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本草考证道地性与现代研究*
2021-11-22刘君如杨黎燕夏俭华杨燕妮
刘君如,张 彦,杨黎燕,夏俭华,杨燕妮,张 杰,张 玲,杜 丹
(1.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2.西安天一秦昆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7)
苦参为豆科槐属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根,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之一。但迄今为止,未见对其文献考证及植物资源分布与民间用药习惯的调查与总结。本研究将近30年间图书、近20年间中国知网(CNKI)及Spring Link数据库的中英文文献中对苦参考证及民间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后续该药用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保护野生药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表1 苦参植物原种及其变种及伪品
1 苦参本草考证
苦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记载:“一名地槐,一名菟槐,一名骄槐......生汝南及田野”。《大观本草》引陶弘景之言:“今出近道,处处有,叶极似槐树,故有槐名。花黄,子作荚,根味至苦恶。”北宋苏颂在《图经本草》中记载:“苦参生汝南山谷及田野,今近道处处皆有之。其根黄色,长五七寸许,两指粗细。三五茎并生,苗高三二尺。叶碎青色,极似槐叶,故有水槐名。春生冬凋,其花黄白,七月结实如小豆子。”北宋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中记载:“苦味寒,无毒”,其中所附四种苦参图不尽相同,其中成德军(今河北正定)和秦州(今甘肃秦安)与今之相近,而西京(今河南洛阳)和邵州(今湖南邵阳)与今之不同。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苦以味名,参以功名,槐似叶形名也”“七八月结角如萝卜子,角内有子二三粒,如小豆而坚”[1-2]。
据以上古代典籍所记载的苦参的形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载的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是一致的。因此,从古至今苦参药材来源变化不大。但随着环境变化与野生药材的种植与栽培,苦参原植物还有一些变种[2-3]。
2 植株形态与原植物变化
《中国植物志》记载豆科槐属植物苦参原种及变种有以下4种,毛苦参与苦参原变种均可做苦参入药,而红花苦参不可做苦参入药[1-3]。在广西地区分布的藤苦参与以上4种植物不同科,为苦参的伪品[4]。
苦参植株草本、亚灌木,稀灌木,常高1 m,稀达2 m。茎具棱,幼时疏被柔毛后无毛。羽状复叶长25 cm;托叶披针状线形渐尖,长约7 mm;纸质小叶互生近对生6~12对,形状多变,可呈椭圆形、卵形、披针形、线形,长3~6 cm,宽0.5~2 cm,基部宽楔开或浅心形,先端钝或急尖,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灰白短柔毛或近无毛,中脉下面隆起。
花多数,长20 cm左右的总状花序顶生,花梗纤细,苞片线形。疏被短柔毛的花萼钟状歪斜,长5 mm,宽6 mm,具不明显波状齿完全发育后近截平。黄白色花冠比花萼长1倍,旗瓣倒卵状匙形,先端圆或微缺,基部渐狭成柄宽3 mm。单侧生翼瓣强烈皱褶,柄与瓣近等长约13 mm,龙骨瓣与翼瓣相似,宽约4 mm。雄蕊分离或基部连合;子房被淡黄色柔毛近无柄;花柱稍弯曲,胚珠多数;四棱形的荚果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成熟后开裂成4瓣,种子1~5粒,种子间稍皱缩呈不明显串珠状;深红褐色种子长卵形稍压扁。花期6~8月,果期7~10月[5-7]。
3 野生分布、种植栽培及其道地产地的变化
野生苦参在我国南北各省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我国除新疆、青海以外的大部分海拔200~2500 m的向阳山坡或平地荒地,也生于灌木丛、河滩边的沙质土或红壤土中[5-7]。野生苦参分布范围广(见表2),各地俗称各不相同(见表3)。一直以来认为东北平原、太行山脉、秦巴山区既是苦参主产区,也是苦参的适宜种植区[6]。近年来主要的GAP(良好农业规范)栽培种植基地也分布于此(见表3)。古代多认为汝南、正定、秦州为苦参的道地产地[1-3],但是随着各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苦参的道地性发生了变化。近年来各地政府的中药材发展政策力度不同。山西、贵州、陕西、河北、辽宁的栽培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成为大家公认的道地产地[6,8]。
表2 野生苦参在我国各省主要分布地[1-3]
表3 我国各地苦参植物的俗名[1,5,7]
表4 苦参栽培GAP区域[8]
续表4:
4 苦参的功效及民间用法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9]。古代典籍对其功效表述各有不同。《神农本草经》载:“主除心腹结气、癥瘕积聚,除痈肿”。《本草乘雅》认为:“苦者言其味;参者言其功力相上下外也。”《名医别录》载:“养肝胆气,安五藏,定志益精”。《药性论》载:“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日华子本草》载:“治肠风下血并热痢”。可见,古今文献记载苦参应用相当广泛丰富,对诸多顽疾有著效。后世医家将其功效归纳为清热燥湿、杀虫、利尿,多用于妇、外科洗剂和膏剂[10]。
苦参是民族药的重要品种,在北方的蒙医和南方的侗医中均有应用。蒙医认为其“化热、调元、燥黄水及表疹”,治疗瘟病初起风热、麻疹、风湿性关节炎等症[11]。苦参也是贵州黎平侗族常用药,治疗“痧症(蚂蚁痧、宾痧、巴骨痧、宾痧)”。《侗族药物方剂学》中记载的“苦参蚂蝗汤”“三花止痒汤”、“苦参蚂蝗汤”“金刚藤汤”等方均有苦参,可退热火湿毒、疏风散血、止痒。治妇门痒痛等[12-13],可煎水外敷、擦洗治疗妇科炎症、皮肤炎症。这里需要注意壮药、瑶药中的藤苦参并不是该植物,而是为萝摩科(Asclepiadaceace)植物马莲鞍Streptocaulon grif fithii Hook.f.的干燥根,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抗肿瘤之功,对感冒发热、跌打损伤等有一定的疗效[4]。
5 苦参主要的活性成分
苦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生物碱和黄酮类[14]。苦参中已分离得到36个生物碱,主要为喹诺里西啶类(quinolizidine type),其次为双哌啶类(dipiperidinetype)[15]。喹诺里西啶生物碱包括苦参碱型(matrinetype)、羽扇豆碱型(lupinine)、金雀花碱型(cytisinetype)[15],其中以苦参碱(matrine)和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含量最高,两者也是目前公认的苦参药材的活性成分[16]。以上两种生物碱类极性大,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肝及抗病毒作用[15-16]。
另从苦参中已分离到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80多个黄酮类成分[17-18],具有明显的杀虫抑菌作用,也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此外,苦参中还含有降糖抗炎作用的强水溶性成分番石榴酸,使苦参生物碱以盐的形式存在,便于汤剂煎煮中煎出[8]。目前苦参药材标准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碱上,而黄酮和有机酸类、多糖类物质并未受到关注,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16]。
6 苦参主要的临床应用
苦参对各种皮肤病有良好疗效,对皮肤瘙痒、脓疱疮、疥癣、麻风、牛皮癣、湿疹、荨麻疹等症有较好疗效。既可内服也可外用,或配伍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等,已开发多个应用于临床品种[19]。其中银屑病治疗的已上市中成药银屑灵膏、银屑胶囊等,苦参常配伍土茯苓、金银花、大黄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抑制细胞增殖、抑制血管新生、诱导细胞凋亡等机制治疗银屑病[20]。此外苦参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肾炎、鼻炎、肠炎等疾病[21]。例如临床应用苦参胶囊通过镇痛抗炎作用,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减轻腹泻和小肠推进。
苦参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具有抗肝纤维化和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双重保肝利胆作用[22]。已被制成苦参碱针剂等中成药品种,广泛应用于肝炎的治疗。因其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降酶抗纤维化作用,配伍茵陈、郁金、栀子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取得满意疗效[23]。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有广泛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配伍黄连、黄芩、白头翁等治疗湿热痢疾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代药理也证实苦参碱可抑制痢疾杆菌,对敏感性和耐药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变形杆菌[24]。苦参在妇科疾病方面也有应用。临床治疗妇女湿热下注所致阴部瘙痒,带下色黄腥臭,配伍黄柏、明矾、苍术等水煎外洗疗效显著。被制成苦参栓或苦参凝胶对宫颈糜烂、滴虫等阴道炎等妇科急慢性炎症临床疗效显著[25]。
苦参抗心律失常,主要是生物碱与黄酮的作用。以上成分可通过作用于离子通道,从而影响心肌搏动,拮抗低镁性心律失常,达到抗心律失常及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26]。临床配伍黄芪、红花、丹参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所致的心悸不安、胸闷心慌、头昏自汗等[27]。
苦参有抗肿瘤的作用。苦参碱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转移,同时促进肿瘤的凋亡,并诱导分化,提高患者机体免疫等作用有效抑制肿瘤生长[28-29]。已上市的复方苦参注射液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消化道、乳腺、前列腺等恶性肿瘤的治疗[30-32]。苦参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和抗过敏作用,以及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33,35]。除了临床应用,苦参还作为天然绿色动植物杀虫剂开发使用。
7 结语与展望
作为我国传统中药苦参已有数千年的应用历史。从古至今苦参药材来源变化不大,有2个变种可做正品,常见伪品有两种。植物资源分布广泛,但当今其道地产地与古代已不同。当今人工栽培已形成规模化,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东部、西南地区均有种植,均可被认为是道地产地[36-37]。与野生药材相较,种植栽培品种主成分与功效均无太大差异。对苦参中所含成分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喹诺里西啶生物碱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当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成分上,其他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较少,其他黄酮、有机酸、多糖等活性物质也鲜有研究。因此,需要进一步系统深入地开展苦参药理活性与应用研究工作。苦参碱当前已被作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进行改构以增强其抗肿瘤活性,有望被开发成高效、价廉、作用广泛的新药。
以苦参为主要的中成药品种较多,包括妇科、皮肤科、肿瘤科等临床应用,但是苦参大品种开发与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此外当前未见对苦参药用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38-39],比如非药用的地上部分被作为废弃物被处理。多途径、多层次精细化对苦参开发,提高其资源产品的价值,提升资源利用效益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