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赴进博之约,中国银行的“变”与“不变”
2021-11-22杨琭珞
杨琭珞
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召开。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参展商参加企业展,线上国家展吸引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人气持续高涨。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的形式发表的主旨演讲,作出了中国对世界经济开放发展的庄重承诺,“世界经济复苏前路坎坷,各国人民更需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在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风险挑战加剧的背景下,连续四年如期举办的进博会,已经成为了中国联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决心。
作为连续四年服务进博会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以“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使命担当,呼应着中国之诺。
护航进博会,服务新格局
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引领中国开放风气。上海,百年中国银行的起航点。1912年,中国银行从这里迈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全中国持续经营时间最长的商业银行。上海,中国银行转折之地,1949年5月被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接管,从此成为新中国的金融重器。
从百年前“为社会谋福利、为国家谋富强”的担当,到现在“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使命,中国银行始终不忘初心。服务进博会,正是中行发挥特色优势,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生动诠释。
作为具备开放基因的银行,中国银行早在1929年就率先在伦敦设立经理处,开启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全球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曾长期作为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中国银行坚持围绕外汇业务稳健创新,持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助力国家恢复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
如今,中国银行已在境外6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成为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中资商业银行。伴随着第四届进博会的如期举办,中国银行再一次以金融力量,支持国内国际市场互联互通、助力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在上海这座开放之城,中国银行与开放的盛会携手同行。
从首届进博会上的银行类综合服务支持企业,到第二届进博会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中国银行不断加大对进博会的全方位支持力度,依托全球网络、综合服务、外贸服务、会展经验、网点服务、国际人才六大优势和专业特色,不断升级进博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坚定服务国家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本届进博会,中国银行依托“聚、融、云、赋”四大特色专属产品服务,举全集团之力,充分利用自身全球化、综合化优势,升级服务、产品、技术等多方面的硬实力,全方位助力进博会“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
“聚”,指聚焦跨境、教育、体育、银发四大战略级场景建设与进博服务的深度融合,整合一站式生态场景建设资源,以服务进博为核心,打造“一点接入、全景响应”的“金融+场景”模式。
“融”,指融通境内外资金,继续完善涵盖公司金融、普惠金融、金融市场、交易银行等在内的各类表内外、本外币融资产品,优化针对进口博览会客群的相关服务,提升境内外资金融通的便捷性、适配性、安全性。
“云”,指丰富线上金融服务渠道、促进跨境交易,发挥中银环球智能交易银行服务优势和外贸线上金融服务特色,适配跨境交易中的各类场景,充分满足个人及企业客户的交易产品服务包。
“赋”,指赋能产业,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金融产品、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契合度。推动数字化转型,根据进口博览会多样化主体、多类别业务需求,创新打造“4+8”进博场景数字货币全生态服务方案。
今年,中国银行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续签了未来四年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将进一步深化与进口博览局的多层次、多维度合作,完善长效合作机制,更深入地拓展全球战略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強化撮合对接,提高投资促进
投资促进是进博会的重要溢出效应。展览期间,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中国银行共同举办的第四届进博会贸易投资对接会,便是提高投资促进的重要表达。这也是中国银行连续第四年参与举办进博会展期大型企业对接活动。
中国银行独家承办前三届进博会官方展中供需对接会,已累计为来自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家参展商、7000余家采购商提供对接撮合服务,达成合作成交意向近4300项,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在第四届进博会服务筹备过程中,中国银行进一步升级进博会撮合对接会服务方案,聚焦主题产业,提供更多彩的对接方式、更丰富的场景生态。
本届贸易投资对接会重点聚焦汽车、技术装备、服务贸易、消费品、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食品与农产品等进博会六大行业,中国银行还特别设立了“科技与智能制造”“投资与服务贸易”“食品与现代农业”“医疗与健康生活”“消费与品质生活”五大特色投资推介主题,通过聚焦主题产业,为展商与客商提供更精准的需求匹配,进一步提升参会体验。
此外,中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招募客户参展、提供对接资源,分区域、按展区招募重点采购商、服务展商联盟核心企业,制定客户及场景营销方案,让全球机构与企业汇聚进博会,共叙合作机遇。
为实现现场“贸易+投资”的生态对接场景,本届贸易投资对接会通过创新的会场设计、丰富的对接主题,将投资与贸易融合、洽谈与路演融合、产业与金融融合、产品与服务融合、线上与线下融合,现场将呈现集贸易洽谈、投资促进、项目路演、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对接盛会。
除了往年“一对一”线上和线下贸易洽谈,今年中国银行还在现场开设投资推介区,依托“惠如愿·中银e企赢”全球企业生态系统,搭建集投资对接与招商引资于一体的专业平台,通过创新“场景+金融”服务模式,构建“线上+线下”银、政、企生态圈,持续放大投资促进效应,使撮合服务不断升级。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依托“中银e企赢”平台已在全球举办87场跨境撮合对接会,为来自125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家中外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匹配和“全方位”合作交流,行业涉及信息科技、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现代农业、新能源、环保、教育、医疗和旅游等,帮助企业成功实现贸易、投资、技术引进等一系列商务合作。
延伸服务场景,丰富客户体验
本届进博会,中国银行深度延展服务场景,融合冬奥会、数字人民币等特色场景应用服务。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发布第四届进博会“燃情冬奥,中银冰雪嘉年华”专题方案,并在场馆内设“冰雪嘉年华”体验专区。
贸易投资对接会现场。
中国银行在进博会观场打造“燃恃冬奥·中银冰雪嘉年华”主题活动。
早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中国银行就首次在进博会现场设立冰雪专区,接待海内外嘉宾约5400人次。绚丽的展厅外观、丰富的互动体验以及便捷的金融服务获得了进博会参展者的高度评价。
据介绍,本届进博会,中国银行以“参与、互动、体验”为核心,以“联合、融合、结合”为宗旨,打造沉浸式、娱乐化、科技感的互动体验。
此外,中国银行积极助力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通过对接进博会的特色场景,推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碰一碰”支付,来宾们拿着一张卡片,在支付终端轻轻一碰,便可完成付款。有货币兑换需求的外宾,手持护照,无须注册和绑定银行账户,即可在中行的数币外币兑换机上将外币现钞兑换成等值的数字人民币,让各方来宾能够真切感受到数字人民币的特色。
在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银行多方位展示了数字人民币的独特魅力。在场馆内多处醒目位置,陈列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数字人民币宣传单页、海报。
中国银行还以“数字聚智慧、中银融世界”为主题,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央广场开设中国银行数字人民币综合展示区,通过裸眼3D互动、多媒体宣传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展示中国银行数字人民币软钱包以及可显示余额、可穿戴、可通讯的各类形态硬钱包产品,满足不同类型人群、不同场景应用的支付需求。
在进博会会场,中国银行提供了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咖啡机、售货机、扭蛋机、文创自助售货机等新零售支付体验,馆内外众多家商户具备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能力,打造包括餐饮、商超、购物、住宿,以及公交、地铁在内的立体式数字金融服务网络,为展商客商打造“数币在手,逛遍进博”的全场景服务体验。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支付清算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进博会与数字人民币聚首之年,中国银行全力以赴向世界展示中国未来支付愿景,让数字人民币成为本届进博会的一抹亮色。
携百年匠心,览万物芳华。本届进博会,中国银行将合作的初心、产品的匠心、贸易的诚心、服务的真心,汇聚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以“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使命,用金融之弦奏响服务进博的美丽合奏。
全力服务进博会,只是中国银行服务世界级盛会的缩影。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會、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这些国家名片的背后,都有中国银行卓越服务、一路相随的身影。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以进博会为代表的国际盛会,作为经贸务实合作平台,对于维护自由和开放贸易,推动经济恢复发展,促进双边及区域贸易投资合作有着显著意义。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身处“十四五”开局之年,即将迎来110周年生辰的中国银行,将继续依托“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格局,乘着“开放的春风”,奋楫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