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新探
2021-11-22张翎
张 翎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都有非常明显的帮助,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的现在,新课改对初中英语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在传授教材中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的综合实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梳理各个知识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
1.思维导图的概述
1.1 思维导图的内涵分析。思维导图主要是利用图文并茂的关系图,将逻辑性较强、发散性思维以及跳跃性思维变得形象化、可视化的思维结构。在思维导图模式中,教师可以将大量的信息组织到一起,然后进行总结和整理,通过中心思想向外发散,实现创造性思维的扩展。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帮助学生在意识中构建知识记忆链接,通过高效、形象化的思维表达的形式,再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抓住知识内容的关键词,锻炼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模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1.2 思维导图的主要特征。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主要是以基础的单词或者短句为中心,然后进行组词或者进行相关的联想,简单来说,就是在某个单词为中心,然后根据中心节点进行分支,然后以这个分支为中心,再添加次要分支,这样制作的思维导图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其次还有图表化的思维导图,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图表,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在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中进行想象和创造,进而完成思维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思考。所以,思维导图主要包括以下特征:以某个中央图像为中心进行分支,每个分支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图像和关键词能够表达出分支的意思。
2.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理论基础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模式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其中主要包括:第一,全脑性思维,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通过抽象和形象两种逻辑兼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左右脑思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大脑潜力。全脑思维主要是激发人的左右脑思维,在一般状态下,人们的左右脑发展都不太平衡,左脑发展活跃的人,右脑往往会有点迟疑,反之,右脑发展活跃的人,左脑就比较迟钝,这种状态就是左右脑发展不平衡,而思维导图就可以激发人的左右脑,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主要的思考模式是以某一个基础的点为中心,然后进行不同方向的延伸和发散,然后出现各种新的可能,在发散思维过程中可以进行大量的记忆储存,然后在大量的信息中进行选择和修改。思维导图模式的应用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发散的过程中激发大脑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构建主义理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张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能单纯的依靠教师的教学和帮助,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探究,得到更好的效果,避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接受,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只有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教学,还就可以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合作,进行学习,完成知识的构建。思维导图模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构建主义理念的实现。在构建主义理论中进行开放性的教学,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多元化智力理论,人的智力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激发出来的,大脑所处的环境和接收的信息决定了智力开发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大脑的解放,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有效。
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中的应用。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词汇是非常基础的部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词汇教学的作用,展开丰富化趣味性的教学,增加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施小组教学,利用游戏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词汇训练的活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选择一个主题词汇,然后让学生展开拓展,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发散,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心词,然后让小组成员进行分析和沟通,然后进行构思,最后对形成的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和归纳,产生最后的结果,然后每个小组将组内的成果阐述出来,尽心该表述,教师要通过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选出最认真的小组进行表扬。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让词汇训练变得更加有意思,每个学生个体都能在训练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小组成员一起交流,实现组内成员共同进步的目的,还能增加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词汇掌握的能力。
3.2 思维导图在英语组词造句中的应用。在写作教学中掌握必备的词汇量是基础,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词能力,灵活的将自己已经掌握的词汇量进行运用,才能促进写作训练的进行。在组词造句的过程灵活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成才有意识的训练中进行自主学习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习惯性利用思维导图作为写作的教学工具展开合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组词造句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词汇和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在组词造句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单词,然后让学生进行联想,通过这个单词想出各种相关的句子,增加学生的组词造句能力。
例如:在组词造句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这个词语“friend”,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词写出一系列的句子:john is my good friend、I saw your friend the other day、She begrudged her friend the award等等,学生写出来的句子越多,学生的词汇量累计越丰富,写作文的时候脑海中才能有词,写出来的文章更加有内容,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快速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3.3 思维导图在不同文体写作中的应用。在英语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写作的文体有很多,其中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等,这都是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常见的几种文体,而思维导图模式在不同的文体中也有不同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分析。其中记叙文是以某一个话题为中心,主要是写作形式,给出一个话题,要求学生围绕着这个话题进行创作,所以说记叙文在写作的过程中限制条件比较少,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发挥,但是有很多学生却因为限制少、条件少,在写作的时候无从下笔。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模式加强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能力,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模式给作文题目的主题设计中心,然后进行分支,将主题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每一个层次的核心词进行组词造句,扩充句子,这样学生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创作非常优秀的句子,而且又能保证能够紧扣文章主题。
说明文是要求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要通过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将故事情节清晰的表达出来,在这种题材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关键词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对事物的分析创作出简洁的思维导图,然后加强学生对这个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避免学生在创作时出现顺序混乱的现象。加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就可以让学生在创作中可以做到条理清晰,表达明确,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初中英语写作训练过程当中,议论文是比较有难度的,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将题目中所表达的重点阐述清楚,还需要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自己的论点和想法,所以学生对议论文写作还是有一些抵触心理的,写出来的论点不够丰富,只是简单的将句子进行翻译。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当中,不仅可以将题目的要求以及文章内容进行丰富创作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写作之前将题目中所有的论点整理出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然后根据每一个观点发散思维。这样既能满足文章所需要的内容,还可以让文章变得更加有说服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思维导图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将思维导图利用在写作教学的每个阶段,巩固学生的词汇基础,让学生可以在合理科学的写作方式中,清晰写作思路,高效完成写作作业,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