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谋大事者,必读此书
2021-11-22
人生短暂,要活得豁达、通透,就一定要读历史。读历史,不可不读《资治通鉴》。
帝王将相、名儒学者,无一不读《资治通鉴》 与历朝史书为帝王家著史不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著此书是为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个“治”字不仅包含了治国之道,也包含了治家、治身之道。
在中国历史上,名人均熟读此书。曾国藩评价此书:“窃以先哲惊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文正公(司马光)之《资治通鉴》,其论古皆折衷至当,开拓心胸。”毛泽东一生曾经读了17遍《资治通鉴》,认为“谋大事者,必读此书”。
1954年,毛泽东与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谈话时说:“《资治通鉴》这部书写得好。叙事有章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皆具。我们可以批判地读这部书,借以熟悉历史事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胡适说:“我大概在11岁时已能看懂古文书了。看《纲鉴易知录》(如左图,全8册,原价2180元,现价580元。它是一部中国通史读物,由于叙事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故叫做《易知录》)、点读《资治通鉴》,这便是我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步。”金庸说:“对我最具影响的一部书,就是《资治通鉴》。”作家冯唐说:“如果只读一部书,我选《资治通鉴》。”
蕴含修身、齐家、治国的大智慧 《资治通鉴》采用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战国初期至五代十国的民生兴衰史。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尤其是对历史的前因后果有明确记载。同时,该书又分析了历史人物的品德善恶,管理政策得失。比如在第一卷中,记载了智伯之亡的故事。当初,智国知道智宣子(智氏第六代家主)选择智伯为后,将会给智氏一族带来灭顶之灾,于是就另立辅氏,免于灭亡。可见,古人见微知著,从而远离死亡之祸。同样在第一卷,还记载了赵简子(赵氏孤儿赵武之孙)的故事——赵简子对儿子赵无恤说:“如果晋国发生危难,你要到尹铎治下的晋阳去躲避灾难,不要觉得那个地方远。”后来,晋国真的发生战乱,赵无恤依照父亲的忠告,果然躲避了战乱。
《资治通鉴》在讲历史故事时,还讲述了做人、处世的智慧:它講唐太宗如何用人,告诉领导者使用人就如使用器物一样,要扬长避短、量才而用;讲处事智慧,从故事中剖析出“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的道理,即做事要把重点和精力放在难点上。解决了难点,简单的自然也就解决了;讲做人、处世,需要掌握势态和度,因为凡事物极必反。
像看小说一样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共294卷,仅古文就有近300万字,读一遍非常不容易。因此,我们特推出《资治通鉴》文白对照版(如右图,全6册,原价1580元,现价268元)。读此书,您可以像读小说一样读历史,老少咸宜。不仅能收获历史知识,还能懂得做人、处世、管理、谋略之道。
订购热线:027-8792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