力,通过在实施农业统计工作中所需的技术、设备及人员的管理,能提升农业统计服务水平,使农业统计顺利实现促进三农和区域经济建设目的。但当前农村因条件有限、相对偏僻、待遇不高等,对高素质统计人才的吸引力有限,很多优秀人才不愿意投身于农村建设发展中。同时,现有的基层农业统计队伍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此导致农业统计服务工作受到制约。

(四)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内容单一

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表现出内容单一的特点,这一特点与当时社会发展状态有直接关系,因为这时农业统计是为国家服务的,内容统计大多立于整体性、系统性和宏观性的角度。农业统计运行机制的形式为“条块结合”,这种形式简单理解:农业数据统计的业务方面管理方式,是由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的;从政方面的管理方式,是由各地方政府分别管理的,农业统计内容大部分是农业经济数据。这一阶段下实施的农业统计足以满足地方政府的需要。同时,农业统计数据不对社会开放,具有较强的保密性,社会大众只能了解到极小一部分农业数据。

经历了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全面繁荣,经济体制有了很大的转变,同时政府职能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社会各界对农业经济的关注程度只增不减,随着社会对农业越来越重视,农业统计工作服务的重点也悄然发生着转变,从为地方政府服务转变为为社会公众服务,另外,社会大众想要获知农业数据不同方面的内容,所以统计内容也越来越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让社会大众需要更多农业数据作为继续发展的基础,但是此时的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没有成熟,即便较之以往有了深刻的优化,可总体格局依旧是传统的。人们对农业数据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农业统计内容和信息统计实时性发展缓慢,两者逐渐产生了矛盾。

三、农业统计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途径

(一)转变思想认识,提高服务意识

为顺利达成乡村振兴发展目标,在农业统计服务建设中,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业统计服务的功能作用以及其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认识。面对新的统计环境及需求,适当增加资源倾斜,为农业统计配置好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农业统计服务相关的制度与机制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创建良好的统计服务体系,使农业统计各项功能有据可依;明确各部门分工,组建业务实力较强、素质过硬的稳定的农业统计队伍,详细确定相关人员职责与奖惩措施,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发展需求。

(二)完善指标体系,提升数据质量

农业统计数据需要具备准确性、及时性,这样才能对农业客观实际状况进行全面反映,是对农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根本要求。当前基层统计调查内容越来越全面,原来的统计指标体系需要进行相应的健全和完善,使统计调查不但真实地反映农村基本情况,还能将生产过程与经济效益全面体现出来。随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农业统计的相关指标体系需要不断地优化,以保证统计质量。依据统计质量框架的要求,结合当地农业统计服务实际,建立起农业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标准及质控制体系,推动农业统计服务尽快实现标准化,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优化。

信息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农业统计服务也要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促进统计服务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现在受到政策、制度等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这样就直接推动了农业经济业务发展进步。农业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纳入农业统计范畴的资料数量越来越多,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日渐繁重复杂。保证各项资金投入与使用落实到位,完善基础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建设,开发覆盖整个基层站点管理区域的统一联网管理功能的数据报送管理网络,减少数据收集的难度。应用当今先进的大数据技术等以及云计算手段等,提高农业统计信息化现代建设水平,建立专门为农业统计服务提供支撑的数据平台和数据库,这样可推动农业统计信息化、集成化发展。为了快速地查找数据、筛选符合要求的相关数据,还要做好数据的索引工作,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编号,建立一级大目录、二级子目录等,确保数据采集的实效性及效率。

(三)强化农业统计人才的培训,提高整体队伍水平

农业信息化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当今信息时代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农业信息化发展需要人才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稳定且高素质的统计人员是农业统计服务提质增效的保障,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人力资源保障。在乡村战略实施的新形势下,对于农业统计人员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要立足基层农业统计实际,对统计机构进行健全,根据岗位所需引进相关的人才,使人才与岗位有较高的匹配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重视对农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使其掌握足够的农业统计专业理论知识,使其能获得较高的农业统计服务工作所需的技能,能够顺利高效地执行各项农业统计任务。鉴于农业统计服务信息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还要搭建学习、测试、考核、互动一体式信息技术在线学习平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支持服务。加强对相关统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培养其现代科技意识、市场意识、信息意识,重点使其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并能应用这些技术来进行农业信息收集、分析、反馈及应用。

(四)优化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

1.促进内容多元化

我国农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农业数据,农业统计单位应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就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而言,统计单位应始终坚持服务大众的宗旨,将数据统计内容做到全面化、统一化和完善化,以此将农业数据传递给有需要的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手上。为实现农业统计内容的多元化,统计部门可征求社会意见,以社会调查的方式,获得社会各界人士对农业统计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分别整理分类,掌握不同社会群体对统计数据内容的不同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对农业统计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达到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这样不仅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统计的效率,而且也能充分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心理,将农业的具体数据和发展状态第一时间向社会大众公布,进而有效降低农业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市场风险,提升农业决策的准确度,最终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助力,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动力。

2.完善法律法规

农业统计需要完善法律法规的支持,法律法规是开展农业统计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是“依法治统”和“依法兴统”的要求。我国当前农业统计体制和运行机制并未达到十分成熟的阶段,因此更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统计工作开展的支撑。目前,我国农业统计体制与运行机制的主要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该法律虽然已经经历了两次修改,可是依旧存在尚待健全的部分,统计系统与统计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是该法律现阶段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部门职能和统计职能有着着不合理的情况,因而,今后应结合农业发展和农业统计的实际情况,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作进一步完善。

3.增加服务范围

从农业统计的作用来看,政府部门农业统计工作除了帮助政府完成相关工作,还要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这两方面作用实则都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有利方面。所以,农业统计服务范围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当适当增加服务范围,真正实现中心的转移,即为服务政府转移为服务社会、服务农业从事者转移为服务社会各界。另外,为让农业统计的服务作用更加明显,为社会大众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内容,需要对农业数据做好倾向性的分类,分类依据便是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人群的具体需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农业管理活动的基础性工作,农业统计是国家统计的重要内容,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要不断优化提升农业统计服务实效,推动乡村战略和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农业服务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