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第一中学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1-22张洪伟天津体育学院
张洪伟 天津体育学院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关乎个人发展以及民族未来,高中学生为了以后高考能取得好成绩有一个好的发展,他们不得不放弃该有的体育锻炼活动时间,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学生身体素质差。以莘县第一中学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莘县第一中学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一、莘县第一中学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
(一)速度素质
学生的速度素质是通过较短距离的50m 跑进行测试的。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莘县第一中学男女生的50m 跑的成绩都呈逐渐下滑的趋势。学生的50m 跑的成绩越来越差,所以学生的速度素质呈逐渐下滑趋势。
(二)力量素质
根据最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男生的力量素质是通过引体向上、立定跳远进行测试的;女生的力量素质是通过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进行测试的。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在2016年与2017年基本持平,而2018年与2016年相比却呈现大幅度下滑趋势;在三年中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在基本持平,其中2017年较好,女生的仰卧起坐成绩却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尤其2018年下滑幅度较大。莘县第一中学学生的力量素质呈下降趋势。
(三)耐力素质
男生1000m 耐力跑、女生800m 耐力跑是学生进行耐力素质的测试项目。通过调查研究莘县第一中学学生的耐力素质,发现学生的耐力素质下滑幅度非常明显,甚至有的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因耐力素质得不良而受到影响。因此,耐力素质是提高身体素质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莘县第一中学的学生不论男生1000m 耐力跑还是女生800m 耐力跑,成绩都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2018年与2017年和2016年相比下降幅度更多。
(四)柔韧素质
莘县第一中学测试柔韧素质的项目是坐位体前屈。由调查数据显示,莘县第一中学学生的坐位体前屈成绩在近几年来相差不多,但是男生与女生的成绩相比较,女生的成绩要明显好于男生的成绩。莘县第一中学学生的柔韧素质在近几年相差不多,但男生的柔韧素质却明显比女生低。
二、影响莘县第一中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
通过对莘县第一中学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因素大致有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
(一)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自身意志品质差。通过对莘县第一中学学生调查问卷得知,多数学生都是因为体育锻炼枯燥无味,而不去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导致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下降。
2.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不足。通过对莘县第一中学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每到体育课,多数的学生都是带着不用学习的态度去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上,多数都是几名同学在一起聊天,甚至有的为了完成课业任务,把书本带到田径场上去学习,完全认识不到体育课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3.学生缺乏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娱乐项目代替了学生们的休闲时间,学生因对于新事物的好奇以及体育锻炼的枯燥乏味,而慢慢失去了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参加体育锻炼,导致自身身体素质下降。
(二)学校因素
1.学生学业负担重,睡眠时间不足,缺少体育锻炼时间。在当前学校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过多的课时作业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睡眠质量。
2.对体育课以及体育活动不重视。通过调查,莘县第一中学的领导为了能够提高升学率,导致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减少,压缩学生体育课时,甚至占用学生体育课的时间去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从而导致学校出现重视学习,轻视体育的现象。
3.学校体育器材不足。通过对莘县第一中学的调查发现,该校体育场地简陋,体育器材不足,导致学生没有场地器材进行体育活动。
(三)家庭因素
学生家长对身体素质认识不足。通过对莘县第一中学学生家长的访谈,了解到家长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以学业为主,指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考入一个好的大学,在家长的这种潜意识的指导下,忽视子女的身体健康问题,有些家长还认为锻炼就是浪费时间,子女得病就去医治,无须锻炼,在这些错误思想的引导下,有着更多的家长忽视了子女的身体素质健康,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
(四)社会因素
生活环境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出行、乘电梯上楼等越来越多的变化,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更多的是导致人们的身体活动机会大大减少,现阶段,手机、电脑、电视等几乎占据了人们的体育活动时间,久而久之,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三、改善莘县第一中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一)增强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在家里,家长应让学生做一些家务,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校,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多举办一些体力劳动活动。增强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体育课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体育课。丰富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调查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三)加强体育课纪律管理,适量增加体育课运动负荷
体育教师应加强体育课上的纪律,防止一些学生因体育锻炼的枯燥而躲避,通过加强体育课的纪律,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学生身体运动,所以学生身体本身就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长期的适量运动负荷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