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拓新 雄安使命
——第三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综述

2021-11-23石敏俊林思佳

经济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区建设发展

石敏俊 ,林思佳

(1.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大学 雄安发展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8)

第三届浙江大学雄安发展论坛于2021 年5 月2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协同拓新·雄安使命”为主题,以期在历届论坛成果的基础之上,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重大需求,从理论和实务层面探讨雄安新区如何积厚成势、拓新求变——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两大功能定位,完善功能疏解激励机制与政策体系,纵深推进“承接功能谋发展”“聚集资源求增长”的主线脉络,提质增效筑牢全国样板城市、全球标杆城市的发展基础。

本届论坛邀请了政产学研各界共12 位专家学者参加主旨演讲与圆桌对话环节,主要参会专家学者有:国务院参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仇保兴;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孙久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吴晓波;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拉昌;浙江大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亭。

一、雄安新区的建设现状和功能定位

(一)大规模建设与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进行

雄安新区已步入大规模开发建设与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同步进行的新阶段。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海军介绍,雄安新区累计启动实施重点项目125 个,完成投资2 000 多亿元,部分片区雏形初步显现。区域高速公路网加速成形,雄安高铁站开通运营,京雄城际建成通车,容东片区、启动区、雄安站枢纽片区等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持续补充完善。数字智能城市建设不断推进,雄安新区已完成智能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和15 项标准成果发布,另有7 项标准已编制完成,30 项标准即将启动;以“一中心四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已基本成形,数字化道路、智能管廊、数字堤坝、智慧社区等一批“新基建”项目已开工建设。高端高新产业与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4 000 多家高新企业在新区注册,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化集团、中证商品指数公司等企业挂牌成立,金融机构注册资本近700 亿元,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中电科未来数字城市研究院等科创项目落地新区,一大批创新主体正在加快布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重点项目全方位跟踪服务,审批事项持续精简,项目承诺制推广应用,新产业、新业态的产业准入机制更加灵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目前,自贸试验区、数字经济试验区、金融科技中心、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多个国家级改革创新载体已落户雄安新区,为新区提供了政策协同叠加的广阔空间。同时,数字人民币、QFLP、公共基础设施REITs 等一批金融创新举措已在新区开展试点,旨在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总体上看,雄安新区的承接能力大幅提升,城市创新群落正在成形并不断丰富拓展且城市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为雄安新区全面落实功能定位、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夯实要素保障和制度根基。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脉络表明,合作互动是史之所存,开放融通是理之所显,协同拓新是时之所需。雄安新区应兼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带动河北创新驱动发展”双重功能。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指出,京津冀现处于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京津冀正全面部署“以开放促合作”“以开放促协同”的发展格局,推进域内基础设施“硬联通”和体制机制“软联通”,巩固拓展域内分工协作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北京市对于河北省的创新带动和辐射效应正不断显现提升,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疏解集中承载地,得益于功能定位的优势,可加速形成引领河北省创新发展,畅通区域经济和创新发展的血脉和经络。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雄安新区作为联通区域合作和产业协作的重要战略支点,应在京津冀城市网络内部发挥“承上启下”的辐射带动和节点纽带作用,与京津形成“等边三极”,支撑京津冀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共同富裕,在推进节点城市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强化区域创新协作水平;在丰富城市群创新系统空间网络的基础上,加速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在融合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前提下,驱动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改革创新成为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策动源。

(三)雄安新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要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应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协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务院参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仇保兴认为,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施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拉昌结合雄安新区的“发展”定位和“创新”要求,他认为,雄安新区应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集成创新要素、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创新机制,培植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全球创新发展新高地筑牢根基。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吴晓波进一步强调,城市创新生态建设的培育,对于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高级目标

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为依据,雄安新区要在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基础上,努力建设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雄安新区承载着中国对于全球标杆城市的探索,建设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是其高级目标。从历史看未来,人类标杆城市建设的历史经验昭示了雄安新区建设的标杆准则和行动机理。雄安新区应紧扣全球“最新异”“最正确”“最高端”“最优秀”“最重要”的五大标杆准则,集成价值功能、空间环境、交互活动、人口及要素,打造标杆。

二、落实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务

(一)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现存矛盾

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孙久文剖析了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错位“问题”。第一,战略定位高与发展基础薄弱的功能错位。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雄安新区的核心目的在于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建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但雄安三县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地区生产总值远低于上海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雄安新区的前期建设应率先解决创新发展的基础问题。第二,承接疏解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行动错位。雄安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尚未形成,对照北京拟疏解的非首都功能与雄安新区的功能定位,仅有部分行政机构和教育医疗等第三产业互为对应。因此,雄安新区的产业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应有计划地引进和发展五大重点产业,平地起高楼。第三,城市建设在前与产业发展在后的时空错位。雄安新区已经步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但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应有机平衡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时序问题。

(二)进一步厘清北京可疏解项目

孙久文教授认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目的在于解决北京“大城市病”,北京与雄安新区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北京可疏解项目的范围。一方面,应精准疏解北京“四个中心”功能中的非首都功能。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并不完全等同于首都功能。以“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核心功能为例,现已或将要退出北京的部分行业,如冶金、造纸等行业的研发中心,不应完全集中于北京,否则北京解决膨胀问题将遥遥无期。另一方面,不应完全疏解市内传统第三产业。北京要提升城市的全球竞争力,必须提升产业发展档次。对此,与之配套的低端要素行业是不可或缺的。任何发展阶段下的城市都需要一定的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与之配套。

(三)统筹雄安新区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战略选择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战略选择应以解决现有发展矛盾为出发点,孙久文教授认为,雄安新区应找准突破点,有序有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1.应有机衔接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首先,人口竞争。雄安新区应从功能定位出发,明确城市与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城市建设、产业引进和聚集政策,克服京津的人口向心力。其次,产业基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强调创新驱动发展,但原始创新在城市建设初期言易行难。现阶段雄安新区不必拘泥于原始创新,可考虑采取两步走的方针:第一步,以中关村新产品的中试和产业化为抓手,培植创新型产业;第二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于一体的创新产业引领区。最后,文化先行。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均有上千年建制历史,一直为京畿要地。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城市建设应采燕赵文化之长,扬首都气势之壮,弘扬历史、开创未来。

2.应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承接并吸引创新要素集聚。(1)紧扣城市发展定位,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是雄安新区集聚高层次人才和高端产业的关键,雄安新区应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与京津相当,进而同步发展。(2)保障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到位。雄安新区应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先行到位,朝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愿景迈进。(3)公共服务供给应适度超前,但与人口迁移相适应。雄安新区应以适度超前为原则,分步骤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注意与人口的迁入规模和速率相衔接,以避免空转和浪费。

3.应解决建设资金来源,缩小战略定位与发展基础之间的落差。(1)探索雄安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投融资机制。雄安集团作为新区运营平台,应按照市场机制与管委会建立委托与被委托关系,打造多元化、市场化融资渠道。(2)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一方面,应积极抓住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政策机遇,推动雄安专项债券发行;另一方面,应尝试使用产业基金模式,推进金融业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深度结合。同时,应充分关注境内外各类成本低、期限活的融资政策与工具。(3)设立雄安新区专项资金。由中央政府联合河北省政府,针对雄安新区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设立专项资金,鼓励金融机构等企业参与并服务于新区重大项目建设需要。(4)完善绿色金融的有效支撑。雄安新区的定位决定其应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现阶段应重点开发多元化绿色金融产品、打造绿色金融功能区、建立绿色项目储备、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培育。

三、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核心功能

(一)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的行动内核

浙江大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亭认为,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的行动内核应以创新资源要素集聚为前提,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与劳动和土地等“有形”要素相比,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要素相对“无形”和“虚拟”,且大多处于要素集群和链条的头部及要害。在创新发展过程中,“虚”“实”要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雄安新区应兼顾市场环境、产业环境、技术环境、融资环境、人才环境、生态环境等因素,统筹制度与政策、文化与合作,打造承接与吸引创新要素集聚的独特优势。

在吸引要素集聚的基础上,雄安新区应进一步优化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促进“无形”的资源要素在雄安新区建设进程中得以广泛赋能和增值应用。浙江省“市场化”“数智化”并举的行动路径可为雄安新区提供参考。一方面,雄安新区应聚焦于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活力和聚力,切实推行“去行政化”,让市场充分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雄安新区应精准把握数字信息科技的“数”和智能化、智慧化应用的“智”,推进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推广,加速创新发展成为“数智”社会。

(二)雄安新区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必要性

创新创业生态的演进路径表明,技术的革新愈加要求技术、知识、组织、制度乃至文化环境间的嵌入与协作,任何一个单独的创新创业主体都难以各自为战。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吴晓波认为,雄安新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应构建政府、企业、学研、用户共存共生的动态系统,支撑产学研用持续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创新创业主体与资源环境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开放式、复杂的网络结构,具体呈现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创新生态。其中,政府主导创环境,企业主体强创新,各类人才激活力,科技研发出成果,金融配套强保障,用户参加增效益。

(三)雄安新区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

吴晓波教授认为,雄安新区应在集聚各类高端要素、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的基础上,依托资源生成与整合、资源互换、组织聚合三大机制,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和政策链“五链协同”,进而提升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

基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运行机理,吕拉昌教授从六个维度全方位剖析雄安新区建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具体路径。

1.应加速集聚创新要素与资源。一方面,全力引进诺奖级的国际创新资源,可通过建立知名科学论坛、成立国际创新中心及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吸纳国际一流的创新资源集聚。另一方面,集中吸引国内高端创新资源,与北京中关村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联动机制和效应,吸引与集聚北京创新资源。与此同时,打造高标准引才引智平台,精准引进高端人才和智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

2.应着手建设新一代创新集群。雄安新区创新集群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企业集聚,第二阶段为融合组装,第三阶段为发挥效应。基于全球创新价值链的分析,雄安新区应通盘运用创新链、价值链、知识链,在精准引进重点领域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将其与关联性机构进行有效串联与组装,构建技术-经济-产业网络,发挥集群经济、知识溢出、技术联动及产学研的协同发展效应。

3.应重点培植科技创新之城的可持续源动力。雄安新区建设初期的源动力主要来自创新要素与资源的聚合、裂变与整合。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雄安新区应建设新一代研究型大学,推动产学研有效结合;建设新型产业研究院,抢夺世界科技前沿领域的领导地位;设立全球研发中心,并在全球技术创新领先地区成立分支机构,汇集世界创新与研发力量;设立专门研发特区,制定“雄安研究研发特区特别法案”。

4.应全力促进企业家集聚。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集聚在特定的行业或领域,可形成创新“蜂聚”效应,支撑该行业领域的企业茁壮成长。一方面,雄安新区应有组织地与国外创新中心对接,如硅谷、以色列等;另一方面,雄安新区应全面培育有利于企业家生长和集聚的土壤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法制、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环境等,吸引企业家投资。

5.应加强创新社区、街区、城区及小镇的规划与建设。在全力集聚要素的基础上,推进创新社区建设;通过改造街区微环境和双创综合体,营造空间品质,增强雄安新区的创新街区活力;合理利用原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入创新型、创业型企业,建设具有复合型功能的创新城区;建立科学设施运营开放机制,高标准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雄安新区创新小镇。

6.应营造一流的创新体制与机制。一方面,雄安新区应加快构建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市场契约”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企业和科研院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雄安新区应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加速推进创新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颠覆传统的技术市场模式,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建立“研发特区”,吸引国内外研发机构,并以法律的形式予以保障支持;通过土地、财政、税收等政策,扶持和鼓励高端高新产业发展。

吕拉昌教授认为,雄安新区应加速构建以生长性、动态性为特征的“1+1+4+4”创新生态系统,即以企业为创新驱动核心,以企业家群体为创新精神内核,以社区、街区、城区、小镇为创新载体,以政策、金融、人才、环境为关键性创新要素的全域性高质量创新生态系统。

四、雄安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的行动思考

(一)雄安新区应衔接“无形”的制度创新和“有形”的物质创新

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雄安新区要打造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应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浙江大学区域和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亭认为,应从三个维度全面把握创新发展的内涵与要义。一是和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科技创新,二是和生产关系变革相联系的制度创新,三是和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人”息息相关的人文创新。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相比,人文创新具有原创性、先发性和带动性。以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经验为参照,没有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就没有近代的工业革命;没有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大解放,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伟业。现阶段雄安新区应以“无形”的制度创新为抓手,“自下而上”制定并“自上而下”执行一整套规章制度,进而推动“有形”的科技创新。

(二)雄安新区超越追赶“加速跑”的行动指南

结合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现状与“样板”定位,吴晓波教授认为,雄安新区应在遵循城市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理的基础上,以共创、共建、共赢、共享的“C”理论为原则,实现超越追赶“加速跑”。第一,应拥抱变革,抓住重大机会窗口。在追赶阶段,雄安新区应在技术能力和市场份额方面,以更高的效率追赶领先者。通过在开放系统中抢抓范式转变期的重大“机会窗口”,实现从“追赶”到“超越追赶”的成功跨越。为此,一方面应跳出既定轨迹,争取在产业组织演化的成熟阶段发起对领先者的挑战;另一方面应跳出既定范式,争取在产业组织演化的流动阶段发起对领先者的挑战。第二,应摆脱路径依赖,绘就最美蓝图。雄安新区应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布局新型产业链,破除工业文明思路的锁定;应以数字产品创新产品模式,以数据驱动打造新商业模式,以数字化技术支撑供应链转型发展、降本增效,以新技术和数据能力提升运营效率。第三,应做超越追赶的引领者,构建利益与使命共同体。雄安新区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的突破口,以国家科创中心建设为龙头,推进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用户和风险投资共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激励、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关系网络。

(三)雄安新区建成全球标杆城市的实践路径

在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中,中国作出了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战略部署,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向全球提供促进城市发展的公共知识,旨在以全球标杆城市为先导引领城市发展,从而带动人类社会发展。锚定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高级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应从全球标杆城市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演变形态,观照雄安新区建成人类发展史上典范城市的行动脉络。基于对公元前35 年到公元21 世纪最领先的全球城市进行案例分析和对比参照,雄安新区建成全球标杆城市的实践路径为:

1.应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为抓手,打造未来全球城市发展的典范。雄安新区需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出发,在打造成为新兴增长极的基础上,向人类社会典范城市的终极目标迈进。

2.应牢牢把握创新经济中心的重点功能定位。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应当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人类标杆城市的发展要求,精准有效地吸纳首都四大功能以外的高端功能转移疏解。不当或盲目的疏解将阻碍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3.应持续探索先进特色制度文化。营建先进制度文化是一个持久命题,打造自由竞争的市场、法治高效的政府、奖优扶困的制度、和谐安全的社会、多彩的文化、创新进取的精神,是集聚全球顶尖新锐要素从而发展智能创意经济的重要保障。

4.应全面构建内外、高低、主辅的耦合关系。在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的过程中,需促进首都疏解转移人口、全球人才与当地居民间的社会融合,需强化高端要素产业与低端要素产业的有机关联性,需提升外部植入型产业与当地产业间的耦合协调水平。

5.应在不同的建设发展节点,适应性调整政府角色。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基于不同的互动形态发挥不同的作用。首先,应通过行政命令,强制要素和产业导入,着重化解利益不畅等问题;其次,应利用政策诱导,给予利益激励,引导要素和产业导入;再次,应借由市场选择,重点谋划预期收益;最后,应依托政府协同,通盘考虑利益平衡,既促进社会总收益增加,又保障参与者的收益公平增加。

五、雄安新区建设绿色低碳城市的“路线图”

(一)以城市为主体的“双碳”战略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在“双碳”背景下,雄安新区要加速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国务院参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仇保兴认为,雄安新区应实施以城市为主体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主要原因在于:(1)城市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角;(2)雄安新区包括农村和原野,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布局可再生能源和碳汇基地;(3)当前城市间竞争已从GDP 竞争转向GDP 与减碳双轨竞争,城市间的竞争可有效提升新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和投资效益,防止错误路径锁定。

(二)“碳中和”目标下雄安新区绿色发展的着力点

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体系与建设思路应与“碳中和”目标有机衔接、深度融合,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仇保兴院士认为,雄安新区应重点围绕碳汇、工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五大模块生成“碳中和”体系,并构建“行业-碳中和”体系互补协同。

关于城市建筑规划与设计,建筑行业是决定一座城市“碳中和”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绿色建筑是其中的关键词。(1)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兼具减少碳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两大特征。一方面,绿色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另一方面,绿色建筑物与气候适应性紧密相关,通过从单一产能建筑向“集合-分布”式绿色能源园区的转型,可降低建筑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敏感性。(2)建筑脱碳潜力在于社区“微能源”系统,应用场景包括:串联风能、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利用电梯下降势能,推动城市有机物发电;开发地热能与地质储能,打造联通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电动车储能的微能源系统等。这一系列综合减排手段可有效降低建筑运行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3)建筑行业的碳负面清单包括:城市低密度发展(即过度郊区化),推行按建筑平方米计价的“集中供热”,滥用“四联供”供能系统,超高层建筑、中央空调等。

关于城市废弃物的处理及再利用,应平衡生产、消费、降解三者关系,打破城市与自然的对立格局。(1)以“3R”原则为核心,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通过资源化处理对垃圾进行循环再利用。以分散式污水厂为例,应遵循“适度规模、合理分布、深度处理、就地回用”准则,从“加法式”调水转向“乘法式”循环利用。(2)灵活运用系统化思维,避免“城市矿山”形成。在全球范围内,80%以上可工业化利用的矿产资源已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并以“垃圾”形态堆积。对此,市政建设应创新技术手段,将矿产资源的可拆卸性、防锈性与建筑工程有机衔接,从而循环利用实现钢铁减碳。

(三)雄安新区的“碳中和”路线图

从整体上看,绘制雄安新区的“碳中和”路线图,应有机衔接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仇保兴院士认为,基于理论逻辑,理想中的“碳中和”路线图具有五大特征,分别为安全韧性、成本趋降性、技术可靠性、灰绿系统兼容性、进口替代性。遵循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雄安新区“碳中和”路线图的制定应兼具以上五大特征,实现阶段性逐级部署。2021—2025 年为“碳达峰”阶段,雄安新区应结合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在降低工业能耗、降低消费电耗的同时,推进大型火电厂脱碳、制造业气改电,积极探索推行代煤或加氨、高标绿色建筑、风光可再生电力,在2025 年前实现人均碳达峰;2025—2030 年为“碳中和”关键期,雄安新区应运用“光伏发电+水储能”、“风能发电+水储能”、全三星建筑、气改电、绿氢和绿氨等零碳技术,在2030 年前实现电力系统“碳中和”;2030—2040 年为“碳中和”决胜期,雄安新区应综合应用零碳技术和负碳技术,从氢能、氨能、生物质燃料、“化石能源+碳捕捉”、“生物质+碳捕捉”等多方面入手,在2040 年前实现交通与产业“碳中和”。

猜你喜欢

新区建设发展
宜宾市三江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