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

2021-11-22李莎陈琳琳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社区矫正现状对策

李莎 陈琳琳

摘要:通过对南宁市宾阳县陈平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情况的实地调研,陈平镇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社区矫正工作宣传不到位、管理机制职责不明晰、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缺乏良好的经费保障等问题,基于提出此陈平镇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完善建议和对策,采取适合的社区矫正方式、进一步强化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舆论引导、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等措施,使该地社区矫正工作更为完善。

关键词:社区矫正;现状;对策

本次调研关于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现状及完善对策研究,以陈平司法所为例在开展调研,并在相关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2018年7月16日--2018年8月16日,在南宁市宾阳县陈平司法所向工作人员了解基本情况,及在南宁市宾阳县陈平社区韦就村、名山村对当地的村民展开了调查。在调研方法上,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通过参与观察陈平镇社区矫正相关活动,如集体教育、个人教育、家访、劳动体验等,总结陈平镇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现状。通过网上检索、文献调查法,对陈平镇近年来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详细了解社区矫正机构及工作者的工作流程、工作感受等状况,受矫人员的受矫感受、受矫需求等内容。

一、陈平镇社区矫正开展的基本情况

陈平镇区位县城偏远地区,辖2个社区、8个村委,有2.7万多人口交通不便利,工业手工业不发达。乡镇一级的所管辖的行政览区域一般地广人多社会结构复杂。地广人多这种局面也增加了矛盾纠纷、触犯法律这些行为的可能性。也决定了开展普法工作覆盖的法律知识面,需要更加的全面、系统。

近半年来,社区矫正方面,目前在社会服刑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有3人,今年上半年接收6人,累计接收19人。在安置幫教上,今年刑满释放回归人员有4人,其中从监狱回来0人,从看守所回来3人,解除社区矫正人员1人,5年内累计55人。在74名刑满释放回归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中涉及的犯罪类型共有20种,其中以盗伐林木罪最为首共10名,占总人数的13.50%;盗窃罪共8名,占总人数的9.33%;故意伤害罪共6名,占总人数的8.10%;诈骗罪共5名,占总人数的6.75%;抢劫罪共5名,占总人数的6.75%;交通肇事罪共4名,占总人数的5.40%。另外还有妨碍公务罪,强奸罪,贩卖毒品罪,开设赌场罪等。可见犯罪类型多元化。

二、陈平镇社区矫正调查分析情况

(一)社区矫正工作宣传不到位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要求全社会对它的概念、意义、内容、重要性等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但从目前实践来看,特别在农村,人们对社区矫正的概念、目的、性质、意义还缺乏必要了解,他们主观意识上认为犯罪坐牢,就应该在监狱里关着,与社会隔离起来,才不会继续危害社会以及危害他人,因此不愿意提供帮助甚至与他们接触。社区特别是农村的帮教人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矫正工作认识不到位和不充分,认为都是乡里乡亲的,不好意思对别人实施监管,并没有充分发挥社区群众的信息员作用。随着服刑次数的增多,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容易出现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

(二)管理机制职责不明晰

司法所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司法所的管理特征。现在司法所实行的基本体制是双重管理并祀以司法局的管理为主政府管理为辅。但是对于乡镇一级的司法所来说很难摆脱笃各方面,对政府的依赖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管理体制的混乱,变司法局管理为主为以政府管理为主。司法所在完成司法局各项职能工作的同时也承担了许多政府工作,导致司法工作重点不明确,效率有待提高,从而出现了人少事多经费不足的尴尬局面。

(三)沟通协调机制不健全

虽然建立了多部门构成的社区矫正组织领导小组,但是走访中发现,相关职能部门在配合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相关部门缺乏相应的协作,矫正监管衔接难,小组成员单位对社区矫正工作没有形成统一的配合衔接机制,缺少沟通,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就检察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而言,主要表现在检察机关只是注重形式监督,监督方式主要是查阅档案,对社区矫正的效果监督不到位,一定程度上缺乏实质监督,影响了社区矫正的效果。此外,在未成年人矫正领域,特别是在校学生的矫正工作不仅涉及到政法机关还涉及到学校,需要司法行政机关与教育部门及学校等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四)缺乏良好的经费保障

工作经费是基层司法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必要保障,社区矫正工作需要一定数量经费作为支撑,比如社区矫正各类宣传、文书材料的设计、印刷、制作、发放,走访、联系、监管矫正对象的通讯、交通工具,但是目前来看,尚未形成统一的、普遍的标准,尚未建立多层次的、正式的、科学合理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导致很多基层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经费欠缺,再加上日益增加的工作压力,大大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矫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陈平镇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完善建议和对策

(一)采取适合的社区矫正方式

一是重视学习教育矫正。通过组织矫正对象集中学习和自学多方面知识,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推动矫正对象不断接受并熟悉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改变其认知,促进其积极配合矫正工作。二是重视心理矫正。通过对矫正对象“一对一”谈心和对家人访谈调研,根据各矫正对象不同的等情况进行个案分析综合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各种模式和方法,针对不同对象制定“一对一”心理矫正和帮扶方案,不断提高矫正对象心理承受能力,改善其消极情绪,三是重视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对于社区矫正对象来说是关乎生存和价值实现的重要事件,也是他们回归社会后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针对矫正对象不同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过往工作经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并激发其内在动力,为其回归社会打好基础。

(二)进一步强化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舆论引导

为强化社区矫正工作组织领导,地方政府、成员单位要不断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工作机构,不断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加大人力、财力保障力度和工作推进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类型媒体,多渠道、多层面地宣传社区矫正的知识和政策,及时反映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报道社区矫正成果,争取社会各界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吸收更多专家、学者加入社区矫正社会志愿者队伍,不断提高社区矫正的社会化程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加强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

应注重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专业化培训。可以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和配档表,定期、分批组织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实践技能培训、心理咨询方法培训等,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理论素养、实践技能、专业水平和方式方法。另外,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如不定期邀请社区矫正领域相关专家进行授课,组织参观学习观摩示范点,到其他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组织业务实践测试和竞赛等,有针对性地改善当地社区矫正工作的不足,激发社区矫正工作者积极性。

结束语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时做出重要指示,社区矫正已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开,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要持续跟踪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加快推进立法,理顺工作体制机制,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和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中指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法援路漫漫,薪火永相传,这是法制精神赋予我神圣的使命。法律援助事关重大,稍有不慎,或将住下大错,抱憾终身,不可不慎之又慎。

参考文献

[1]湯道刚:《社区矫正制度分析》,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133页。宁建方,邱朝阳.农村社区矫正制度探析[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6 (11) :57-58.

[2]朱明华,石峰.结合实际分析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现状及完善对策[J].法制博览,2019(30):188-189.

[3]张凯,张东.河北省农村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策略[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 (1) :52-55.

作者简介:李莎,女,研究生,法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陈琳琳,女,玉林师范学院2018级本科生。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项目“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YJJD0011) 。

猜你喜欢

社区矫正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西北地区社区矫正现状调查与模式研究
罪犯社会适应性心理辅导之展望
论社区矫正的检察监督
论社区矫正检察监督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