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课协同、整体构建的体育课堂研究
2021-11-22韩洋雷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韩洋雷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课堂的教育目标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而是以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情感体验,获得终身学习能力为终极目标。有效的体育课堂必须要做到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阶段的不同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感体验的发展[1]。这就要求构建一堂完整的体育课堂应该重视“链式”课堂的建立。即通过链接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循序渐进教学;链接新旧知识、促进知识系统的一体化;通过链接体育课堂外生活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链接非体育课与体育课,有效提高体育课的效率。这样使学生在获得系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能够得到生动、主动的发展。
一、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循序渐进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缓设台阶登高坡。构建链式课堂,教师首先要把整个学期的体育教学看成一个整体,站在全局高度上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把每一堂课进行链接,真正做到每一个课时及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联系。例如: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在学期末能够进行自主创编,就要求教师在之前课堂上对健美操的五种基本步法和创编注意事项都应该进行详细介绍和讲解,另外还可以穿插健美操规则,可以在学生遵从规则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积极衔接体育课堂新旧知识,促进知识一体化
链式课堂的重点就是把新旧知识串联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对所教内容做到极为熟悉,在课堂中能够适当地把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和现在要学习的知识进行结合,并安排适当的比例,不仅旧知识能够得到及时的复习,而且能够将现学的知识扎实地掌握。体育项目的多样性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有了更大的选择性,“温故而知新”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于体育课堂。例如,在传授篮球中“三步上篮”技术时,就必须以学生熟悉球性,带球跑等作为基础,所以本节课堂就需要先做此类的活动来铺垫,才能更好地完成新内容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新的技能,建立自信,也给教师的教学减少了很多阻力,推动教师的进一步教学。
三、做好课堂内外的联系,创造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境,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课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3]。而仅靠每周两节体育课的时间是很难让学生练习课堂所学,更没有机会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生的探究能力,而课余生活和课外活动很有效的补充了这一点,它们的时间不会很固定,而且相对课堂时间来说给学生的机会会更多,时间更充裕,使学生有机会创新、有机会锻炼,是一个很好的展示学生能力建立自信的平台。所以教师应该将课堂与课外紧密连接。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排球垫传球之后,教师就可以把这些内容穿插在活动中,进行分组接龙比赛,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排球技术,也可以促进了课外生活的趣味性,增加课外生活的多样性,也可以发展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四、做好体育课与非体育课之间的衔接,有效提高体育课的效率
在学校的课表安排中,我们都会发现体育课都是穿插安排在各种文化课中间。那在开始一堂体育课就意味着上一节非体育课的结束,在这段时间中学生们的表现大多是这样的表现:学生扎堆聊着天,很放松。潜意识的就会认为不做任何事就是让大脑休息的最好方式。所以文化课结束之后学生就会将大脑从紧张的工作状态立即调节成休息状态,这个就会对之后要进行的体育课无形中产生了一种阻碍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在体育课堂开始,在最短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育课相对其他科目来说是一门技能类课程,要求学生的身体参与。然而身体是受大脑支配的。例如,在体育课堂进行初,针对此时学生大脑的平静状态,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可以采用欣赏法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五、结语
“链式”课堂并不是一课一链,它应该是多方位的“链”的组合,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基础,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关于“课课链接,整体构建”体育课堂的构建研究是一项系统的课题,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实践的检验和完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把握体育课堂的特殊性,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通过各种努力来增加生动有效的链式课堂构建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