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及应对策略简析
2021-11-23陈珂
陈珂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4)
篮球运动一度受到广大高校大学生的喜爱,各大高校热门运动的排名中篮球运动始终占据前几名。由于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激烈的竞争性和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有极大的可能性因为各种原因出现运动损伤。为保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针对篮球运动中出现的运动损伤,该文将进行简略分析,探究篮球运动损伤的具体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
1 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的现状
目前,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篮球运动都十分普及,篮球运动已备受高校大学生的热爱,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篮球场及篮球课程供大学生锻炼与学习。篮球可以多人参与,也可以一个人进行,只要具备球场和篮筐,再加上一个篮球,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篮球运动。篮球运动不仅可以排解大学生课程下繁重的压力,还能起到有效锻炼身体的作用。然而篮球运动过程中常伴随各种突发现象,由于篮球运动本身的对抗性,学生在运动中会伴随着肢体碰撞,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会大于其他的体育运动。
2 高校大学生篮球损伤的原因
2.1 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
2.1.1 自卑、自负等不良心理的影响
在分析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时,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因素。篮球运动普及全民,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其中不乏出现自卑或者自负的学生。自卑的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常唯唯诺诺,技巧动作极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手脚伸展不开,动作不够规范,在运动中出现损伤。自负的学生对自身的篮球技巧过于自信,常具有较强的胜负欲及竞争性,在与人对抗的过程中过分激进,既容易伤到他人,也容易伤到自己。自卑与自负两种不良的心理因素在篮球运动中属于潜在危险,在学生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可能引发运动损伤。
2.1.2 兴趣高低的影响
兴趣能激励一个人的热情,让人自愿投入其中。在篮球运动中,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决定了学生的投入程度。在出现篮球运动损伤的人员中,部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不高,导致他们对篮球运动的投入较少,参与篮球运动时缺乏有效的训练,不规范的动作会造成运动损伤。高校大学生中,女生普遍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不高,因此在篮球运动中,女生常出现扭伤或拉伤等现象,这正是由兴趣低下造成的结果。
2.1.3 思想认识问题
由于篮球运动十分普及,出现对抗导致的损伤极为常见,部分学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自身的安全。这也反映了学校的安全教育不达标,在常见的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通常只会告诉学生要注意安全,但却很少告诉学生要注意哪方面的安全,学生自然习以为常,长期以来保持的习惯导致在篮球运动中轻视,甚至忽视自身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篮球作为一项竞技性运动,让许多学生忘记了运动的初心,并逐步开始抱有浓烈的胜负欲,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可能因为一时的好胜而恶意进攻他人,导致他人受伤;还有的学生一时脑热,失去理智,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举动,如不遵守比赛规则、不考虑体育道德等。因此,学生思想认识的问题是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中的一项心理影响因素。
2.2 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外部因素
2.2.1 场地、衣着的物质条件影响
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还有许多外部因素,首先是篮球场地及设施的物质条件影响。目前,各高校都配设了篮球场,但场地通常较为简陋,尤其是露天篮球场,地面为水泥地,甚至很不平整,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时很容易摔倒。部分篮球场的场地过于光滑,学生剧烈的运动很容易脚底打滑,导致重心不稳,从而伤到踝关节。此外,学生打篮球时还会因为自身的衣着问题出现运动损伤,如紧身裤会严重限制学生的行动,让学生的动作不够规范,在打篮球时很容易受伤。
2.2.2 学生个人技术水平的影响
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高校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活跃程度,同时也决定了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概率。高校中的篮球运动人群,大多数都不是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只是普通的大学生,凭借个人的兴趣爱好参与篮球运动。因此,大学生的篮球技巧良莠不齐,篮球运动损伤的过程通常是由于错误动作导致的,如肌肉拉伤是因为违背了肌肉收缩的特点,不协调的动作导致肌肉出现撕裂拉伤。个人技术的水平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采用习惯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错误锻炼方式伤及人体健康,正确的锻炼方式才能有效促进人体身心健康发展。
2.2.3 缺乏有效的教学指导
不少高校虽然已经将篮球课作为必修课程,但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更是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让学生充分掌握篮球技巧,这显然有很大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在简单介绍基本规则和技巧后,便让学生进行自由训练。可见,当代大学生缺乏有效的篮球运动教学指导,不只是缺少技巧上的动作指导,还缺少思想道德上的正确指引。篮球运动中,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则会出现肢体不协调,简单而言,是动作跟不上想法,最终出现损伤现象。
2.2.4 学生运动量分配不佳
基于对篮球的兴趣,部分学生经常长时间地练习,因此学生运动量的合理性存在很大问题。体育锻炼的目的在于强身健体、修养身心,部分学生可能是加入了学校的篮球队,为了提高自身的篮球技巧长期持续性练习,这种不合理的训练不仅不能增进技巧,还会适得其反。人的身体能够承受的负荷有限,一定程度的训练可以增强自身的肌肉,而超过最佳的运动量则会使机能水平逐步下降,甚至出现损伤。运动将会造成人体局部肌肉的疲劳,并产生乳酸,降低人体的运动机能。过量的运动会超出人体的承受范围,引起肌肉的撕裂、挤压等,长期积累下来还会形成永久性的病症,不利于人体的健康[1]。
3 高校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办法
3.1 有效学习各种常见损伤的处理手段
在篮球运动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受到过运动损伤,其中有关手和脚的损伤发生率极高。面对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可采取的预防方法,首先是针对常见的损伤,进行相关处理手段的学习。如手部的损伤,在接球或抢球时可能由于动作的不规范导致手指的戳伤,严重的甚至会骨折,常见的手部损伤为手指戳伤、擦伤或扭伤,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先进行冷敷,轻者2~3天就能恢复,其余情况则需要第一时间去医院治疗。再如,脚部的损伤,常见的有踝扭伤和脚部擦伤。
3.2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篮球运动损伤多是由于不规范的运动引起,这种不规范的运动又来自学生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学生缺乏安全意识,不能正确认识保护自我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在篮球运动中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应自觉遵守比赛规则,杜绝思想上的懈怠,并对篮球运动中的安全问题重视起来,将“安全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牢记于心。在训练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合理针对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选择适合的方案,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篮球运动中的损伤[2]。
4 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应对策略
4.1 以兴趣为导向提高学生自身素养
篮球运动在高校中的普及反映了高校大学生对篮球的热爱,基于此,高校可以凭借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来提高学生自身的素养。兴趣低下会增加篮球运动中的损伤发生率,因此提升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自主了解学习篮球运动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个人在练习篮球时,更倾向于基础技巧的训练,即体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学生就能在训练时多注意细节,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休息,放松自身的肌肉,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后,再继续训练。总体而言,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能够有效地让学生自主重视篮球运动中的安全问题,并达到预防的效果,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素养[3]。
4.2 开设更系统专业的篮球教学课程
系统地开展篮球教学课程,能显著降低篮球运动损伤率,这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水平,引进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师资力量。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技巧指导,学生的动作不够标准导致身体在运动时不协调,而出现拉伤、扭伤等现象。因此,从根源解决问题,开设更系统专业的篮球教学课程,细致地为学生的技巧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培训学生的实战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充分理解篮球运动的规则,并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实战对抗的过程中都要遵守比赛规则,以崇高的体育精神为指引,崇尚“安全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篮球运动的安全性,极大程度降低运动损伤率。
4.3 完善并落实篮球场地器械的建设
篮球场需要符合运动的基本需要,至少要保证不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即使是露天的篮球场也应该设置橡胶地面,保证地面的平齐整洁,提高篮球场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以适当扩建篮球场,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篮球运动,避免由于场地数量的问题而引起纠纷。篮球场不只需要篮板和篮筐,还需要一定的休息区,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过度训练造成的运动损伤[4]。
4.4 指导学生合理分配运动时间
最后是运动量的问题,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因此自身所能承受的负荷也不相同,学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运动[5]。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指导学生正确判断自己的身体素质,可通过跑步或者准备活动判断自身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锻炼与休息,才能真正达到篮球运动的意义。杜绝过度运动、避免疲劳运动是指导的重点,只有合理分配时间,才不会在身体过负荷的情况下出现运动损伤[6,7]。
5 结语
篮球运动损伤较为常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场地条件及教学指导等,都是高校篮球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篮球运动损伤率,高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水平,引导学生以较高的兴趣自主锻炼,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基于此,才能有效避免在进行篮球运动时受到伤害,从而身心健康地进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