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途径探究
2021-11-22王晓文
王晓文
(福建省福州第十二中学 福建 福州 350000)
初中是为学生以后学好地理这门科目打基础的阶段,这个时期学生对地理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学生以后学习地理的兴趣与爱好,我们只有在这个阶段为学生树立起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将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不断提升上去,为学生以后更好的学习地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以往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讲解地理中的基本知识,还有受多种因素所影响,很多家长和学生潜意识里错误的认为学习这门科目完全没有意义。其实不然,地理是与我们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此外,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更是初中阶段开展地理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所以我们要积极地将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切实提升上去。
1.将教师素养不断提升上去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是紧密相连的,当前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而将学生的地理素养逐渐提升上去。[1]另外,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专业技能以及自身魅力,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如,风趣幽默的语言来代替以往枯燥的讲解,另外我们要需要用专业技能来武装自我,深入研究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强化自身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够吃透初中地理教材,在实际教学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收放自如。例如在进行《多变的天气》这节地理内容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在课堂初始阶段利用谜语的形式来导入新课,如,同学们我今天说一个谜语大家来猜猜看谜底是什么?大哥天上叫,二哥把灯照,三哥来喷水,四哥把扇摇,接下来在为学生出示几种不同天气的图片,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天气和气候,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区分,在这样的氛围下有助于教师素养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共同提升。
2.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素质教育背景下倡导学生课堂主体性,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引导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充分感悟地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新时期下的初中地理一线从教者来说我们需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转变以往的常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由被动转为主动[2]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或者是自主操作以及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进行,并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提升上去,例如,在进行《自然特征与农业》这节地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我就利用了思维导图和小组合作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吸引到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地理知识体系。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探究活动并绘制出思维导图,首先确定探究活动的主题是北方地区的农业特征,然后在通过小组合作将北方地区的位置以及范围绘制出来,最终要求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自然特征对地区农业的影响。利用小组合作与思维导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将零散的地理知识构成生动形象的结构知识图,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以此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有效的提升了上去。
3.结合生活实际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境
将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元素融入进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更容易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在学生亲身体验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此将学生的学习地理的能力不断提升上去。[3]比如,在教学地形地势对生产生活影响这节地理知识的时候,为能够使学生深入理解这节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熟悉的一些建筑来引导学生分析其地势,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在对地形对生活影响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中国划分成三个大地区,并且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西部地区以沙漠为主,沙漠中的绿洲是这个地区的耕种地,而在北方以生产小麦为主,这个地区的农作物每年一熟或者是两年三熟,而在南方这个地区主要是种植水稻,这里一年的农作物每年两熟或者是三熟。在练习生活实际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入手来引导学生观察地理现象,之后在为学生详解的讲解地理知识,这样学生吸收新知识的速度更快,以此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提升地理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地提升,需要我们教师掌深入研究地理核心素养,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探索更多的教学方式,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