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创新服务探索

2021-11-23西安财经大学鲁娜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7期
关键词:馆员协作师生

文/西安财经大学 鲁娜

一、学习共享空间的概念和特点

自2004年以来,“学习共享空间”概念的有了新的发展,但不同的学者看法各不相同,主要有“空间说”“资源说”和“混合说”三个观点。目前“学习共享空间”的定义在图书馆界存在分歧,并没有形成共识。国内图书馆学术界主流认可的观点是来自于任树怀、盛兴军的论述,认为“学习共享空间”多在高校图书馆形成据点,将辅助学生学习作为服务目的,图书馆的服务应深入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汇集实体和虚拟两类资源,以切实促进学习为最终的目标,形成一种协作式的学习创新环境。“学习共享空间”的构造是将图书馆与高校内的教务部门、学院、社团等学术性团体,以及非学术性团体联系起来,进行协作。“学习共享空间”实现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他们的研究水平,促进交流,激发创造。

学习共享空间发端于信息共享空间,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它除了拥有信息共享空间所有的特征和功能外,更加侧重对协同式学习过程的全面支持。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学习共享空间”具备资源整合性。学习共享空间的目的是以促进创造性学习的空间,将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和非数字资源以及教学辅助资源、员工的知识技能和专家的参考咨询等支持服务,融合成一体化和无缝化的庞大的学习支持系统,来促进学生的创新学习。

(二)“学习共享空间”拥有协作性。以高校教育发展战略为目标,提供跨部门参与协作,共享空间资源,支持教学和研究。学习共享空间的存在是为了学生能汲取知识、相互沟通,因此更强调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学生和馆员、教师之间充分交流,协同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共享。学习共享空间注重知识的扩展和增值,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创新。

(三)“学习共享空间”具有校园文化特性。由于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园文化在这里一般取精神文化之含义。学习共享空间要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在互相合作中引导学生树立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拼搏精神。

(四)“学习共享空间”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阅读正经历着跨时代的变革,师生的需求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而学习共享空间能满足这一学习变化,也由此给图书馆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图书馆要时刻记着“因需而变”,及时关注师生的需求变化和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做到快速反应,从资源构成、服务方式和空间规划方面进行即时的调整,来满足师生的需求。

二、国内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现状及遇到的难点

(一)国内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现状。20世纪90年代,“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在香港的图书馆已经运用。21世纪后,“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形式逐渐转变到“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形式时,香港高校图书馆得到重视并成为了重心及建设的主流。目前为止,“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建设在香港地区的大学图书馆已经普及,有些高校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几乎能赶上北美地区。例如:香港大学图书馆馆长彭仁贤于2005年在“海峡两岸图书服务发展与创新高层论坛”上,通过《香港大学图书馆10年展望》的报告,分享了他们建设“学习共享空间”实践。内地“学习共享空间”的功能设置上在“985”高校图书馆已基本覆盖。很多高校图书馆已具有了“学习共享空间”的功能和服务效果,只是名称上没有称为“学习共享空间”。一些高校图书馆都在酝酿由传统图书馆服务到“学习共享空间”创新服务的新的跨越,各高校图书馆正根据本馆的实际状况,以“学习共享空间”的服务理念,开辟更多的创新服务。

(二)“学习共享空间”正在快速发展,在构建过程中面临一些难题。1.高校图书馆资金不足。高校图书馆资金主要是学校投入的,要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增加专项经费和事业投入。2.图书馆管理层和图书馆员要改变传统观念。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来对服务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3.图书馆人力资源匮乏。支持学习共享空间运行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人力资源环境。它的构建和运行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如图书情报、计算机技术、空间设计、学科专业等还需要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4.校内各合作机构缺少互相包容,高校协作的协作式学习环境。这会导致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和运行难以实现。5.对现有的馆舍空间改造有难度。由于学习共享空间由协作学习空间、开放获取空间和社交与休闲空间等几大部分构成,所以这就需要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有的物理空间,将旧馆舍进行改造,创建足够的空间来帮助读者进行学习创新,吸引更多的师生走进图书馆。

三、借鉴学习共享空间的先进理念,实现高效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由于学习共享空间是个全面的系统工程,涉及高校的很多部门交互融合,所以高校图书馆要从学校教育发展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方面分析,充分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专业设置、学生的培养目标、科研成果分布情况以及建设经费预算情况等方面,本着“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来对服务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为了能够使部门协作和资金方面得到有力的保障,就要努力争取到各界投资者和高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从而建立适合本学校特色的学习共享空间的新型服务。

(一)学习共享空间非常必要的参考咨询服务。在学习共享空间模式下,必然的趋势是一种要求个性化、学科化和协作化的参考咨询。图书馆结构空间的规划上,可根据本校学科设置,如统计专业服务室、会计专业服务室、计算机专业服务室等等。可供师生交流、饮食休息的休闲室,以及大集成环境下可视化的现场咨询、虚拟咨询和约会式咨询。现实与虚拟相互结合让用户体会到更加地方便快捷并且贴近用户需求。咨询服务特点是协作与协同,是在师生、馆员、专家之间跨部门、跨学科的协调。如师生在学习、写论文、技术应用、信息获得中遇到困难时,图书馆员和来自其他部门的专家就可以帮助和指导来解决问题。还有如学科馆员在提供参考咨询时,对咨询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累积,在用户同意之后,课题可以按学科专业分类,通过标准格式、标引、加工之后存入数据库,形成学科资料库并提供检索。

(二)互动服务是学习共享空间非常重要的特征。

如何能提供互动服务呢?首先就是要求图书馆馆员、高校师生、学生助理等能够相互沟通与交流。王蔚提出:尽量开放与共享,营造舒适、宜人的学习共享环境;在实现各种功能的同时加入自由、动态的设计元素;提高学习共享空间的趣味性、亲和力;空间设计要在空间照明,色彩、家具、陈设艺术、绿色生态等方面精心打磨,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本校不同专业读者需求,对读者感兴趣的文章、书籍,在网上发布读书心得和体会,形成虚拟的个性化服务空间,实现线上、线下的学习和科研方面的互动与沟通;图书馆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读者需求,主动创建微信群,举办主题书展和专题讲座,播放专题影视等,增强在学校和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学习共享空间强调的是协作式服务。这就要通过跨部门和跨学科员工之间的协作来完成。应成立统一领导的学习共享空间委员会。委员会的成员主要由领导代表、各服务室的工作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图书馆只负责对学习共享空间的管理,其他人员组成服务小组,人事关系不转,仍隶属于原部门,他们之间形成具有书面协议的合作关系。为了更好地协作服务,高校不同部门人员组成的服务组织,具有完整的制度结构。更重要的是成员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处事方式等能体现特有的文化形象。创新学习共享空间以支持学生学习需求为目的,以共享、开放、交流、协作为理念,建立学习共享空间中无缝隙的资源和服务集成的统一体,提供可以独立思考、研究的机会,激发用户的创造力。要明确服务人员各自的职责,图书馆馆员以联络员身份,一方面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服务,另一方面主动和各科专业的专家合作实现对现有知识的深加工和增值。所以,协作式服务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增进知识的创新性等方面是非常有效的。

高素质人才是“学习共享空间”服务工作能顺利完成最为关键的条件。图书馆情报学、外语、计算机科学、数学等等不同学科的专业人才,尤其是目标专业人才和通用专业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都是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可是图书馆短期内拥有这些人才是有困难的,只能对现有的人员加强专业教育,激励馆员学习并了解本校各学科专业知识,开拓视野,增强学科服务能力,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促进馆员队伍的建设。与此同时,贯彻“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执行馆员岗位轮换制度,也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的各项工作,以确保“学习共享空间”创新服务工作质量的保障。

猜你喜欢

馆员协作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鲁渝扶贫协作进行曲
扶贫协作中的山东力量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馆员的职业素养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关于义务馆员参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建设的思考
协作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