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隐藏在灵魂中的东西表象出来”
2021-11-22孙晓娅
孙晓娅
一
近年来,文学史作为一个认知装置而非对文学本体的还原这一发现已大抵成为学界共识。当文学史试图去描述一个作者及其作品时,总是将他预想为一个容器,这一容器的外形往往依从于诸如流派、写作理念等看似容易把握的特征;而当容器一旦形成,后世对此作者的解读也往往受到容器的束缚,不被这一容器所涵盖的文本则或散佚或被无视或被强制阐释,文学史中的作家最终成了我们想让他成为的样子。也正由于这个原因,每当我阅读到一个写作整体生涯呈现出张力、冲突甚至是根本观念存在割裂的作者时,总会发出一个疑问:文学史在生成过程中是否会将这一作者“裂解”与“压平”,仅仅以其漫长写作中的某一个“切片”去代言其整体写作,最终使得作者成为“标准制程化”文学史的驯服对象?
远帆即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提出疑问的诗人。其20世纪80年代的写作理念多有对时代流行写作范式的变形,文本内的丝缕编织也以华丽的“失神”敞开了被长期无视的写作空间,而对句法大起大落的作业、对想象的转移与跃迁则已然接近浪漫主义。需要指出,“浪漫主义”在当下话语体系中因被不加节制地使用已然污名化,被污名化的浪漫主义更多意味着文本语言的散逸和现实的绝缘,继而成为写作群体的避讳。在此我想要借由远帆的作品来唤醒这个词的原义,即对感性、直觉以及切实的生命经验的强调。由感性构建的思维模式并非是思维的低阶形式,而正是面向事物本身隐蔽的知识,甚至与所谓“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此等流俗的划分也不相干,从而能够使人从单向度的现代社会思潮中挣脱,“假若我失去鹰群,失去猎物惊惧的眼睛/在温柔的囚笼中我只有无声地死去”(《我是…一》),在“旋舞的情思”中,诗人顺着自己的内心惊异地发现“我”不断地变幻成“一只四月的风筝”“一只年轻野性的苍鹰”“雨后的彩虹”或是“感伤的快乐王子”。在自由地冥想漫游中,诗人逐步恢复了对世界的敏锐知觉,也从一颗莹洁的露珠中“概括世界”,探求到了生活的本相。同时,远帆作品中充斥的“泛灵论”色彩则将人从“神义论”的形而上残余中打捞出来,在重新打量这个世界的同时也接受被他人与世界打量,以自我作为事物沟通的媒介,从而抵消了主体性过度延伸而伤害了他人的隐忧,“世界不但是理解的,而且是充满活力的,甚至正是它的活力使得它可以被理解”。远帆1982年创作的《我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是其个人在不同朗诵会场上最热衷朗诵的诗作,诗中表达出对充满活力和韧性精神的不倦行者的肯定与深沉的理解:
我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每片波涛每朵浪花每条行进的路线
失败帮助我识别着道路
像密林中艰难的行蟒
我自有铁的约束
——向前
“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中存在着隐隐的对抗结构,或如瓦雷里的名句:“大海永远在更新自己”,“别人”与“自己”尽管不可否认地堆叠为当下的“我”,但在此处倒更多接近于主体的铰链,其后浮现的线性时间意识以及外界以主体为中心收拢的视野,极容易导向对主体体验的癫狂崇拜,以个人的“感性世界”代替神的自然世界,到最后反倒是對外在世界与他人的全面失却。但远帆用“泛灵论”的策略化解了这一现代性中的滥觞。尽管主体的思想纤维被现代性的线性时间压迫得如此敏感,但诗中“行进”借助的道具不独是以内心作为过滤器而审视万物,更多是与主体联合后的自然风物。文学史中所谓“浪漫主义”中的主体更近似于“神”,试图接管自然主义衰落后神的辖域,物被透支地使用而成为一种抽空的符号;远帆所使用的与“泛灵论”结合的浪漫主义,事物并不作为主体探寻自我、更新自我的流水线传动轴而是具备鲜明独立的思想,主体的意识被分摊在每一个器物上,主体在探寻生命体验的道路上互为协助,拥抱宇宙万象:
我是旭日前金子般烁动的欢呼呵
我是月夜里恬静温馨的感念
我拥有满河的星斗
在每一个晴明的夜间
我容得下整个的宇宙!
此处“我”和宇宙,两者间更多是一种交换关系,彼此的意识在他者中生存,交换与联合后“我”的视野扩展至宇宙间的星辰而不局限于窄小的人事,“星斗”也得以观察到人类“恬静温馨的感念”,主体与外物由此在紧贴、彼此注视和低声细语的交谈中各自成倍地增长。远帆更早时期所写《黑色的眼睛》亦是如此:
直视着我
一片温柔的夜空
和闪烁不定的
谜一样的星星
我趟过山溪
穿过棘丛
笼罩我的还是那块黑宝石色的苍穹
追逐着我
那黑色的流萤
月夜里你给我一片红叶
留言诗一样的朦胧
是爱情
还是那撩人的熏风
呵这神秘的枫树林
如诗一样朦胧的夜空,它的神秘、温柔与浩瀚,却唤起了诗人对生活的真实感觉。在匆匆的行走中,在黑宝石色的苍穹笼罩下,诗人突然悟到爱情不是虚幻缥缈的,就是这“闪烁不定的谜一样的星星”,是“黑色的流萤”与“撩人的熏风”,抑或是枫林中的“一片红叶”“黑色的流萤”。诗人像森林里的精灵一样,与万物交流中,主客融为一体,均蕴蓄着神秘的爱意。“我容得下整个的宇宙”和“笼罩我的还是那块黑宝石色的苍穹”两者并不矛盾,也并不显得自我主体突兀与自傲,因为远帆的写作使得他融入了万物,因而《我是……》这首诗中也会有这样的诗句:
风衔来一粒带生命的种子
我开始生长把根须扎向岩石深处
翻掠的鹞子泄露了蓝天的故事
于是我想飞去披满太阳那金色的箭簇
作为叙述主体的“我”在此刻试图追溯一个生命的起源,种子如此微小以至于人类常常忽视其内在蕴含的生命,而“我”则从种子出发,以微物的视角去重新探索向上的路径以及对他物的注目,“太阳金色的箭镞”也由此化去其锐利的外壳而成为我的防御。事实上,“箭镞”对人的敌对恰恰源自于人类一开始对铁的敌对,即把铁锻打为致命的箭镞,而当主体对他者的敌意化解,对称的危机也随之消隐,也像《我是一颗年轻的白杨》中所呈现的:
我以绿色的爱奉还世界
因为夜有啼鹂,昼落阳光
并不计较氤氲的毒雾
默默地吐出清纯的新氧
植物是一种安静的生命,也会给所有接近它的运动以答复,如暴雨降临、威风经过,“绿色的爱”则是对“夜有啼叫,昼落阳光”的回应,它们使得白杨所在的世界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主体,在此意义上,“氤氲的毒雾”甚至也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才使得“清纯的新氧”变得有可能。现代主义以来被孤立的,始终处在一个个不相容的语境中的事物由此重新加入一个庞大的世界,正是在这种写作模式中,万物的每一次不定的、难以捉摸的闪烁都为主体增加了色域,主体在重新发现物的思想的同时也使得主体性得到了确切的夯实;现代性以来物我的关系被远帆在写作中重新组织并清洗,自然主义时代人类曾拥有但却被遗忘的空间则重新充盈起整首诗,正如这首诗的结尾所试图呈现的:
我的形状像一条远去的道路
坚定地流动着
履行我自
己
穿过无尽无休的
白昼和夜晚……
雅克·朗西埃提出言说架构了一种可能性,“它让隐藏在灵魂中的东西表象出来,陈述和描绘眼睛看不到东西”,只是这样做“限制了可见物本身,即可见物是在它的律令下显象”。妄谈远帆的诗已经破除了这一对称结构并不具备可信度,但将自己代人物的视域显然有助于“穿过无休无止的白昼和夜晚”;现代性所营造的拟像,面对主体与可见物的联合时也多少措手不及。这一传统浪漫主义内部脉络的清洗与细致的变奏,正是远帆早期诗歌创作提供给我们的写作范例。
二
在奥登著名的大诗人的五个标准内,“诗的题材和处理方法必须宽泛”位列其中。尽管我们不一定需要循着奥登的标准将本应多歧的主体写作僵化为一种景观,但身处种种娱乐幻景如激流般出现与消逝的当下社会,主体如何捕获从自我抽身的勇气,如何在一小片独占领地中抵御世界的催眠,仍是维护写作有效性的关键,文本内部想象力的拓展和语言的更新则成为长效的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文本完成之后,无论缘于主体为自身美学范式的震慑还是社会接受视野的期待成为铰链,文本的成功反之也是文本濒临失败的险境。
因此远帆的成功“突围”在整体“内陷”的社会语境内就显得极度可贵。纵观远帆的写作,始终有着不断演变、更新,或者说,在自我内部“突围”的写作意识:其20世纪80年代展示了主体性的延展与客体个性化的可能性,新世纪以来的少量作品中也仍留存过去写作的残片;但在近几年其写作陡然转向对现实情境的高度关注,或是以高度的白描刻画为主体,或是辞藻与现实相互映照而形成文本丰富的层次。如远帆2016年所作《无悔》一诗,与其说这首诗是诗人对既往沧桑岁月的无悔宣誓,毋宁说是其多年在词语与现实中穿梭漫游的主体性反思。“水妖柔风般的歌声/燃起我欲望和爱意我的吻/想象她为天使/重帆滑落的桅上自我绑缚/我的船带我远离深渊/我是无法走近的霓虹/是无悔的彼岸……”纵使在行色匆匆的麻木生活中摸爬滚打了多年,但诗人对自然柔美的万物仍葆有敏锐的感知力,自然物象之美与变形的词语像船一样,“带我远离深渊”,抵达灵魂的诗意栖息之地。在灵魂的高地上,大写的诗人如王一样临风而立,对尘世不屈不挠,对尊贵的生命坚守不移:“我是黄昏将逝/涸在透彻里的晨露/我是崖边打造新喙/不甘老去的鹰/是宁可脆断/不懂弯折的树/是王殿上/剑一样高悬的匾”(《无悔》)。
在远帆的诗中,常常能读到他个人的偏好,在《普通的和不普通的快乐中》,他说明自己的写作并非把想象当成不言而喻的原则,而是将写作作为日常向想象进军的方式:
我翻看过这本《造园师手册》
用想象打造我仿佛拥有的花园
她是英式的总有意想不到
蔓生的野趣和花朵恣意忘情地开着
像那些普通和不普通的快乐!
“用想象打造我仿佛拥有的花园”中逸散着虚构的力量,倘若写作主体的处理稍有偏差,则接下来诗行也将沦入彻底的写虚,然而在上一行中,远帆却为读者指出“《造园师手册》”的存在,其搭建花园的过程正如他的写作,始终建立在一个充足的物质准备上并早有建造的方向,同时在个体想象的过程中也并不排斥公众的、物质的事物,因而想象并没有与现实脱钩而更多地成了现实的一块飞地,远帆得以在“外界”与“花园”中出入自如,写作者与公众难以同时体验“普通的快乐”和“不普通的快乐”的矛盾在他这里被天然地化解。再如远帆近作《平凡》中,“年少时害怕平凡害怕/蝼蚁一生/像钟摆/像无声的落叶/像那些脏了的河水∥……更不用说发现/房前屋后开出了野花拥有/辨识美丑的自由和清醒/也不用说思想/照例可以破土而出伸向天空/不用说德行/可以在众生蜉蝣的海上驶成巨轮……”其实平凡的人生并不足以令人忧惧,真正蕴含在少年眼中的“平凡”是蝼蚁般的一生,是像钟摆一样的摇晃与停滞,是无声摇落生命之重的落葉那样悄无声息。但是,“半生走来”历经岁月沧桑、体味过千疮百孔的诗人猛然觉悟“平凡”是一种了不起的伟大,磨砺也是丰富极致的美。诗中反复撞击我们的“在众生蜉蝣的海上驶成巨轮”,这跃动的诗句一语道破了个人与集体、过去与现实未来的巨大矛盾,既富有视觉和感受的冲击力,又延伸着无尽的隐喻。不难看出,在所有感悟背后,诗人对平凡的释然其实也是对自我和微茫个体的拯救。远帆还将他对平凡深入地诠释写入生命的蜕变和大自然的磨砺成长中:
每一场真爱都是初夜
都有新伤被触碰
每一次悟醒都是蜕变都有思想茧破蝶成
每一回至黯都是新晨都有早阳霞蔚云蒸
每一遭磨难都是涅槃都有凤鸟浴火重生……
云起了大地萌动天空澄明雨未落只等风……
2020.7
《等风》这首诗延续了远帆一直以来的抒情风格,从《我是一条古老的河流》《熔岩——一代人的宣言》到《我们将会如此终结》《这一天》再到《无悔》《平凡》……我们可以看到,远帆善于在排比诗句中完成情感的升华,在生命的规律中萃取撼人心魄的精神品格,借由具象表达博大的个体情怀,诗思有明确的启程,却从不封闭它的磅礴气势和辽阔的走向。在几十年的诗写历程中,远帆的变和不变都极为鲜明,那些激荡心扉品性硬朗的意象,铿锵回环、澎湃潮涌的诗句是远帆不变的诗风,恰恰是这不变的诗品,让很多读者和听众紧紧跟随着远帆,从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从生命的暗处到光耀的场域,从河流到峰峦,从低声部到恢弘的交响。
最后,坦率地说,对远帆进行评论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仅就新诗史来看,拉拉杂杂一堆流派人名写作理念,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被作为一件容器,去划定个体乃至时代内在丰富的嬗变而忽略其结构性冲突,通过材料删减与拼装的方式将文学史的书写转化为书写者构想的实践?那么,远帆的诗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理解诗歌史的角度,警酲我们要让容器的眼睛转向外部:写作者的身体里实质是一群人,他们以间或和声间或独白的方式出场,每一个独立面貌与拼装组合都只是写作者整体的一次呈现,评论也不是为评论对象划定某个美学框架,而是为读者理解其复杂性提供微观的切口。甚或者以“升腾、创造、破坏”的态度,将读者基于文化传统的前理解中的误区剔除,也未尝不是评论的一种路径。正如这几句诗:“我的热情/不是鸽哨不是花坛/它像积雨云中的雷霆/像芬地湾的潮汐/升腾、创造、或者破坏”(《熔岩——一代人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