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融入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的分析
2021-11-22谢海霞
谢海霞
(江苏淮安涟水县军民小学幼儿园 江苏 涟水 223400)
引言
幼儿由于年龄的原因,普通的书籍对幼儿来说毫无作用,幼儿既看不懂也毫无兴趣。绘本的产生符合幼儿成长学习的规律,它以图画为主,加以简短的文字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幼儿绘本五颜六色的画面、精美绝伦的动画人物,主体丰富的故事情节,充分吸引幼儿的兴趣,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绘本的学习中。所以幼儿教师要科学的选取适合幼儿的绘本读物,引导幼儿多读一些优秀的绘本,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巧妙的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尤其是幼儿小班的孩子们,对自我认知及自我管控能力较弱,但是对未知事物及感兴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对知识也有极强的探索欲望。所以幼儿教师要充分结合幼儿的具体特征,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充分发挥绘本幼儿的积极作用[1]。幼儿在阅读绘本的时候没有条理性,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随心所欲的去阅读,往往一本绘本没翻看几页就换另一本,幼儿在翻看绘本时也只是简单的查看绘本中精美的图画,对文字往往是忽略的,对绘本中所有表达的内容与意义也全然不知,这样就失去了阅读绘本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要科学的为幼儿设置问题,鼓励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找到问题的答案,增强幼儿的阅读信心,从而更好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阅读《小蝌蚪找妈妈》这本绘本时,教师可向孩子提出“小蝌蚪最后有没有找到他们的妈妈?”“谁才是小蝌蚪的妈妈?”等有效问题,在教师设置的问题下,幼儿全神贯注的投入到阅读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幼儿通读完绘本时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更好的树立了幼儿阅读的信心,长此以往,也能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
2.创建情境教学,有效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阅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着眼于幼儿的兴趣,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才能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阅读中来,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幼儿终生受益[2]。幼儿小班的孩子识字量极为有限,幼儿自行阅读不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这一时期的幼儿更喜欢听故事,所以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科学的为幼儿讲故事,从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科学的选择幼儿感兴趣、高质量的绘本,教师可以科学的选择简化版名著精彩情节的进行讲述,或许名著对于幼儿来讲理解存在很多困难,但是简化版的名著比较通俗易懂。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西游记》中“大闹天空”的精彩片段,在教师为幼儿讲述完这一故事之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情境创设,挑选一位幼儿扮演孙悟空,组织其他幼儿扮演天兵天将等等,使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表演,幼儿的都激情满满的参与其中。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不仅有效的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升幼儿的想象空间,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有效的提升幼儿词汇量的积累。在故事讲述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同探讨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使幼儿自由发表言论,积极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心中所想,幼儿通过交流,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更好的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
3.优化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大教师应用到幼儿绘本阅读中,形象生动的画面、美妙绝伦的声音,充分激发了幼儿的阅读激情,为幼儿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幼儿们对传统的文字绘本缺乏激情,但是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声、形、光、色的处理,以动画的形式更直观的展现给幼儿,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绘本阅读中。例如,教师在组织幼儿阅读《鼠小弟的背心》这一绘本时,通过传统的阅读方式,幼儿无法深切体会鼠小弟一系列的情感起伏,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形式逐步引导幼儿:首先,鼠小弟展示自己合体、漂亮的小背心时的开心的心情。幼儿通过PPT的播放,幼儿们也被鼠小弟开心的心情所感染,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其次是鼠小弟的背心被好朋友一次次借穿之后,变得不像样时的沮丧难过的心情。最后,不像样的背心居然成为秋千挂在大象的鼻子上,而鼠小弟愉快地在上面荡起来。在这一实践过程中,绘本的内容和精髓幼儿充分体会,直观而生动的教学形式,符合幼儿生长发展的特点,有效的激发幼儿的阅读热情,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绘本融入在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教师借助绘本精彩的内容更够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开拓幼儿的思维能力,结合幼儿的具体特点,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合理的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