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原因与恢复策略研究

2021-11-23邱岭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3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康复训练部位

邱岭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许昌 461000)

体育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但是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运动损伤,通过了解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恢复策略,能够帮助学生科学地预防和处理一些运动损伤,提高体育训练的质量。

1 研究体育运动损伤和恢复的必要性

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可能发生于不同的部位,并且损伤的程度也不同。一般而言,导致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如动作不够规范等,加上高校学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训练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一般来说,急性损伤出现的概率要多于慢性损伤,对于损伤的出现需要立即处理,避免损伤程度的扩大带来更多不必要的伤害。损伤的处理必须采取规范、合理的措施,有利于快速恢复。若治疗延误,有可能影响高校学生继续参与体育训练,并且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2 体育训练中引发运动损伤的要素分析

2.1 一般性损伤的引发因素

造成一般性损伤的首要因素是准备活动不充足。在进行正式训练之前都要完成一定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参与训练过程中的安全。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使其处于兴奋状态,能够有效避免体育训练过程中因过度紧张而导致的训练障碍或损伤。然而,许多高校在实施体育训练过程中,都没有强调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无法确保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的统一调度,可能会出现肌肉力量不足、弹性较差及协调性不足等情况,从而导致运动损伤。除此之外,也需要考虑到准备活动内容和训练内容的一致性。因为在参与体育训练过程中,部分身体部位存在承受较高负荷的情况,需要针对该部位提前进行热身,帮助肌肉提前适应体育训练过程中的刺激,避免过度负荷,导致损伤[1-2]。

另外,一些学生因体质相对较弱,无法充分调动自身的神经兴奋性去适应体育训练的强度,很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此外,学生的睡眠质量、身体状态,都会影响体育训练过程中动作的准确性、身体的协调性。训练内容背离人的生理特点也是导致学生身体损伤的重要原因,体育训练内容需要确保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及生理特点相一致[3],否则很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

2.2 肌肉损伤的引发因素

首先,突然用力。高校中大部分体育项目均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爆发力,如跨栏、跳远等,不仅考验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灵敏性,部分动作还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发力。解剖学相关论点认为,肌肉的周边短力臂作用低于反作用力,肌肉瞬间收缩,聚集较大的力量,易导致损伤的出现。其次,生理性的变化。长时间进行体育训练会引发肌肉体积增加,这就会导致肌肉周边筋膜弹性下降,在该状态下进行运动,则会导致小血管的面积扩张,致使肌肉充血量的增加,随着肌肉体积的持续扩大会出现严重缺氧的情况,直接引发细胞内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产生乳酸。伴随着乳酸的堆积及毛细血管的渗透而导致肌肉水肿的情况出现,肌肉之间的间隔压力会持续增加,影响血液的循环,导致间隔性的牵引鼓膜,出现肌肉炎症,同时人体会感到疼痛。最后,超强负荷的运动。部分训练内容由于强度较大,学生无法承受,大概率会导致肌肉损伤的出现。

3 运动损伤的恢复方法

3.1 物理疗法

当出现运动损伤时,使用物理疗法进行恢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较为广泛。物理疗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冷疗的方式针对损伤部位的皮肤进行降温,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毛细血管的收缩,有效抑制出血量。同时,能够控制中枢神经的敏感度,物理疗法具有良好的消炎作用,能够减轻运动损伤所造成的疼痛感。通常使用物理疗法之后需要及时针对损伤部位进行包扎处理,如及时抬高受伤肢体,避免二次出血等。常用的物理疗法除冷疗之外,也会使用热疗,主要是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促进损伤部位的恢复[4]。

3.2 中药方法

中药疗法一般发生在运动损伤的康复阶段,主要是通过中药的药性,针对损伤部位进行养护。中药的疗效价值不言而喻,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应用历史,在运动损伤恢复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中药疗法具有治疗根本、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具体应用方法通常包括外治和内服两种形式。外治主要是在损伤部位进行药物的外敷处理,有效改善损伤部位的状态。内服主要是服用丹药和药丸,根据具体的运动损伤情况选择性地服用一些制剂,具有消炎和止痛的效果,并且能够加速康复过程,帮助学生更早地回归到正常的训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较为常见[5]。

3.3 按摩疗法

除使用物理疗法和中药疗法外,也可通过按摩的方式来治疗运动损伤。按摩疗法不仅没有副作用,并且能够有效缓解因运动损伤而造成的疼痛,有利于身体状况的快速恢复。按摩疗法通常用于软组织损伤方面,所取得的疗效十分显著,并且按摩疗法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具有简单方便及经济的优势。在运用按摩疗法恢复运动损伤过程中,需要遵循特定的规则,如对穴位的选取和按摩手法的选择等。通常按摩疗法会搭配其他疗法共同进行,有利于运动损伤的快速恢复。

3.4 康复训练疗法

当出现运动损伤,学生将无法继续进行常规的体育训练,并且会造成学生运动功能受损,这意味着学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进行运动功能的恢复,运用康复训练的方式则可以缩短运动功能恢复的时间。运用科学的康复训练方式,实现肌肉力量的增强,同时能针对学生的血清睾酮水平进行调节,以此来帮助学生快速恢复。通常康复训练方法的运用需要基于学生运动损伤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基于循序渐进原则,让学生在不同康复阶段完成不同强度的训练内容,以提高肌肉的弹性,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4 体育教学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避免路径

4.1 加强思想上教育

注重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要求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过程中重视自身的安全。在参与体育训练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传授理论知识使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运动损伤进行预防。教师方面也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为学生参与体育训练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

4.2 重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

参与体育训练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出现[6]。因此,在进行准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严格的监督,确保学生按照相关规范完成准备活动,从而达到热身体的目的,确保身体机能的充分调动,实现对关节及肌肉的放松,保持肌肉力量和弹性,为后续的体育训练做好充足准备。

4.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强大的身体素质是保证学生在参与体育训练过程中规避运动损伤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组织高校学生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力量训练,并通过适当提升体育训练强度的方式持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4 损伤部位的力量练习

教师基于体育教学经验总结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然后有计划地展开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提高容易出现损伤部位的肌肉力量。

4.5 提高学生自我预防和保护能力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运动损伤规避技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减小运动损伤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当从高处落下时,可以就势进行身体滚动来缓冲冲击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该文首先分析高校体育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原因,随后探讨常用的运动损伤恢复方法、包括物理疗法、中药疗法、按摩疗法及康复训练疗法等,分别从运动损伤发生及康复的各个阶段入手,制订针对性的恢复方案,帮助学生有效应对运动损伤,使运动损伤快速恢复。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合理设计体育训练内容,控制训练强度,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逐步增强,才能够达到体育学科的教育目的,让体育学科成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支撑。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康复训练部位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