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篇即时作文指导案例引出的教学策略
2021-11-23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屠晓红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开发区实验学校 屠晓红
一、案例背景
在中高年级即时写作指导中发现,即使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能力,但是在写说明文时,他们依然存在思路混乱、语言组织混乱、表述不清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抓住关键性节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掌握说明文写作技巧,淡化写作障碍,从而降低写作难度。
二、案例描述
【写作主题】一把小水壶
【写作契机】早读课前,我走进教室,目光一扫,发现孩子们桌上放着自己的水壶,其中姚潘彬同学的水壶最为特殊。我灵光一闪,很巧,这单元正在教学说明文,以她的水壶为素材,应该会容易一些吧?产生这个想法后,我梳理了一下思路,开始引导学生观察水壶。
【引导过程】
1.即时作文前引导
(1)观察物品。我走到姚潘彬桌前,拿起她的水壶问道:“同学们,如果让你向其他人介绍这个水壶,应该怎么说呢?”朱烨说:“可以分几个方面来介绍。”这个回答正合我意,我继续问道:“那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呢?”“外观。”“作用。”“内部。”……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了几秒钟就停下来了。我又问道:“很好,大家再想一想,还有需要说的吗?”陆续有人说道:“水壶的材质是不锈钢的。”“我们可以用水壶喝水。”“这个水壶上安装了两根带子,方便携带。”“这个水壶外壳坚固,摔不坏。”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完以后,我出示“小水壶”说明文要素表,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得出结论:介绍物品可以从物品的外观、功能、材质、构造、质量等方面入手。
(2)梳理思路。鉴于这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差,之前写物品的外观都毫无章法,因此,我决定因势利导。首先举起水壶,将水壶转了几圈,问道:“同学们请看,这个水壶的外观应该怎么介绍呢?”“可以从上到下说明。”马上有学生喊道。“可以先从整体到局部,再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也可以。”“老师,整体来看,这个水壶像一只麋鹿。”“非常棒,像一只麋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不错!”我抓住机会提出表扬,同时将写作方法穿插进来。接下来继续引导:“我们概括说了水壶的外观,还可以说得具体一些吗?”“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它体型很小,小巧可爱。”孩子们补充了一些词语。“嗯,还有更具体的描述吗?”“它身体的下半部分圆圆的,穿着一件红绿相间的外套。外套正面印着一个呆萌的圣诞老人,正乘着雪橇去给孩子们送礼物。背面是金色的英文字母,意思是圣诞节快乐。”“那侧面呢?”我问道。“侧面有一条拉链,拉链头是一只兔子。”“看它的上面,头上有两只鹿角。像树杈一样。”“虽然像树杈,但是鹿角并不坚硬,反而很柔软,碰一下,就会来回晃动,仿佛小鹿活过来了。”我又提示学生补充水杯的大小和重量。
接下来,孩子们说得很顺畅。在说明功能时,用了举例子的方法:“我的水壶携带方便,往肩上一背就可以出门上学了。双休日去公园玩,以及上周和同学们去秋游时,我都是背着它轻轻松松地享受了整个过程。”说质量时,又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方法:“这个水壶质量杠杠的。一次我不小心把它从楼梯上摔下去,捡起来一看,完好无损。再想想我那个旧水壶,可没那么幸运了,早就被摔掉了漆。”“现在我们总结一下,可以按照哪些顺序介绍这个小水壶的外观呢?”最终得出结论: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正面到侧面。
(3)方法整理。“在介绍这个小水壶的外观时,有的同学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有的同学用了举例子的方法,有的同学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在说明文写作中,巧妙运用写作方法,会将物品介绍得非常详细。大家整理一下,除此之外,说明文写作方法还有哪些?”“列数字。”“列图表。”“分类别。”……最后进行总结,整理出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写作与点评
引导学生观察水壶、整理水壶写作思路、了解写作技巧后,给出四十分钟时间,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篇说明文。到时间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完成写作,很多孩子积极上台交流,我示意前四名举手的学生上台,朗读、展示自己的作文。我发现,其中有三位学生依然存在条理不清的情况,第四位孩子用到了《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的写作方法:每小节有总起句,每两节之间有过渡。我把这个方法推荐给孩子们,交流后孩子们觉得可以用上以下句子:“这个小水壶的外形可漂亮啦!”“它的内部也很可爱哟!”“这么漂亮的水壶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这个水壶不但漂亮,而且功能强大。”“它的质量在同类水壶中也算是佼佼者。”……这些句子很有效地帮助孩子们把篇的思路厘清了。还有些细节问题要处理。例如写外形,尽管知道要按顺序写,但部分学生组织语言时还是有些凌乱。他们在每部分之间用上表示衔接的词语或短语:“下半部分”“上面”“连接身子和头部的是”“正面”“背面”“侧面”。再读就通顺了。
三、自我评析及教学策略探析
在这节课中,我灵光一闪,将学生常见、常用的物品作为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物品,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了解到介绍物品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同时复习说明文写作方法,从而使其有序、有技巧地展开说明。在此过程中,我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引路,盘活写作素材
在语文即时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收集、记录等途径,获得第一手生活素材。就如同我们在教学中所应用的方法一样,利用学生每天都会用到的物品——水壶开展习作指导,引导学生完整、有序地介绍清楚自己的水壶。如此做法,不仅丰富了习作素材,活用素材,同时拓展了学生思维。
2.问题引导,促进自主思考
写说明文的重点在于抓住物品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那么学生学习说明文写作时,写作“顺序”是否正确、思路是否清晰,全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教学时机,恰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思路思考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降低写作难度。
3.基于定位,抓住事物特点
写说明文时,教师在即时指导中应该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所写事物,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并说出事物的外貌特征、内部构造、功能等。长此以往,学生掌握了说明文的记叙特点、记叙顺序,写作时自然就会思路清晰,顺理成章。
4.即写即评,形成教、写、评体系
在即时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即时写作、即时评价的策略,将评价即时化,以即时性评价促进学生对写作过程的反思和总结,形成教、写、评的写作指导体系。
总而言之,即时作文的教学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自主发展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在思考中理清思路;准确定位写作文题,让学生掌握描述事物的方法。同时还要将即时评价加入进来,让学生在即写即评中总结思考,掌握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