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素材,让小学生快快乐乐写作文
2021-11-23甘肃省平凉静宁县治平镇中心小学李正芬
甘肃省平凉静宁县治平镇中心小学 李正芬
许多小学生对写作存在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往往来自于没有素材可以写。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轻松获取生活化素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有素材可写,快快乐乐地写作文。
一、生活化素材的价值
首先,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生活化素材对学生来说是容易获得的。运用这类素材展开写作,能改善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的困境,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生活化素材来源于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的感受更加真实深刻。运用生活化素材进行写作,往往写出的内容更加真实生动,表达的情感更加真挚和丰富,能够提升学生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最后,在进行生活化素材的收集和运用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周边事物的敏锐度都能得到提升,并能在写作实践中锻炼写作技巧的应用能力和写作创新思维能力。不仅如此,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生活化素材写作教学的策略
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素材
让学生有素材可写是实现快乐写作的第一步,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网络上曾有家长发布孩子哭闹的视频,并对哭闹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指出是由于教师布置的一篇课后作文而导致孩子哭泣。原来,教师要求学生围绕放学回家路上的经历展开写作,然而,学生家离学校仅有100米路程,他觉得自己没有素材可写,无法完成作业,非常着急。实际上,如果学生认真观察,这100米的路程也是可以发掘出素材的。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过着平凡平淡的生活,而这些平凡平淡的生活也蕴含着各种酸甜苦辣,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结合一些基于生活化素材的课文和优秀作文,给予学生一些发现生活素材的启发。以《秋天的雨》为例,这篇课文就描绘的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很容易见到的景物,而作者却从这寻常的景物中感受到了美和快乐,酝酿出了一篇不寻常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告诉学生不要抱怨没有写作素材,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停一停,看一看,想一想,让学生轻轻松松就能发现很多生活化素材。
2.教会学生运用生活素材
有些学生对写作的畏惧不是缺乏素材,而是对如何整理自己的素材、如何组织语言感觉非常困难,心里有内容,但是不知该如何表达,不敢动笔,觉得自己写得不好。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动笔,每个人都是从不会到会,从差到好,不可能一下子就写出一篇美文,即使是一些有经典作品的专业作家,也需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也会有写得不好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做到个性化评价,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而不能打击学生动笔的积极性。学生获得了鼓励和肯定,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就会逐渐感知到写作的快乐。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运用生活素材时,通过仿写一些优秀作文的修辞手法、文体结构等,逐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的运用,实现素材与技巧的良好融合。例如,基于《童年的水墨画》来模仿拟人手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模仿和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活化素材的运用不是仅限于纪实作文,还可以融入一些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帮助学生升华生活素材
对素材的思想情感进行提炼和升华,才能完成一篇有质量的作文,才能让作文高于生活。教师要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突出重点,升华情感。具体而言,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很多事物,有很多感想,一篇作文的篇幅有限,学生不需要都写出来,而是要挑一个主题展开写作,这样才能写出深度。如课文《太阳》就是只对太阳进行深入全面的说明,从相关传说、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太阳的功能和作用等多个方面展开,如果同时还写星星、月亮,那就无法写得那么深入,也无法突出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批改的方式,让学生结合教师的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在修改中不断提升自身提炼和升华的能力。
综合以上内容可知,学会对生活化素材的发现、运用和升华,是帮助学生提升写作兴趣和能力、实现快快乐乐写作文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些方面进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