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文本特点,提高语文素养——以小说类文本为例

2021-11-23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桥小学张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桥小学 张玲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语言文字生动,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新鲜。那么,如何抓住文本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本文将从“谋篇布局”“言语积累”“情感体悟”这三个方面的文本特点来阐述。

一、谋篇布局

(1)关注故事情节,学会构思。小说情节的发展是跌宕起伏的,常见的小说情节有以下几种模式:基本模式,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摇摆模式,即我们常说的“一波三折”。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称为“欧·亨利式结尾”。这是小说文体的特质,也是学生学习表达的重要资源。因此,要抓住情节的波澜起伏之处,让学生驻足赏析、体悟。

如《桥》一文,最后写到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样的结尾虽让人感到“出乎意料”,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的情节安排,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这样的情节构思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如果抓住小说中故事情节的价值所在,就能让学生在“看热闹”的同时,找到学习小说的“门道”,学会作者巧妙的构思。

(2)关注矛盾冲突,启发思维。在小说中,矛盾冲突的内容和方式往往是多方面的,如生与死、悲与喜等。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如果设计得好,既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又能起到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的作用。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中的数字“60”和“61”的差别以及前文中“他把自己给忘了”和后文中“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等,这些看起来自相矛盾的地方,恰恰体现了人物的形象。

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文本资源,巧妙抓住课文中的矛盾冲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解决矛盾冲突的同时,促进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探究、深入思考,为学生感受人物形象、解构写作方法提供条件。

二、语言运用

(1)品读人物形象,领悟表达方法。我们知道人物形象塑造是小说中的关键,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在课文《草船借箭》第三自然段中,周瑜对鲁肃说“:我得吩咐军匠们,造箭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就定他的罪……”可见周瑜妒才忌能,想陷害诸葛亮,其用心十分险恶。如果能紧扣人物形象进行品读赏析,就能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学会如何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开拓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关注环境渲染,学习锤炼语言。环境有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之分,每个人生活的环境都和他的生活、身份、地位密切相关。可以说,环境是人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小说的环境描写也是小说的三大核心之一,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故事氛围,推送情节发展。在《穷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屋内温暖舒适的环境和屋外寒风呼啸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衬托出屋外环境的险恶,渔夫“工作”环境的恶劣,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依然要出去打鱼,体现了家里的贫穷;屋内的环境又烘托出桑娜的善良、勤劳。

细细品读这些环境描写,我们还发现这些环境描写有的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的则凝练成了四字词语,如果能反复诵读积累,就能培养学生锤炼语言的习惯,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升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三、情感体悟

(1)形成共鸣。小说的教学过程并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输文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与小说中人物的心灵交流的过程。学生阅读小说,就像跟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人物的曲折命运,形成共鸣。例如,《桥》一课中,面对疯狂而来的洪水,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临危不惧,指挥着村民们有序地逃离,最后却与儿子一起被洪水淹没,他那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令人感动。学生阅读小说的过程就是与这些高尚的人物对话交流的过程,这些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对小说阅读的激情和蓬勃向上的生活热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价值取向。小说是一种特殊的体裁,它创作的原型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它的主题也是相对集中的。阅读小说能让我们对社会、对生活产生更多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的人物,有的对生活中的事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无限的眷恋;有的面对命运的不公,却以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地挑战现实,表现了内心世界的真善美等。例如,在《穷人》一课中,虽然渔夫和妻子极度贫困,但还是毅然收养了邻居家的两个孤儿,可见穷人善良纯朴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他们是真、善、美的化身,是我们人类生活中难得的一片净土,这对处于中高年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利用好这些元素,让小说教学在无声处实现情感教育。

总而言之,小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具有其他文体所没有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我们可以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文化道德素养中去挖掘小说类文本的特点,让小说教学既能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