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2王南极
王南极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城关中学 福建 南靖 363600)
1.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内容偏难,需要学生课堂上紧跟教师思路。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让学生在物理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思考、学习,还可以活跃课堂上的气氛,让学生在互动性强的欢快氛围下学习,不再觉得物理是门枯燥的课程。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用到提问环节,但是课堂提问环节的效果还不太好,不仅不能辅助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目的,甚至还会起反作用,扰乱原有的教学节奏。一般初中物理的课堂提问会出现以下几类问题。
1.1 问题数量多,内容简单。课堂提问能有效引领学生跟随教师思路,防止学生走神儿,也能帮助营造热烈的课堂学习氛围,但并不是提问越多越好。[1]有的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数量较多,学生们都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氛围非常活跃,看上去很热闹。但这并不一定就是好事。过多的问题会让学生失去思考的时间,大家都在频繁地应对提问,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仍然没有学习的自主性。过多问题的同时,其实问题的内容都比较简单,不需要深入思考就能回答。问题常见形式有:是不是、对不对、懂了吗、会了吗。这些问题没有实质性内容,或者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不用动脑筋就可以回答,对教学的启发作用不大,反而让课堂变得过于嘈杂没有秩序,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学的能动性。
1.2 提问较为生硬,学生不感兴趣。巧妙地提问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但不少初中物理教师的提问方式和问题内容却比较生硬和枯燥,问题直白,直接就是物理知识的书面提问,让学生们觉得无趣。遇到不会的问题内容甚至觉得是压力。有的物理教师会直接提问课本上的物理知识问题,没有铺垫没有导入,学生们一听,不会,就觉得好难好没意思,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有的物理教师的提问过于正式,氛围严肃,给学生一种考察考试的心情,导致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非常紧张,支支吾吾说不上来,本来会的问题也说不出来,更别提进行思考了。
2.初中物理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即为了课堂教学服务,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物理教师的提问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体,而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
2.1 课前设计问题,问题的数量和难度要适中。不少物理教师的课堂提问随意性强,问题的难度和数量都不太合适,要么问题太简单大家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要么问题太难学生全部都答不上来。所以为了让课堂提问的数量和难度刚刚好,需要教师在课前制作教学提纲的时候设计好问题,具体在哪个环节提问,提问什么都要提前进行设计。问题的数量要适中,问题的时机要设置在能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时候,问题的难度也要适中,以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后能回答上来为宜。以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认识浮力”的教学中,课堂开始可以设置问题引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关浮力的事物着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实验中教师也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疑问,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实验去解决疑问。每一个问题都要一定的教学目的,为整体的教学目标服务。
2.2 提问的方式和内容要生动有趣。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环节不应该只是固定的提问环节,而是应该穿插在整个课堂教学的活动中。[2]提问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方式要灵活多变,问题的内容不应该局限在课本的物理知识,而是要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力求生动有趣,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提问的氛围尽量平和、欢快,不要给学生造成额外的压力,否则会适得其反。提问后教师要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有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进行评价和反馈,回答正确的给予肯定和鼓励,错误的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寻找答错的原因,找到正确的答案。例如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中,教师想要提问: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会一直运动下去吗,就可以改变生硬的提问方式,还是通过实验展示的方式,放一个小球在光滑的玻璃上运动,向学生提问,如果没有摩擦力,小球会一直运动下去吗?这种实验展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学生回答该问题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思考方向去进行实验,也可以鼓励学生课下朝自己所思考的方向去进行探索。在这个提问引导的过程中,学生就会慢慢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并养成独立思考、探究的习惯,这将对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