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研究
2021-11-22姜莉莉
姜莉莉
(黑龙江省鸡西市田家炳中学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自主学习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但是因为学生基础知识还有认知能力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盲目的自主学习并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借助导学案为不同学生设计差异性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可以让学生获得针对性学习指导,这对于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够给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一些启发。
1.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概述
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包含了分层教学还有学案导学两个部分的内容。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梳理知识体系和结构,借助参考资料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计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为学生提供自学导案。因为导学案可以把知识系统性呈现出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标,而且借助一个个问题有效引导学生去完成思考。教师就可以在每节课开始之前为学生下发导学案,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另外在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中还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选择不同的导学案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导学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层次完成学案的学习,这样可以满足不同能力阶段学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可以在学案的引导下获取一些新的知识,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种教学方法更加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的发挥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力还有学习兴趣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2.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2.1 科学合理设计导学案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还有情感等发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学生的记忆力、观察能力还有想象力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需要考虑综合性因素,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还有学生能力水平对学生合理的进行层次的划分,然后根据学生的层次再去设计导学案的内容。[1]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关于等腰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习能力较弱的小组学生设置观察生活中等腰三角形这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了解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特点后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而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增加导学案中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可以围绕着“等腰三角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何通过具体操作体现其为轴对称图形?”等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在理解了基础概念的同时可以获得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但是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设计尽可能多的开放性问题,比如“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异同”等,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自主探究,从而有效的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2.2 课堂教学中注重针对性指导。在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法下,导学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学生所获得的学习效果相对比较的理想。但是教师在学生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引导时一定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所在层次和学生的特点落实教学指导,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提到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1]比如对于低层学生,他们本身对数学缺乏一定的兴趣,学习方法和习惯有一些问题,这时候教师要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可以通过趣味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对于中层学生,教师的教学要能够以观察为主,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而能力偏强的高层学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探索知识。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3 教学评价要注意针对性实施。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要能够注重教学评价作用的发挥。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所以落实评价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针对性评价,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通过评价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进一步落实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提供保障。[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案导学分层教学方法虽然能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提供帮助,并解决实际教学中的学生个体差异问题,但是想要真正的提升该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还需在导学案设计、学习任务设置、课堂指导等方面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从学生角度出发完成设计,并且针对性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实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