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低压安装技术办法
2021-11-22王建军
王建军
摘 要:目前,我国的现代化电力建设的发展迅速,低压电器的安装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低压控制电器,二是低压配电电器,这些电器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这为低压安装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基于低压电器的特性,文中主要概述低压安装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阶段的应用内容,并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低压安装;技术办法
引言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电气工程是最为核心的环节,其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使用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想使得建筑电气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相关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其中的实施关键点。
1低压电气安装技术在建筑电气中应用特点
1.1 施工周期长
低压电气施工工序繁多,实践安装施工中,除与建筑体相关的工种之间保持良好的协同合作关系外,仍需要按照专业施工标准,预先进行图纸审核、材料进场后处理(如管材防腐处理、线盒填压包装等)、预埋件施工(如配电箱、等电位盒、楼板层线管预埋等)、预埋管道施工(如给水管道、消防管道的预留接口施工等)、防雷接地焊接施工(如接地网焊接、电梯井防雷焊接、屋面防雷接地焊接)、二次配管施工、导线接引施工、桥架施工、电缆施工、电缆井穿刺施工等。因此,低压电气施工本身存在与建筑同期施工的共性,也具有专业施工方面的复杂性与周期长等特征。
1.2 低压电气施工的安全风险大
低压电气安装施工的每个环节均与电力因素关联,由此,也造成了其安全风险较大的基本特点。比如,进行配管、穿线、装面板、连接导线与配电箱等交叉作业中,零线与相线的连接错误、配电箱体的接地连接不到位、电缆或电线发生绝缘部分损坏、导线与照明设备或其他设备连接后胶布未裹到位、配管时不涂抹胶水等,均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尤其是在现代建筑电气工程中,对于低压电气的功能特征十分看重,其中,包括间隔式照明、一灯多控、常用备用切换等,因此,在实践中需要精细施工、跟踪式检查,从而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可靠性。
2建筑电气中低压电气安装的难点
一般来说,低压电气安装面临着多方面的困扰,使得施工过程难度角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角度。
2.1步骤多、安装难
为了最大化提高低压电气安装的安全性,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事先安置支架,其目的是实现导体与装置的分离,即我们所谓的接地技术。接地技术虽然表现出了多方面的优势,但缺点也较为明显,即步骤多、安装难,尤其是对施工技术要求极高。
2.2时间长、干扰多
从宏观角度来说,低压电气安装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在每个施工阶段中都有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一旦发生施工技术问题,就会引发严重的低压电气安装事故,进而影响电气系统的整体运行。
2.3定期检查、有效运行
当前来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人员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实施多角度的保护措施,例如增加了多种类型的绝缘体设备。绝缘设备的增加无形中加大了施工压力,使得施工流程更加繁琐。说到建筑方面的电气系统,常有触电事故发生,原因多为低压电气系统中设备的绝缘体出现了故障。触电事故危害人身安全也危害财产安全。设置好接地线,会大幅度减少触电事故。许多加工作业中都会用到低压电气,工序越多,使用率就越高,就越是提高了触电的风险。触电的原因,不仅是由于电气线路出现故障或者电路老化,有时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同时,导致低压电气出现故障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比如修路、绿化等原因。所以,为了维护低压电气的稳定运行,要对线路做定期检查,许多人在日常例行检查的时候非常马虎,因为安全隐患往往是最容易疏忽的。因此,电气应当定期检查,定期排除故障,而且要仔细检查,不能马虎,才能做到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建筑电气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的应用
3.1管线预埋安装
针对低压电气安装,需要着重考虑管线的安装,合理规划管线焊接点的位置,通过合理布设的方式保证管线预埋质量。从现场情况来看,实际施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出现管线漏埋、错埋等现象,有些工作人员还没有按照标准进行施工,图纸设计不合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这一阶段的管理力度。就以现场施工俩说,管理人员要做好对各项施工人员的调度工作,协调好操作人员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对接工作,对技术性操作进行指导。注重对细节方面的管控,要认真检查预埋敷设构件的数量,看预埋敷设构件的型号、位置、规格是否符合入场需求,还有就是管口位置是否存在缺失情况,认真督促各个流程的工作人员做好现场施工工作,保证管口施工的稳定性。合理控制管间的间距,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对管件弯曲度、弯曲半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的贴合设计标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多次测量接地电阻,看电阻变化是否稳定,如果电阻波动幅度过大,可以在其上门增设接地极,控制电阻的变化系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提高施工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预算。
3.2接地设备的安装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接地装置类型比较多,在规划的时候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不能忽视对防雷接地干线的埋设,在布设的时候要遵循相关标准需求。不同的施工场景中对防雷接地干线的埋设标准不同,如果需要穿过人行横道,埋设深度与常规深度不同,一般在1m以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上提高其防雷效果。接地干线的管道设置是有一定要求的,一般是以沥青作为管道表面处理材料,通过控制模块顶面运动预设其埋地深度,控制在1m以下,为了避免接触不良,电流传输混乱等现象,我们需要严格把控接地模块之间的连接距离,其间距为模块本身长度的5倍,基坑埋设间距要相对小一点,是模块长度的1.4倍。在挖掘过程中,需要对挖掘的区域进行参数标记,使接地模块能够垂直于水平位置,控制好模块之间的垂直间距,将接地模块一一焊接好,保证其接地模块运行的稳定性,达到预期的焊接标准。受外界因素影响,接地模块长时间运行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需要提前做好相关预防措施。还有就是接地模块的表层材质会影响焊接质量,所以施工之前需要选择好合适的材料,保证材料的质量,认真检查其材料系数是否达标,质量不达标的材料不予使用,避免因为材料因素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线路内部敷设固定,一般是固定在抹灰层内部的引下线,固定好支架,然后用油漆涂刷,对焊接点进行二次加固,可以有效延长装置的使用周期。
3.3施工协调技术
因为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在进行实际应用的时候情况特别复杂,而且出现了特别多的交叉施工的问题,因此导致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在进行实际应用的时候有着特别大的困难。所以,要想使得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深入了解相关技术的核心;第二,加强每一个工序的完美配合。在进行具体安装的时候,高度重视施工进度是非常重要的,倘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偏差比较严重,要第一时间进行修改完善。除此之外,由于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包括的内容特别多,因此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必须严格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与技术要求展开工作。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想使得电气设备能够健康可持续运行,那么就应该对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监督检测,从而为低压电气安装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②严格落实两孔插座或三孔插座安全原则,从而确保建筑整体能够安全运行。其中不仅要利用精密检测器加强对建筑墙体内部插座面板进行安全检查,而且还应该对导向连接方式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能够与电气工程技术标准一致。
结语
总之,在现代建筑电气中,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的应用属于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施工周期长、复杂程度高等特征,在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的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一些与其他工种相关的问题,如楼板裂缝、预埋件浇筑时发生损坏、管内堵塞等,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注重对此类通病的预防,对于其中难点的专业化分析,以此为其应用保驾护航。结合以上分析,建议在新时期增强安装技术流程的研究,在程序化的基础上增强施工建设时的标准化水平,促进全面质量管理应用效果,进而提升建筑电气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袁钲,谢欢.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J].低碳世界,2020,10(12):109-110.
[2] 曹翠翠.建筑电气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施工要点[A].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智慧建造与设计学术云论坛(昆明)论文集[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
[3] 宫衍忠.电气工程中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探讨[J].科技經济导刊,2020,28(0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