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毕业生服务艰苦地区现状下实施引导的研究

2021-11-23甘来张晓松罗亮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2期
关键词:毕业生基层大学生

文/甘来 张晓松 罗亮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鼓励引导人才向偏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鼓励更多优秀毕业生到农村艰苦偏远地区建功立业,有助于改变当地贫困现状,在扶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同时也是党对青年大学生人生发展方向的科学精准定位,是大学生将“鸿鹄之志”的初心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责任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本文以湖北省为例,2015年招募农村特岗教师3528名,三年留岗率为82.9%。截至2018年,招募“三支一扶”人员27406名。村官选聘及农村义务教师规模达到万人。2018年湖北省出台了《普通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管理办法》,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问题,如湖北省恩施市某县“三支一扶”就业平均上岗率为95%,工作三年平均离岗率为33%,艰苦地区人才流失的问题比较严峻。

一、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基于服务意愿和服务现状对毕业生服务艰苦地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刘红波等人(2020)指出,环境艰苦、保障不足、归属感缺乏、角色边缘化是毕业生基层就业流失的原因[1]。代懋(2020)研究表明,愿意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的大学生只占16%,八成以上大学生对基层项目不了解[2]。崔盛、苏均宇(2020)指出,理想信念对于大学生选择基层艰苦地区就业有直接关系[3]。徐震(2019)指出,当前基层服务项目存在岗位匹配不充分、专业化培训缺乏、价值引领不足、毕业生急功近利、服役期满后出路少等短板[4]。祝军(2015)指出,就业形势对毕业生基层就业有直接关系,对基层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是就业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5]。李梅容(2013)对湖北省多地进行调查后指出,融入基层较难和专业与实际工作不匹配是刚走出大学的毕业在基层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6]。赫贵怀(2019)指出,对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不了解,对基层保障环境担忧,“跳板”心理导致对相关认识的偏差[7]。张贞云(2017)指出,基层就业大学生工资待遇低、成家立业难、晋升机制不健全和基层工作流动性有待完善造成毕业生“下得去,留不住”[8]。

本文基于现有研究,对在湖北省认定的37个艰苦地区的毕业生服务情况进行同省域、差异化调查研究,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维度探索大学生服务基层艰苦地区的深层动机,力求对毕业生长期扎根艰苦地区的现实性动因开展研究,进一步为毕业生服务基层艰苦地区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些启示。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变量

(一)数据收集

研究针对湖北省125名服务艰苦地区高校毕业生为调查样本,采用网络问卷方式和实地走访方式开展,其中发放调查问卷130份,有效回收问卷125份,有效回收率为96%。

(二)样本特征

调查者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2.65%和57.35%;文科、理科、艺体分别占比58.33%、25%和8.6%;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分别占比4.17%、85.42%和10.42%;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占比分别为20.93%和79.07%;中共党员和预备党员在所有样本中占比68.75%;农村和城市分别占比76.6%和23.4%。总体而言,样本分布合理。

(三)样本定量原则

一方面,考察毕业生个人留岗发展意愿,以“您打算继续在这里工作多久?”问题来衡量,为了避免出现模糊化回答,分为“一年以内”“1-3年”“3-5年”“5年以上”“一直工作下去”等明确选项;以“您在农村基层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有哪些?”考察毕业生现实需求,设置“水土不服”“收入太低”“学习机会少”“交通不方便”“生活圈子少”“工作压力大”和“找对象难”等选项来测量。另一方面,从家庭层面考察,以“您的家人对您到艰苦地区工作的态度是?”考察家庭背景特征差异对服务基层的影响,设置“非常支持”“比较支持”“不太支持”“不支持”选项;通过父母职业和家庭背景考察家庭因素对意愿的影响,同时,从男女生比例、生源地、政治面貌、专业分类、收入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项目合理。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服务艰苦地区毕业生基本特征及服务意愿差异分析

1.调查样本中女生多于男生。男生占比42.65%,女生占比57.35%,性别上存在女多男少现象。

2.党员群体占比大。毕业生党员思想觉悟高,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度高,党员和预备党员成为服务艰苦地区的主力军,占比高达68.75%,非党员占比为31.25%。

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大。受过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占比95.84%。说明参与艰苦地区服务的毕业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4.农村籍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工作比例大。相较于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毕业生,农村籍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就业比例高达76.6%,而城市籍毕业生往往存在“唯城市论”“农村工作没面子”等观念,城市籍毕业生在艰苦地区工作人数占比23.4%。

5.非独生子女占比较大。当前非独生子往往生活在农村,同时受家庭干预较小,个人对就业的自主权较大,自我对就业和岗位发展有一定的认知,占比为79.07%。

6.服务毕业生父母大多数为农民。这一群体掌握信息较少,给予毕业生的就业帮助较少,艰苦地区就业毕业生中父亲和母亲职业为农民的比例高达51.16%和58.14%。

7.文科专业到艰苦地区就业比例大。相对于文科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工科学生更容易获得企业青睐,文科类专业毕业生占艰苦地区就业毕业生58.33%。

8.获取途径主要来自互联网。毕业生主要通过互联网了解相关政策,占比76.74%。

综上所述,当前参与到农村艰苦地区服务的毕业生主要来自高校学生党员群体、文科生较多,存在来自非城市地区、家庭成员掌握社会资源较少的现象。

(二)服务艰苦地区毕业生留岗发展意愿分析

1.当前毕业生持续在基层发展意愿不强。通过对毕业生服务意愿以时长方式进行了描述分析显示,愿意“继续工作1-3年”相对较高,达到43.75%,处于高水平;其次是“一直工作下去”,比例为22.92%;“继续工作3-5年”占比20.83%,居于第三;“工作一年以内”相对较少,占比12.5%。

2.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状态总体满意。2.08%的毕业生表示非常满意,37.5%的毕业生对现在工作状态表示“满意”,47.92%的毕业生表示“比较满意”,12.5%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

3.工作稳定成为毕业生留下工作的主要原因。58.3%的毕业生认为艰苦地区的工作较为稳定是他们继续留在艰苦地区工作的直接原因;同时25.03%的毕业生认为自我价值实现是次要因素;剩下16.67%的毕业生觉得城市企业中人际关系、工作环境较为复杂,不想考虑城市企业类型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工资待遇并不构成毕业生留下工作的主要动因,说明毕业生已经对艰苦地区相关待遇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4.收入低、学习机会少成为毕业生服务艰苦地区的困难因素。39.58%的毕业生认为服务艰苦地区的收入太低;20.83%的毕业生认为学习机会少得不到自我发展;10.42%的毕业生认为基层工作压力大;而生活圈子不同、找对象难、交通不便等因素成为次要的困难因素。

5.绝大部分家庭对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工作表示支持。14.58%的毕业生表示获得家庭极大支持,75%的毕业生表示家庭比较支持,10.42%的家庭对其到艰苦地区工作不支持。

6.提高待遇和畅通渠道成为激励毕业生投身艰苦地区服务的主要因素。77.08%的毕业生认为提高待遇是激励毕业生投身艰苦地区的主要方式;66.67%的毕业生认为畅通发展渠道也同样非常重要,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和强化培训指导,建立绩效考核体晋升体系开展技能培训,满足毕业生的发展需求;39.58%的毕业生认为优秀的榜样引领同样也可以激励毕业生投身于艰苦地区服务。

总体而言,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家庭条件稍差、社会资源少的农村籍非独大学毕业生更愿意留艰苦地区发展,积累基层锻炼经验,为日后发展储备做准备成为毕业到艰苦地区就业的主要动因,所以基层就业是毕业生增强个人竞争力的短期行为。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一)理想信念教育是长期扎根艰苦地区的有效途径

在样本中,党员在艰苦地区服务毕业中占比大,说明理想信念对毕业生实现价值有着直接的引领作用,基层工作繁琐、环境艰苦、工作压力大,理想信念强的毕业生才更能适应艰苦工作。所以,高校应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意识教育、为人民服务意识,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为辅的培养环境,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生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将毕业生基层就业动机实质化。同时,通过强化榜样引领,创造朋辈关系,让服务基层大学毕业生具有延续性。

(二)加大对艰苦地区基层就业的宣传力度

从调查看,性别差异、生源地区、家庭情况和专业背景是构成毕业是否愿意去艰苦地区就业的直接因素,高校应该有的放矢,从宏观层面加大宣传的同时,再从因材施教的角度,对符合相关条件的“重点群体”在其摇摆不定的时期进行精准宣传,帮助其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根据大学生自身特点,找出一条适合其发展的道路。同时,高校也要充分认识到引导和培养的重要性。用现实榜样改变大学生的狭隘的就业观,加大优秀服务毕业生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优秀榜样,邀请在艰苦地区表现优异的大学生到学校宣讲,用实际的案例影响毕业生投身艰苦地区发展。让他们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和实际工作生活情况,让大学生转变短浅的“唯城市”的就业观念,树立更加长远的职业规划。

(三)高校应开展符合基层发展的专业培养模式

基层工作的毕业生往往在国有林(牧)场、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乡镇卫生院等单位工作。对理工科专业有一定的需求。调查显示,文科生在服务基层意愿上往往高于理科生,但理科生却在基层就业中表现出较低的意愿,出现基层理工科人才短缺现象。高校应该深入一线调研,适当调整培养模式,开设农村、农业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理工类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地加强理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他们未来投身艰苦地区工作的信心。

(四)统一政策支持标准,突破毕业生基层发展局限

如何让毕业生“安心留下来”,需要从政治上、经济上和发展上给予更多保障。针对艰苦地区就业的项目较多,政策支持标准不一,可通过一定系统构建进行整合,形成统一标准。调查显示,27.91%的毕业生选择“将基层工作经验作为工作经验,以后考研、考公务员”。服务艰苦地区期间,毕业生是“临时工”没有“编制”,导致了大学生“留任”意愿不强,只有20.93%的毕业生选择“继续留在基层,作为终身事业”。如建立留任机制,优秀的基层服务毕业生能参考公务员待遇进行持续聘用,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留岗意愿和工作积极性。同时,20.83%的艰苦地区就业毕业生认为工作期间学习机会少,所以应给予艰苦地区服务的大学生在公务员选拔、事业单位招考、专升本、研究生录取等方面更多优惠政策,设置专门名额,给在艰苦地区服役期满的毕业生更多机会。大学生自身也要勤于学习,在工作之余参加各类招聘考试。

(五)适当提高艰苦地区毕业生待遇

艰苦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待遇往往参考当地事业单位标准,由国家和地方共同承担。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往往存在待遇差别,存在工资差别大、发放不及时和难以安排宿舍等问题。在走访过程中,服务于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的湖北某高校毕业生周亮,目前在一基层单位工作,每月工资为4000元,每月需要支付租房费、交通费、通信费和生活费等,每月收入基本能保障其生活。在经济上,需要构建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工作待遇体系,提高艰苦地区服务大学生学费补偿的标准,由补偿学费为基础拓展到学费住宿费等费用,为此,应设立毕业生艰苦地区专项激励经费制度。

没有艰苦地区的发展稳定,就没有全社会的发展稳定。未来大学毕业生到基层艰苦地区服务无疑是一项重要任务,而提升大学生服务艰苦地区服务的认可度势在必行,社会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大学生到艰苦地区就业,在广阔的天地间实现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毕业生基层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走基层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