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区公园滨水植物种类及景观配置调查
2021-11-22张成霞赵宝元校剑钧李成忠王嘉莉吴玉玥
张成霞,赵宝元,校剑钧,李成忠,王嘉莉,杨 慧,周 洁,吴玉玥
(1.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园林园艺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2. 泰州青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 泰州 225300;3. 泰州市市政园林事业中心,江苏 泰州 225300)
城市滨河公园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中颇具特色的组成,其带状形态、滨水区位使其不仅在城市绿地系统中成为连接各节点的桥梁,并且承担起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1]。水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也是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园林要素。古人称水为园林中流淌的血液。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城市绿地中的各种类型水体,无论是园林的主景、配景还是装饰,都是借助于植物来营造绿地中的滨水景观。滨水植物的形态、颜色和所得到的倒影都提升了水体的美感程度,植物本身具有观赏性,以衬托、分开、遮荫、指引等多种形式巧妙地搭配组成滨水空间,让景观层次结构明了。同时,滨水绿地空间在城市中可当作重要的生态廊道,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2]。因此,滨水区绿化对建设现代化绿色、生态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园林中的水体景观不仅可以营造静谧氛围,还可以提升园林空气湿度,增强水体周边环境的舒适度。沼生植物、水生植物以及湿生植物为园林增色的同时,也有助于园林绿化面积的扩展[3]。园林水体植物配置形式有水面配置、水边配置和驳岸配置[4]。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景的审美及生态需求逐步提高,城市景观水体水生植物配置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5]。笔者对泰州市区3 个主要公园的滨水植物种类、植物群落配置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为今后泰州市滨水植物景观配置提供参考。
1 研究地概况及调查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泰州市地处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在14.4~15.2 ℃,年最高气温在7月,最低在1 月,年均降水量1 037.8 mm,降雨天数为113 d。泰州地区的土壤为水稻土,pH 值6.7,泰州市境内河网密布,为水生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也体现了泰州“顺风顺水”的水城慢生活节奏。
1.2 调查公园基本情况
选择泰州市区3 个代表性公园天德湖公园、泰州人民公园和泰山公园进行调查。天德湖公园位于泰州市海陵区周山河街区,水域面积33.3 hm2,作为泰州市大型开放公园,是人们闲暇时光首选的游玩目的地;泰州人民公园位于泰州海陵区城南街道,公园占地面积16.8 hm2,水域面积相对其他公园较小,滨水植物景观精美,以观赏为主;泰山公园位于泰州主城区西侧,是全市最古老、最具历史文化气息的公园,见证了泰州主城区城市建设、文化发展的历程,现存的许多自然、人文景观反映了泰州丰富的文化底蕴,公园中湖泊环绕,木栈桥依靠石坝而建,亲水平台伸入到湖面,所以称其为“水上花园”。
1.3 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于2020年夏季对泰州天德湖公园、泰州人民公园、泰山公园滨水植物进行实地调查,记录滨水植物种类、生活型及滨水植物景观配置,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 泰州市区公园滨水植物种类与景观特色
2.1 滨水植物种类
天德湖公园、泰州人民公园、泰山公园中应用的滨水植物种类共有56 种,隶属34 科49 属。其中,天德湖公园滨水植物有48 种,分属于28 科41 属,常绿植物仅占14.6%,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均为24 种,各占该公园总滨水植物的50.0%。湿生植物中乔木类有湿地松、落羽杉等8 种,灌木类有夹竹桃、木芙蓉等5 种,草本有吉祥草等11 种,分别占总滨水植物的16.7%、10.4%、22.9%。水生植物中挺水型水生植物有荷花等13 种、浮水型有荇菜等4 种、漂浮型2种、沉水型5 种,分别占总数的27.1%、8.3%、4.2%和10.4%(表1)。湿生植物中草本类最多,为11 种,水生植物中挺水类最多,为13 种。
表1 泰州市天德湖公园滨水植物种类
由表2 可知,泰州人民公园滨水植物共22 种,隶属于16 科20 属,常绿植物占31.8%,其中湿生植物14 种,占该公园滨水植物的63.6%,水生植物8 种,占总数的36.4%。湿生植物包括乔木类植物白杜、垂柳等5 种,灌木类有火棘、夹竹桃等7 种,藤本类仅有紫藤,草本类仅有麦冬,分别占总滨水植物的22.6%、31.8、4.6%和4.6%。水生植物8 种,包括挺水型水生植物花叶芦竹等4 种、浮水型有睡莲等2 种、沉水型2 种,分别占总数的18.2%、9.1%、9.1%。湿生植物中灌木类最多,为7 种,水生植物中挺水类最多,为4 种。
表2 泰州人民公园滨水植物种类
由表3 可知,泰山公园滨水植物种类相对于天德湖公园来说较少,仅有19 种,隶属于16 科18 属,常绿植物仅占15.8%,其中湿生植物10 种,占该公园滨水植物的52.6%,水生植物9 种,占总数的47.4%。湿生植物包括乔木类植物垂柳和悬铃木2 种,灌木类有棣棠、金钟等4 种,藤本类仅有紫藤,草本类有花叶美人蕉等3 种,分别占总滨水植物的10.5%、21.0%、5.3%和15.8%。水生植物9 种,包括挺水型水生植物芦苇等6 种、浮水型1 种、沉水型2 种,分别占总数的31.6%、5.3%、10.5%。湿生植物中灌木类最多,为4 种,水生植物中挺水类最多,为6 种。
表3 泰山公园滨水植物种类
2.2 滨水植物景观配置
2.2.1 湿生植物配置泰州市区公园滨水植物景观不仅重视植物生长习性,还充分考虑了植物的外在特征及长势特点和季节变化呈现的不同植物景观。研究调查的泰州市区天德湖公园、泰州人民公园、泰山公园中湿生植物配置模式总体表现出上层种植冠幅较大的乔木如垂柳、香樟、枫杨等,中层选择开花乔木如碧桃、紫叶李等,也可选择金丝桃、红花檵木、金森女贞等观花观叶灌木,下层地被植物栽植草坪、玉簪、鸢尾、麦冬、吉祥草等。这样形成丰富的立体结构,加之植物自身色彩变化,营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具体有以下4 种模式。(1)乔木—灌木配置。如垂柳—迎春,香樟—南天竹,枫杨—红叶石楠,香樟—金丝桃和垂柳—云南黄馨配置。在3 个公园滨水植物景观配置中应用的乔木有柳树、池杉等,多采用列植或丛植的植物配置模式作为上层主景,低层密植耐荫或耐湿灌木不仅层次分明,而且最大程度地起到了遮荫、降温的作用,夏季给人乘凉休憩,营造以人为本的滨水空间。(2)乔木—地被植物或水生植物配置。如垂柳—狗牙根,垂柳—再力花,垂柳—花叶芦竹等配置。这种配置方式简洁明了,形成疏朗通透的空间,以柳树为天然的绿色屏障,柳条和与水面融合到一起,动静结合,碧水长流,创造出清新自然静谧的滨水空间。(3)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配置。如垂柳—石楠—麦冬,樱花—金森女贞—红花酢浆草,香樟—红花檵木—玉簪,垂柳—金森女贞—麦冬配置。将香樟、雪松、柳树等乔木类密植搭配在岸边,流水自然转弯处种植芦苇、再力花等挺水型水生植物,营造一种安详的绿色空间,适合人们在其中交谈、观景。(4)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配置。如雪松—紫叶李—云南黄馨—麦冬,悬铃木—桂花—棣棠—麦冬,垂柳—碧桃—杜鹃—吉祥草等配置。这种模式突出了景观的层次感,不同季节通过植物的叶、花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
2.2.2 水生植物配置模式(1)沿溪流带状配置。调查的3 个公园依据水生植物生活习性及水的深浅变化均采用了沿河岸、溪流走向进行带状配置,如岸边列植枫杨、垂柳,水体边缘丛植芦苇、花叶芦竹、铜钱草等喜湿植物。(2)镶嵌配置。植物镶嵌分布在水体中,可按照特定的环境人为配置。由于泰州人民公园、泰山公园水域面积有限,大型植物群落成片镶嵌于其中的现象很少,但水生植物如芦苇、花叶芦竹、香蒲等在岸缘呈现出了镶嵌配置。天德湖公园水体边缘有大量的常绿乔木和灌木散状分布,如柳树、香樟、金钟、迎春等。在湖泊中通过水岸线曲折变化选择不同的植物营造出风格迥异的滨水空间。荷花、黄菖蒲、芦苇、香蒲、睡莲、再力花等植物以垂柳、水杉为背景,营造一种宁静、清幽的景观效果。
3 泰州市区公园滨水植物景观配置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植物种类偏少泰州市区3 个主要公园应用的滨水植物数量不多,泰州人民公园22 种、泰山公园19 种,而水生植物仅有8~9 种。泰州作为长江中下游里下河地区,境内水网发达,气候温和,适宜多种滨水植物生长。另外,现栽植的植物都是较常见种,如乔木有垂柳、水杉、落羽杉等,灌木有金钟、云南黄馨、迎春等,草本以麦冬、铜钱草等为主,水生植物有香蒲、荷花、金鱼藻等,同质感很强,滨水植物景观配置没有体现公园主题和景观特点,缺乏园艺新品种应用。
3.1.2 部分植物没有结合滨水条件配置滨水景观的营造不仅要掌握植物本身的生活习性,同时也要结合外部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还要考虑营造过程中水位高低变化特性[7],否则滨水植物的景观工程效果表现会事与愿违。调查中发现,在泰州人民公园、泰山公园滨水植物造景中有部分地段水平面下降后驳岸裸露,破坏景观整体效果。
3.1.3 养护管理不到位调查的3 个公园中都存在日常养护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岸边灌木丛和地被植物中有游客食用后丢弃的果皮、纸屑、垃圾袋等杂物,说明游客素质有待提高。另外,水体中植物没有及时清理,已侵占整个水面,影响水体景观效果,如泰州人民公园河道中的香蒲、天德湖公园的芦苇、天德湖公园部分地段地面裸露、有杂物,水花生蔓延至河中间等。
3.2 建 议
3.2.1 应用观赏价值高的新品种,丰富水体景观植物造景配置要以植物生长特点为基础,从生态学、美学角度进行植物配置,遵循水岸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等规律,使滨水植物景观数量、结构、级别不断提升,建设生态驳岸,稳定植物群落,使滨水植物景观保持健康、良好的观赏效果,使景观永续利用。借助泰州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机会,引种观赏价值较高的滨水植物,增加物种多样性,特别是多应用易管理的、观赏价值极高的花卉和色叶植物,增加景观的色彩感,如花叶冬青、黄金枸骨等花灌木,矾根、萱草、直立山牵牛、蜜糖草等多年生宿根植物,在驳岸处增加喜湿藤本类植物应用,提升滨水植物水体景观美学。同时,增加泽泻、芡实、水鳖等水生植物,可净化水体,提高生态效益。
3.2.2 根据公园水体及形状,合理配置滨水植物滨水植物造景与陆地植物造景二者最显著的差别是所处的地域条件不同[8]。滨水区域位于城市水体与陆地的中间地带,受水位变化、水质、水温变化以及水环境产生的生态条件的干涉。4 种植物景观配置在3 个公园中均有应用,但没有从植物的生态学和美学及人在环境空间中位置科学合理配置。故要根据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构图要素,色彩搭配,结合公园所处的位置和游人特点,同时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周期合理配置,如水面离驳岸较远时,在河岸边栽种大乔木或小乔木和垂感较好的藤本或灌木,既能弱化驳岸的硬质景观又能体现植物的立体感,艺术性和生态性相结合,达到环境中整体景观效果的平衡。
3.2.3 加强日常养护管理,提升景观效果公园管理部门应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根据滨水植物生活习性,遵循植物栽培规律定期剪枝、疏枝、清除地被植物中的杂草等,长势弱或枯死的植物及时更换补植,各种垃圾及时清理,对芦苇、香蒲等多年生水体植物在冬季进入休眠期或春季萌发前定期清理,达到最佳植物景观效果,同时教育广大游客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市民爱绿、护绿意识,使“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广大市民营造干净、舒适的公共游憩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