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防陷入“事务主义”泥淖

2021-11-22

新传奇 2021年45期
关键词:谋划领导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事务主义既迷失了干部的工作方向,又贻误事业的健康发展,危害不可小觑。那么,该如何避免陷入“事务主义”泥淖?

“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对年轻干部的这一告诫,发人深思。

事务主义既迷失了干部的工作方向,又贻误事业的健康发展,危害不可小觑,必须加以根治。事务主义有何具体表现?因何形成?如何根治?

事务主义的“画像”

事务主义是一个影响国家治理效能的问题。挥之不去的事务主义怪圈也是影响领导干部成长的痛点。陷入事务主义的领导干部,给人一种忙忙碌碌的印象,导致很多人忽视了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实质,对其危害认识不够到位。

要反对事务主义,先要给事务主义画个像。

第一,只顾埋头做事,不愿抬頭看路,在理论学习上处于“躺平”状态。在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往往只听做什么,不问为什么,打着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的旗号,却不从实际出发,只顾层层加码,规定之外加规定,程序之外加步骤,貌似执行力强,其实是缺乏实事求是精神。

第二,只会被动应付,不能主动谋划,在战略谋划上陷入“失语”的窘境。一些领导干部忙忙碌碌喊开会、加班加点编材料、热热闹闹抓评比、认认真真搞形式,满足得过且过的应付式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对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问题进行谋划的能力。

第三,只是满足苦劳,不去追求功劳,在工作推动上落入“内卷”的窠臼。领导干部以“痕迹”标榜“政绩”,以“苦劳”代替“功劳”,实际上就是陷入了事务主义。这些领导干部虽然看上去在“五加二”“白加黑”地工作,但是实际上却是游离于主责、逃避着主业,在工作推动上落入“内卷”的窠臼,最终是忙而无功。

事务主义的形成根源

事务主义之所以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是因为事务主义不但具有“忙”的欺骗性表象,而且具有复杂的形成根源。

从主观层面上看,有的领导干部身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存在较为严重的避责心理、甩锅心态。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存在明显的懒惰思想、鸵鸟心态。还有的领导干部习惯越俎代庖、事事独揽,存在着明显的主次不分、大包大揽心态。

从客观环境上看,在当前政治生态中,“不出事逻辑”下的“形式主义”在一些部门、一些领域盛行。一些领导干部面对监督的“高压线”和纪律的“紧箍咒”,滋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心态,信奉“专心业务、不问政治”的官场哲学,假装“埋头拉车”,大搞“繁琐主义”。这导致规范化行政在实践中异化成了繁琐化行政,让人不知不觉陷入了事务主义。

事务主义的治理之道

事务主义既耽误了领导干部的成长,又浪费了宝贵的行政资源,对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事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加以根治。

第一,建立运转有序、衔接高效的管理体制,为清除事务主义提供治本之制。首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各个岗位的作用,谋求组织结构的整体效能;其次,强化权力制约,使领导干部清醒认识到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不能把党和人民安排的工作看成自己讨生活的职业、混饭吃的差事;最后,优化工作作风,把各级领导干部从“文字围城”与“痕迹主义”中解放出来,让干部们有更多精力进行系统谋划,能够在中心工作上推出创新举措。

第二,形成崇尚学习、知行合一的组织氛围,为清除事务主义提供长久之计。首先,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其次,强化本领能力的学习,领导干部需要加强本领,提高能力,在前进道路上学会破题、解题、答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要推动知行合一的学习,领导干部要能运用创新理论指导具体事务。

第三,完善导向明确、激励有力的考评机制,为清除事务主义提供有效之策。首先,完善干部的评价标准,把想不想干事、敢不敢扛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改变过于僵硬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管理方式;其次,完善干部的评价方式,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时间,对干部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最后,完善干部的奖惩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培养教育、能上能下、治庸治懒等结合起来,最大限度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人民论坛》 范逢春/文)

猜你喜欢

谋划领导干部
谋划好论证思路
单亲妈妈如何谋划未来
市领导会见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企业发展战略谋划浅析
关于首都功能疏解的若干设想
“称职”办公室主任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