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煤炭铁路运输企业的改革转型
2021-11-23杨彦妍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杨彦妍 国能包神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随着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能源消费也呈现出新的结构模式,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逐渐降低,新能源开发利用不断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全面系统部署后进入了变革加速期。伴随着煤炭开发大潮兴建的铁路,因其对于煤炭资源依赖性强,线路辐射区域有限,也面临着可持续经营挑战和改革转型发展的压力。因此,煤炭铁路运输企业需要紧抓转型窗口期,未雨绸缪,解放思想,充分利用新形势下政策、科技、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加快改革步伐,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一、能源结构调整背景分析
在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当中,煤炭能源消费在各个经济建设领域一直都是主导,特别是蒙西地区因煤炭富集,众多企业围绕煤炭而兴建。随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落地实施,我国通过持续推动能源消费和供给双向革命,大力倡导绿色发展,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能源结构逐步发生变化,煤炭企业也在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领域加大了投入力度。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着相关行动方案的出台,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有了明确方向。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高耗能和高排碳产业发展将受到一定影响,能源低碳转型步伐加快,绿色行业发展持续加速,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新能源领域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提升,新能源使用成本将逐步下降,进而煤炭能源消费比重将会进一步降低。
二、煤炭运输企业改革转型环境分析
随着新能源、煤炭就地转化、特高压等技术的发展,煤炭运输需求不断降低。据测算,在目前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占比达57%,在“能源双控”的政策作用下,预计2025年煤炭消费即可达到峰值,约42亿吨左右,之后随着新能源发电和储能技术的成熟以及下游工业逐步实现脱碳,将逐步下降,预计2060年煤炭消费量将下降至约3—5亿吨的水平。这意味着煤炭市场不会完全消失,也不会断崖式下滑,但会降至较低水平,并持续保持低量状态。作为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铁路运输企业,仅仅依靠煤炭运输,效率效益水平很难提升,健康发展的基础将不复存在。
但是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大背景下,可以发现我国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内部发展上来,重新以一种“向内看”的姿态审视国内产业的发展,进而助推实现国内产业链的重构。这就要求企业因时而动,开发思路,不能被传统固有模式所束缚,而是要具有“变形金刚”的特质,在市场大环境下,提升企业发展的嗅觉灵敏度,充分调动内在资源,唤醒内在力量,充分发挥产业平台价值,联动多方资源,创造价值。
三、当前煤炭铁路运输所面临的挑战
在能源结构调整与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同影响下,我国煤炭铁路运输面临更多挑战。
首先,煤炭铁路运输会有明显的区域性以及季节性紧张现象。煤炭优质产能进一步集中在山西和新疆等区域,这些区域的煤炭调出量在全国煤炭省际调出量中占据70%,作为蒙西地区的铁路运输企业面临诸多竞争,虽然看似运量较大,但由于受到季节性的影响,煤炭铁路运输需求量呈现出季节性分布特征,不同季节表现出的运力也不同,随着季节变化,或运力紧张,或运力闲置,整体不均衡性逐步加大。
其次,铁路运输货源竞争激烈。本研究的煤炭铁路运输发运地区主要为蒙西地区,该地区建设所建设公路和铁路随着资源的富集优势显现逐步增多,例如蒙冀铁路和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所构成的第三运煤大通道等,这些运煤通道的投入应用使得蒙西地区的煤炭铁路运输路线更加多元化,而蒙西地区的资源被分流到不同运输路线上,铁路干线为了获取蒙西地区的能源资源彼此制衡,同时随着空运、公路运输等运输线路的设置,煤炭铁路运输的吸引力下降,货源竞争越发激烈。
此外,铁路发展与实际需求并不一致。从行业格局上来看,国家铁路集团基本垄断了铁路运输市场,企业煤炭运输企业与之竞争压力较大,缺少发展的天然优势。从管理上来看,企业煤炭运输企业处于资源和销售的中间位置,介于能源企业一体化运营方式的中段,市场机制不够灵活,市场化经营的拓展程度受到限制。与此同时,我国铁路定价在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下基本是由国家制定,市场化调节难度非常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铁路运输发展。从能源应用来看,蒙西地区地广人稀,地势较高,煤炭、光伏、风力等能源都较为丰富,铁路运输企业对于新能源资源应用的研究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深入推进。
最后,铁路运输效率需要提高。蒙西地区受制于装车较为频繁,运输效率提升困难,同时受制于机车载重以及性能水平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人有一定差距,承担大规模远距离的资源运输,并满足载重大且速度快的需求,仍与理想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重载货车发展以及快捷货车发展,并注意联运网络的建设。对于铁路网的规划以及运输、技术装备等的持续升级,以及沿途建立集运输、装卸、仓储、配送和信息等为一体的物流网络,配套形成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也是煤炭铁路运输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四、煤炭运输企业改革转型路径分析
(一)全面梳理企业资源,加快网络布局,唤醒内生力量
煤炭运输企业改革转型的基础不能脱离铁路运输本身,而是要用最擅长的经验来应对全新的问题,梳理原有资源,强化网络结构,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未来十年,“降碳”“减排”将成为产业转型和运输结构调整工作的重点。实现“公转铁”可以将铁路的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等显著优势得到有效的发挥,能从源头上降低大气污染的排放;加快“散改集”步伐,这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对沿线运输线路的环境污染,还能在装卸过程中零损耗,达到“绿色”“快捷”“低成本”的运输目标。因此,铁路运输在物流行业依然占据有利优势。
煤炭消费市场会走低,但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消亡,作为蒙西煤炭富集区域的煤炭铁路运输企业,仍会在煤炭运输方面持续运作,但由于产量减少,线位优势变的更为重要,需要提前谋划,才能在能源结构调整初期占据理想位置。煤炭铁路运输企业要深度分析区域特点,挖局自身线位优势点,以正线为骨干,分散向周围煤矿或有货物运输需求的地方延伸。通过丰富运输“毛细血管”,持续加大专用线、集运通道、货物战略装车基地的建设,构建具有自身核心优势的铁路路网。在保持与外界巨型网络连接的同时,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小网络”,形成网中网的格局,有效降低能源结构变化带来的风险。
在碳达峰过程中,煤炭生产和消费会呈现加速西移的态势,煤炭运输会出现短暂的增量期,但考虑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还需要充分运用铁路资源,提早规划,推动大宗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拓展非煤炭产品的物流运输市场。由于非煤炭产品的物流运输市场中国铁占有主导地位,企业铁路需要进一步开发市场,提升市场化竞争水平,除了充分利用铁路运输企业运距优势,整合途径省市资源以外,还需要紧盯市场发展趋势,出台市场化运输政策,丰富内部支持服务方式,提前考虑客户需求及产品运输难点,形成灵活的市场服务机制。在硬件条件上,需要抢险布局物流站点,锚定区域资源,按照集装箱运输所需的货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提早形成货物装卸运输集散地,持续加大辐射力度,为持续提高非煤运输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在建设物流园区的过程中,可同步加强资本运作,不限于建设自有物流园区,可以多方引流资本,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形成地企合力,充分调动资本主体积极性。
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力量,提高服务意识,借鉴“五菱模式”,“市场需要什么,就运什么”,改变等靠被动局面,主动引流,加强销售,形成物流定制化、个性化服务体系。在完善物流标准化服务,全面提升整体质量的同时,做到方案定制化匹配,进而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增强客户发运的体验感。探索构建服务后评价体系,增强客户交互体验,促进服务场景化体验,实现从产品市场沟通到客户体验及深度需求的跟踪服务。以共创、共赢、共享的新思路和新模式,积极拓展客户群体,加大前期客户积累,形成周边市场品牌效应,打响物流运输知名度,形成可持续影响力。
探索地企联动,建立新型运输体系,促成发展合力。持续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打破以各自利益为先的竞争格局,需要互相融合协同联动。一方面,在现有煤炭铁路运输体系和物流网络基础上发挥政府在其中的积极作用,加大战略统筹,优化规划能力,释放利好政策,促使煤炭铁路运输资源有效协同,铁路运输设施精准投入,建立安全高效和绿色低碳运输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煤炭铁路运输结构,加强零距离换成的中转枢纽建设,持续完善物流网络,重点发展铁路联运,健全转运设施,促使铁路与其他运输通道能够实现无缝连接,并在其中应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技术,构建铁路运输和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做到信息和资源互通共享。
(二)聚焦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拓展产业布局
煤炭铁路运输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行业和地区优势,加大新能源应用力度,推动技术变革、加速业务创新,跳出煤炭运输的局限桎梏,打造“铁路+新能源”的新发展思路,拓展产业布局,扩大市场范围。
聚焦产业优势,应用新能源技术。2021年1月中国自主研发的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成功下线,标志着中国在铁路机车的氢能应用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突破,说明“铁路+氢能”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煤炭铁路运输企业可以紧抓氢能源产业链条机遇,持续加大科研力度,加快氢能源在重载铁路上的应用研究,抢占以铁路为依托的新能源动力研究领域,从调车机入手,逐步研发完善,边研发边试验应用,将技术应用落实到生产中,促进技术的成熟稳定。如果能掌握部分新能源动力的核心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通氢能产业上游制造氢和下游生产用氢的环节,将为能源使用拓展新领域,为企业发展集聚新能量。
聚焦地区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2019年英国启用了世界首条“全太阳能供电”铁路,意味着“铁路+光伏”的开发模式,具有实际应用能力。蒙西地区煤炭铁路运输企业所分布地区,光伏能源非常丰富,可探索利用现有线路结合光伏复用,形成光伏发电供给铁路运行的低碳环保运输模式。在综合分析企业性质、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光伏产业,借助沿线车站、闲置土地建设或参与光伏发电项目,形成新型产业布局,拓展能源产业构建场景。
(三)紧抓数字转型契机,加大数据应用,推动生产变革
煤炭铁路运输企业生产模式受到传统铁路运输行业影响较大,生产过程中对于经验积累要求较高、依赖较多,随着互联互通的迅速发展,仅依靠原有模式很难实现高效高质量发展。在能源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于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企业要重新审视科技力量、数据力量的重要性,加大数字化转型变革。
充分利用各专业数据管理系统,加大数据分析力度,有针对性地提高作业效率。如全面抓取设备监测数据,有效分析设备状态,依照数据参考,将按时间节点检修改为按需检修,减少作业次数,提高作业质量。加大力度建设信息化,建立企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合作运输网络,加强铁路、煤炭、物流园等企业之间的数据信息共享,构建互联网和物联网基础上的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进而达到多式联运信息资源共享交互。
煤炭铁路企业通过信息改造流程,整合业务,建立铁路运输资源系统,并与运输单位信息实现共享。将信息化建设资源化朝向,通过实施监控周边资源状况,统计铁路及时运输生产情况,改变人工调查、口头对接、手工录入的方式,而是联动周边企业形成自动获取,及时调整,形成及时化、细节化、智慧化管控模式。将信息化改造与健全运输技术、货运、生产安全等管理业务紧密结合,用数据带动生产,以系统优化运输组织资源,做好局部整合、区域联动整合。以技术能力发展为保障,探寻采用先进的运输技术实现低碳物流运输的方式,利用智能计算运输路线和最佳搭载量、运输节点等,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
真正意义上,以科技创新引导流程优化。待技术成熟,具备拓展复制发展能力后,可探索延伸发展形成市场化业务,为有数据分析需求的企业提供行业特性化的相应服务,拓宽服务领域。
(四)加强能源消耗管理,实行低碳环保运输,提高经济效益
牵引动力是铁路运输的重要保障,调整铁路牵引用能可以节省企业铁路运输能源消费。在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已经在持续探究节能管理新机制,落实节能计划,开发绿色运输通道。在明确能耗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严控能耗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运输工作量以及生产用能对煤炭消耗量以及能耗限额指标进行深度核定,制定节能计划,加强监管能源消耗。深度剖析新形势下能源管理的趋势及要求,结合牵引具体情况,探究新的牵引节能管理机制,并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牵引节能技术,提高铁路用能设备的技术和工艺。通过技术变革加强能源消耗管理,减低碳排放量,促使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内部管控持续加强,节能成本逐步降低,经济效益逐步凸显。
四、结语
煤炭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之路与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密不可分,能源产业结构的变革将会为煤炭铁路运输带来重重困境,但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和发展机会。只有不再局限与过去的辉煌历史,正确分析对待目前的市场发展环境,彻底改变对于能源发展的看法和认识,才能有所突破。
企业发展的变革期,其实也是企业发展的成长期。想要通过改革转型真正为煤炭铁路运输企业赋能,还需要企业及早着手,夯实战略规划、经营管理、科技研发的基础力量,建立健全改革赋能保障机制,规范改革运作,加强经验总结,优化路径方法,撬动基层力量,同心协力迎接变化,以思想转变带动生产转变,以生产转变提升能力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