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

2021-11-22赵浩杰刘文江郝玉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8期
关键词:产教课程体系校企

赵浩杰,刘文江,郝玉超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济南 250022)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面向‘互联网+’融合发展需要,鼓励高校根据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能力设置相关专业,注重将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尽快引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实施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鼓励校企、院企合作办学,推进互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深化互联网领域产教融合,依托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研究平台,建立一批联合实训基地。”[1]职业教育作为与行业、企业最为紧密相关的教育类型,在经济新常态、“中国制造2025”的社会大背景下,仍然存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供给侧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2]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破解之道。2019 年1月24 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改革方法。为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利用互联网的创新思维与信息技术,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使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满足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这也是目前职业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

1 “互联网+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种类型,随着产业升级、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断加快,改变了人才需求及供给的结构,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职业能力等提出了多样化要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2]目前,高职院校仍存在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岗位标准脱节、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而“互联网+产教融合”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紧跟信息技术推动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1.1 转变校企融合育人方式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利于产教融合各主体协同合作育人。对企业来说,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产教融合服务平台,可以发挥企业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对学校来说,作为整个产教融合的教育体系中的基点,通过企业共同进行专业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服务资源等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可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把产教融合贯彻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来说,“互联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模式,能够为学生技能提升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培养其从事未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推动其自身提升实践能力。

1.2 创建多方联动合作机制

面对社会改革,高职院校需要树立校企合作共赢的理念,针对以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难题,着眼于“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建立校企合作畅通的途径,形成与企业构建持续性深度合作的机制,最大程度上激发学校、企业二者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企业全方位参与构建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校企双方在育人过程中的有效沟通、资源合理分配等,形成多方串联模式,营造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良好发展的生态环境。

1.3 数据分析优化人才供给

高职院校聚行业、企业等资源,为摸清人才需求,运用“互联网+”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不仅可以整合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供给需求,还可提高二者之间信息沟通的准确性、完整性,以此推动人才培养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企业根据发展战略推送需求信息,院校通过“互联网+”与企业进行信息交互,获取最新的需求数据,实时为人才培养工作数据关联匹配提供新的支撑,引导职业院校改进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促进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4 整合资源重构专业体系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校企共同探索,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找准定位,开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校企共建、共研的专业体系,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和不断发展的新行业需求,校企双方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科研研发有效结合,学校则遵循职业就业需求和教育供给的规律,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以社会需求、学校能力、行业指导为闭环的核心专业课程体系。

1.5 多元混合创新教学模式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融合渗透,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推动了教学模式的逐步更新,对教学结构和形态产生了系统性影响。多元混合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优势与网络教学优势相结合,呈现多元状态,为企业专家、教师、学生三者作为产教融合的三大主体构建了无障碍沟通的教学模式,成为有效沟通的重要手段,使三者沟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沟通方式。

2 “互联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2.1 以用户思维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

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问题。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需要有用户思维,构建用户思维,用户即学生,因此,更需要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互联网思维。产教融合服务平台要积极融入互联网思维方式,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整合碎片化资源,多用户主体共同参与,尊重每位用户的个性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学习,充分发挥企业与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各个主体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平台的有效互动,极大促进各主体的沟通协调、信息共享等,不断完善企业与学校无缝对接的教学服务体系,满足多方精准匹配需求。

2.2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动态化课程体系

“互联网+产教融合”主体要参与修订与完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教学内容更新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设计直接反映职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一方面,围绕岗位能力开设系列课程,使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专业能力有机结合,确定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层次定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核心课程,打造动态化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紧跟产业优化、技术升级进行动态调整与更新;另一方面,围绕课程体系修订教学内容,产教融合主体联合编制与课程目标、教学项目相关的校本教材、实践手册,引进企业技师、技术人员等进课堂,实现校企共育,提高培养对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其就业面,使其快速适应“互联网+”时代对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2.3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全面推动课堂教学创新

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以互联网为渠道和平台,为师生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流互通模式,依托信息技术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环境,为传统课堂提供更多样的教与学的途径。尊重主体学习规律,在互联网和信息设备辅助下,改革传统教学形式,凸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交互的课堂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技术,以课程为端点,将相关领域知识通过渠道聚合在真实的课堂中,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使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建立新的课堂生态环境。

2.4 以平台思维为方式,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企业与学校要运用平台思维搭建“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构建先进、高效、便利的教学服务环境,更好地支撑教育改革和发展。校企协作参与共建共享资源,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及常规教学资源内容和形式,院校教师与企业专家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岗位要求,共享教学资源及实践资源,将课程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融入教学当中,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形成动态课堂,提供个性化教学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碎片化资源等。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使得学习者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通过平台等与名师、企业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寻求指导和帮助,从而打破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实现资源整合、互通互联、优化配置,使教学资源发挥最大效能,形成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圈。

2.5 以迭代思维为驱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互联网+”时代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要以迭代思维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理念,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基于“互联网+产教融合”的多个主体,校企联动与互通,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辐射作用,使得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多元化、复合化趋势,将现代技术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以促进人才培养、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在未来所需的应用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校企的互补与互通,支持“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的多元互动,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业引导作用。

3 结语

“互联网+”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就是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化与集成的作用,将互联网的成果运用到产教融合的教育领域中,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及技术手段,重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多主体深度融合,推进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推进院校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保持课程设置紧随行业需求,将人才培养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为新时代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产教课程体系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