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分析
2021-11-22巫朝东
巫朝东
(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 福建 宁化 365400)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变得越来越重要。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我的关怀,表现为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存在意义的肯定,因此对于人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对学生讲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缺少对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关注,学生对于美术学习提不起兴趣,无法感受到美术艺术的魅力,这样严重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及时革新教学观念,应该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为此进行不断的教学探索创新。
1.高中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分析
美术属于人文艺术类学科,在高中美术教学汇中就应该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方面的培养,从而真正体现美术教学的价值。但是现在的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美术课程不受到重视,形同虚设,教师在教学中也只关注学生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方面的培养,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则严重忽视,并没有认识到人文精神与美术教育的紧密关系。一般来说,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当中,只是对美术作品有一个表面化的认识,比如线条运用、场景明暗、色彩丰富等方面,虽然掌握了一些美术专业知识和绘画及技能,但是并没有对作品的深层次内涵进行思考[1]。因此,只有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才能促使美术教学更加深入,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和创造力,变得更具人文情怀,真正感受到美术艺术的独特魅力。
2.高中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策略
2.1 明确美术教学目标,发现和鉴赏美。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教师应该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明确树立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改变以往只关注学生的美术技能和成绩,应该更多地促进学生鉴赏水平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才能更好地体现美术教学的价值。与其他学科不同,高中美术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而不是让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为了让学生得到身心放松,塑造美好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美术艺术的意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看重学生美术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而是要关注美术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引导学生领悟美术的灵魂,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达到美术新课标的相关要求[2]。例如,《断臂的维纳斯》是一个著名的雕塑作品,很多学生只是看到了残缺的手臂,但教师要为学生介绍创作背景,促使学生们认识到这一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女性的魅力,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教育。
2.2 完善美术教学方式,激发参与学习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传统上的教学模式显得单一落后,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一步的完善,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才能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要围绕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方式上的设计,其中将人文知识融入到教学中,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会使其对美术产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全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教师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研究的过程中,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与美术作品的相关资料,比如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对学生产生感官刺激,引导学生们分析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如何对月亮形象进行塑造的,从而促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良好的人文精神。
2.3 注重开展美术鉴赏课,培养欣赏佳作能力。美术鉴赏课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之中都蕴含着人文精神内涵,因此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美术鉴赏课的开展,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优秀的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感受其中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欣赏佳作能力,这是促进人文精神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3]。例如,可以展示郑板桥的《风竹图》,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作者在绘画竹子时运用的淡雅笔墨,进而感受画家那种淡泊名利的心境和品格,这样就可以确保美术鉴赏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美术技能教学和人文精神培养的结合。
结语
总之,在高中美术教育当中,教师要革新教学理念,发挥美术学科的教学优势,通过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和完善,引导学生深刻感受美术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使其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和鉴赏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