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若干问题的探讨
2021-11-22孙康乐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周庄小学
孙康乐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城区周庄小学
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提出是在2006年,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教育部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概念,旨在以体育运动当中的健康、运动、阳光等理念,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锻炼出健康的体魄,培养体育审美情趣,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好少年。结合近些年来,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不强的现状,体育教育要以阳光体育运动理念为指引,创新体育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锻炼出强健的体魄。
一、体育故事增强吸引力
小学生还不具备理性思维,开展学习活动,更多的是凭借对于知识的好奇,体育锻炼亦是如此。因此,想要在阳光体育运动理念下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教师要从兴趣点和吸引力方面入手,结合一些有特点的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结合新的体育运动理念,教师可以以体育人物故事增强吸引力。
例如,小学体育教师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堂上真正的放松,寻找到乐趣,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学习相关的体育知识。教师可以在每次活动前,与学生谈谈心、聊聊天,了解一下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聊一聊学生们喜爱的体育明星,普及一些相关的经典事迹等等。如,我国著名的中国体坛明星篮球运动员姚明,他在职篮生涯中获得过8次NBA全明星;刘翔被誉为亚洲飞人,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冠军;我们中国的体育明星都非常出色,在各个体育项目都有众多佼佼者,游泳冠军孙杨、网球运动员李娜、斯诺克球手丁俊晖、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等等。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通过听到众多的体育明星和体育事迹,促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兴趣,懂得锻炼的重要性,改善体育在他们心中的印象。
二、体育文化传递体育精神
文化,这个概念我们并不陌生,艺术文化、工作文化、民族文化,文化在我们生活当中时刻存在,文化指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意识,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当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受到文化理念的影响,从而在开展实践活动当中体现一些文化特征,实现良好的结果。因此,要发扬体育文化精神、积极传递,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素质优异、技能素质高超的人才,更要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身体素质,并且要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体育文化理念,积极提高身体素质。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训练活动更注重对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整合和吸纳,在体育训练当中大胆开设一些能够展现民族文化特征的体育项目,比如:武术、围棋、舞狮、摔跤、蹴鞠、太极拳等运动项目,这些运动项目都属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事物,在训练活动当中开设这些新颖的训练项目既有助于学生学习更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增强体质,而且还有助于中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贯彻阳光体育运动理念。
三、家庭体育培养学生运动习惯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工作不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家长、政府、社会都应该参与进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的成长进步。新时代体育文化工作的开展,需要全社会都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当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体育运动风气,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形成浓厚的兴趣,实现体育训练新的格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更应该给予孩子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的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身体好了心情就好,心态好了学习就好。家长可以借助课余时间带领孩子参与体育训练,通过不同方式完成体育运动,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实现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有一个健康体魄。
例如,在家长的陪同下可以与孩子一起晨跑、夜跑,跑步的长度不用太长,力度也不用过大,基本控制在一个小时即可,以免让孩子精力疲惫,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除了跑步之外,还可以参与跳绳训练、游泳训练、乒乓球训练等运动,这些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力、坚韧不拔的品质,有效提升他们的健康指数,同时还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通过体育训练可以感受父母的陪伴、家人的温暖。只有家长的坚持和积极的态度,是孩子前进的动力,精神上的支撑,对家校合力这一策略始终保持积极、鼓励、支持的态度,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四、结语
新时期的体育教育应该有新的格局,随着新的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在教育界的普及,教师要主动求变,探索新的教学策略,结合体育运动的本质,增强教育实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