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路在何方,路从问题开始
2021-11-22张岳云
张岳云
摘要:我国传统的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标,所以长期以来我们衡量教学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全都懂了。学生带着问号来带着句号走,导致学生问题意识淡薄从而影响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建立和发展。本文将先介绍目前初中学生提问题的现状,由此分析学生问题意识欠缺的原因,最后介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借此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助力。
关键词:问题意识;现状;原因;策略
在以往的课堂中,一堂课结束之时为了了解学生本堂课的掌握情况我们总是喜欢问学生:“今天的课你听懂了吗?还有没有什么问题?”,此时我们乐于听到学生回答说:“听懂了,没有问题了。”但是,这其中可能有的学生尚存疑问,有的学生只是止步于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没有做进一步更深入的思考。这种“和谐”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它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定教”的理念是相违背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题是科学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问题”,也就没有了创新。现代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
一、学生问问题的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问问题的现状,笔者在自己所任教的年级做了一个有关“八年级学生科学问题意识现状”的随机抽样调查,所得数据如下:
针对“你对自己提问频率的评价是?”70%的学生选择了很少或不提问,24%的学生选择较少提问,只有6%的学生选择经常提问;“如果要向老师请教问题一般情况下你会问哪些类型的问题?”80%的学生选择作业或练习中不会做的题目,15%的学生选择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生活问题,5%的学生选择思考后有个人见解的问题;“你有问题但是没有问的原因是?”20%的学生选择了没时间去问,3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上提问会被认为是扰乱正常教学秩序,30%的学生选择了反正考试也不会考的,10%的学生选择了也许别人会问的。
此次调查的结果大致向我们展示了学生在科学科学习中没有问题的原因所在。
二、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不敢问
研究表明,学生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需要克服心中重重的顾虑。顾虑之一教师,有的学生内心对老师有一种敬畏感,认为提出问题是对教师权威的挑战;有的学生担心问的不好会招致老师的批评或会被老师认为上课没有认真听讲。顾虑之二同学,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生长时期,容易受到“爱面子”的思想影响,担心问的不好被同学笑话。
(二)不会问
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了做题的机器,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师 “讲讲讲”自己“练练练”,没有自己的深入思考。经常会出现“听听都懂了,做做都不会”或者“今天刚学完了会,时间长了又不会了”的情况。所学的内容就像被囫囵吞下的枣一样没有被消化吸收,最终也很难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接受性学习对于学生高效、系统、牢固的掌握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学习学法单一,被动接受,学生的 “问题意识”当然无从产生了。
(三)不知怎么问
有的学生因缺乏相应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思维能力较差,无法提出有深度、有创意的问题。有的学生虽然思维比较活跃,能够发现问题,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弱,不会用恰当的言语进行表述。所以即使有问题也问不出来,有种“哑巴吃黄连哑,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事实上,学生在认知活动中自然会产生对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或理论问题产生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就是学生的“问题意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积极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然而,如果你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进行一番考察,可能会发现很多教师只是将以往的“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满堂问”,教师依次抛出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学生依然是被动接受。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呢?
三、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敢问”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卸下学生心中的重重顾虑,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非智力的因素才能发挥其最佳的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放弃权威式的教育,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平等中的首席官”的身份出现,努力营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宜过早地进行评价,也不要匆匆给出完整的答案,要耐心地等待,最好能引导学生解答学生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各种不同意见和看法,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要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赏,即使是对于一些错误观点也要在精神上给予肯定,然后再共同分析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学生自悟自明。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像刚刚萌发的幼苗一样,需要我们的精心呵护。这株幼苗能否长大,取决于是否有一個适宜的环境和气氛,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创造好民主和谐的环境,保护好自由宽松的氛围。
(二)教师身先士卒,使学生“会问”
1.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自己应该先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如果教师自己本身就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不但不能激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反而还会扼杀学生原有的问题意识。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首先应该成为“问题专家”。
在教学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科学》七年级上,在教量筒的读数时,我们说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齐,但实际读数时我们发现凹液面是有厚度的,究竟是该以上液面的最低处为标准还是以下液面的最低处为标准呢?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探寻答案。只有教师不迷信教材教参,学生才不会迷信教师,对所学的知识才能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2.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質疑的方法,不能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以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对学生质疑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们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让其质疑时有法可循,有路可走。
(1)引导学生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进行质疑,让他们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在进行“阿基米德原理”一节的教学前,多数学生会认为:重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轻的物体则会浮在水面上。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先问:“重1O千克的铁块和重1O千克的木块都放在水里,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却沉下去了?”这个问题让学生对原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了怀疑,自然也滋生出了问题。
(2)引导学生在知识的障碍点上进行质疑,思考为什么会形成学习的障碍,怎样去克服。例如有的同学在理解摩擦力的方向时有困难,很可能是之前相对运动的概念没有弄清楚所导致的,那就要先去解决相对运动内容的问题。
(3)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试着从反面或侧面问,逐步体验到真正的学习是无处不可生疑的。在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公式I=U/R可知: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那么根据其变形公式 R= U/I,是否也能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呢?
有时学生质疑的涉及面过广,就会显得“多而杂”,这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这样,学生的问题就能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的质疑水平就会水涨船高,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善于质疑的能力和习惯。
(三)创设合适的情景,使学生“善问”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因此,教师无论在教学的整体过程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才是提出问题所需要的呢?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但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位置,也就是要使知识的学习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好梯子”,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使他们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个发展阶段,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
2.包含一定的矛盾冲突
当现实情境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冲突时,学生就会产生困惑,产生疑问。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可以人为地为学生设置一些矛盾,当学生发现这些矛盾冲突并自然地产生困惑时,就会提出问题。在这样的方式引导下产生的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而不会过于发散,并且是学生自己真正想要解决的问题,能够充分地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行为和健康的个性,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当千方百计选择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素材,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来促发其认知活动,诱发产生问题。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堂课就能完成的,它应该要落实在我们的每一堂课中。让我们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较好的提问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应增加一条:学生能否在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有深度、有创意的问题。好的课堂不是问题解决的终点,而是激发学生更多问题的起点。让我们的课堂始于问题,亦终于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立云.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05):88.
[2]何中联.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强化问题意识[J].新课程学习.2010(03):89.
[3]叶大乐.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成功(教育),2019(0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