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2021-11-22吕绪敬
吕绪敬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春荣小学 甘肃 宁县 745200)
信息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全面普及,广泛应用到了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目前也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渗透和应用。教师需要努力打造信息化课堂,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各个学科教师都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提高自己信息化教学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化教学服务,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实现学科教学发展。很多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较薄弱,所以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分析探究。
1.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影响因素
1.1 学校因素。学校为了落实各个学科信息化教学目标,需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创造良好环境。像是计算机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投影幕布等,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多媒体教室。同时为了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也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教师准备丰厚的教学资源。学校领导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和支持可以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提供有利的条件,所以学校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1.2 教师因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有意识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中,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通过数据调查我们了解到年轻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要高于年龄较大的老师,年轻教师具备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学习也较快,所以更能很好的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所以教师的能力和态度直接影响到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也影响到了学习质量的提升。
1.3 学科因素。对于不同的科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语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可能更多的涉及到了图片插图,视频、音频播放等等,而数学教师会涉及到几何画板的应用。但是很多教师在提升信息技术能力的时候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提升,所以各个学科教学结果并不理想,也没有实现信息化教学目标。[1]
2.提升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策略
2.1 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多元化培训。在落实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过程中,学校需要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开展多角度培训工作。针对一些落后地区或者是欠缺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师进行重点培训。只有针对性的培养才能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在开展培训中我们集中了大部分教师,然后选择了固定练习学习的地点和实践,学校聘请了专业的人员为教师进行系统化培训。但是因为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所以导致培训无法顺利开展,为此学校进行了调整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专题讲座和专题培训活动,而且为教师制定了科学的培训计划,这样可以实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面提升。
2.2 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享。目前很多学校还缺乏丰富的信息教学资源,尤其是缺乏优秀的教学资源,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了实现信息化教学,学校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开发。教师在落实课堂教学的时候借助网络资源就能很好的实现优质资源的感想。[2]比如在学习《观潮》时,教师首先自己针对本课教学目标进行内容设计,然后从网络中搜集资源进行补充,最后进行整合开发更多形式的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也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提升了教师搜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对于进一步培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2.3 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素质结合。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时,教师要对信息技术有足够的重视,在自己实践教学中要有意识应用信息技术。认识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3]比如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去搜集和学科相关的知识,针对优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搜集一些网络中优秀教师的教学实录进行学习,和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同时创新自己的教学,从而提升自己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另外也要积极参与其他的学校活动,在参与活动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比如我校就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一些信息化教学竞赛,通过比赛考查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赛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进而针对性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综合素养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信息技术得到了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突破,传统教学无法完成当前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学习信息技术相关内容,搜集和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和参考,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