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教学在信息技术中的运用
2021-11-22陈芳玮
陈芳玮
(福建省三明市第三中学 福建 三明 365001)
引言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综合性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知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操作方法,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奠定基础。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尤其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生成性教学理念以预设情景作为基础,关注教学过程的创造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强调因材施教的有效引导,追求灵动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生成性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很高,具体的教学操作中还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
1.技巧性的融合教学情境
构建教学情景是引导生成性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情景,以不同的情景激活生成性教学资源[1]。教学情景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习,给学生营造客观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生成性教学情景能够实现针对性的引导与启发教学目标。如《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这一课时教学中,学生在操作学习中需要掌握插入图片、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方法,这时候为了引导学生生成性学习,教师可以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师演示操作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设计幻灯片,如有的学生发现插入图片之后文字就被遮挡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入文字环绕的知识点,让学生修改图片格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渗透美育目标。
2.充分利用弹性化教学预设
教学活动本身就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课堂活动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因此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关注静态和动态教学资源的结合应用。教学预设就是在课前的教学设计阶段,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教师自己的经验,预设教学问题和教学进展,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思路框架。为了高效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在预设阶段需要细化考虑每一个教学步骤,多元预设,避免教学方向单一、刻板[2]。比如,《评价Word作品》,涉及到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在预设阶段教师要秉承着开放与细致的原则。开放性原则指导下,教师不需要细致讲解Word文档中的复制、粘贴、剪切等具体操作方法,重点给出任务参考即可,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操作方法,可以点击鼠标完成操作也可以利用键盘快捷键,遇到问题之后相互讨论以及提问教师,都可以发生生成性学习。教学预设过程中细致的原则就是要求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抓住生成性教学资源,挖掘生成性教学契机,给学生更充足的自主思考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3.多元评价为生成教学提供助力
教学评价和生成性学习之间也有联系,教师的态度和评价方式影响着生成是否充分、是否精彩。生成性课堂要求教师坚持正面引导,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勇于回答问题,不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不能抑制学生思维发展[3]。如《电子板报制作》一课的教学中,教学生成的机会有很多,如学生展示作品环节,有的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习惯于浅层次评价,如:“你的作品整体上美观、和谐!”,其实为了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教师的评价可以细致一些,比如:“板报的色彩和主题搭配和谐,部分元素的比例适中。”这个评价过程强调了色彩和主题搭配的重要性以及各元素的比例问题,无论是被评价的学生还是其他学生在听到这样的评价之后会不自觉反思自己的作品,是否达到了这样的标准。这种智慧评价模式,给了学生更多呵护和欣赏、以及必要的质疑,利于课堂动态生成,推动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使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实现深度学习目标。
结束语
生成性课堂属于智慧型课堂,科学预设与合理生成是推动学生可持续学习的重要动力,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生成性课堂利于优化教学效果,体现教学创新性。信息技术教学关注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构建生成性课堂利于解决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常见的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局限。但是目前生成性教学方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效果还不理想,因此本研究尝试探究相应的教学指导方法,旨在全面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目标,希望上文提出的观点有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