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研究
——以上海市A大学为例
2021-11-22上海体育学院梁术荣
文/上海体育学院 梁术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高校机关作为学校和教育治理的重要一环,需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党中央赋予新时代高校机关党建的职责定位,准确把握机关党建职责定位的时代内涵和优化路径,忠实履行高校机关党建职责使命,切实做好新时代高校机关党建工作。
一、高校机关党建工作现状分析
上海市A大学机关党委目前有8个机关党支部,28个职能部处单位,在编在岗教职工合计189人,相关人数和比例为:处级以上干部44人,占总数23.3%;党员147人,占总数77.8%。可见,该校机关党员人数众多,党员比例较高。选取该机关作为党建工作案例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破解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在党中央倡导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背景下,结合当前高校机关党建实际状况,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党建和业务工作衔接不够、融合不深,甚至出现彼此脱离等状况,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有效执行。当前,高校机关需要不断寻求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点,实现党建促业务的提升,以业务提升彰显党建优势,打造“党建、业务能力双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突出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机关在推动落实党建工作过程中,在正确认识和理解机关党建工作中仍然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体制机制问题。机关各级党组织主要协助本单位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中心、推动工作、完成任务、服务大局,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组织、宣传、凝聚和服务群众,不直接参与领导职能部门业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机关党建在具体工作中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难以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进行一起谋划部署和协同推进,使机关党支部成为“生活支部”。2.思想认识问题。高校个别机关党员缺乏对党建工作的正确认知,高校少数党员干部对业务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将所有重心放在经营和拓展业务工作上,忽视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业务应该摆在党建工作的优先位置。这种情况下,党建工作开展效果可想而知,有时候甚至会引起一定的“抵触”心理和“厌烦”情绪。3.融合交叉问题。在高校个别机关党员看来,党建工作更多是一种形式和任务,传达上级精神、日常开会学习、组织和宣传活动等只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的表面性、浅层次、千篇一律的组织活动。党建工作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业务工作没有紧密结合,工作效率亟待有效提升;4.示范引领问题。在高校机关党建工作实践方面,有些党支部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不善于做宣传和经验总结,导致特色亮点和品牌意识不强,无法对其他党支部形成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高校机关在深入开展党建和业务工作具体过程中,未能精准把握机关业务和党建工作的融合点,未能以“党建、业务能力双提升”的工作思路开展党建工作,致使高校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发展难以推进。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高校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增强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能力,推动高校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无疑成为高校党委思考的重要命题。高校机关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对业务的引领作用,在推进机关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实践中,不仅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些业务上的难点问题,还极大地提升了机关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他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探寻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系统总结和提炼经验,在个案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了符合上海市A大学实际的党建与业务融合体系模式。通过开展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的有效融合分析,总结机关党建融入业务工作规律,构建较为成熟的党建工作体系,通过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和以优带劣等形式,逐渐形成可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提升机关党建整体水平,不断激发机关党建优势转化为业务工作的强劲动力,最终实现“建设让学校放心、师生满意的模范机关”这一宏伟目标。
三、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优化路径
结合高校工作实际和党建工作理论,推动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要遵循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科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相联系、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相贯通等原则,注重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党组织管理体制;二是坚持思想铸魂,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三是坚持评价导向,加强考核评价,健全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四是坚持立足岗位,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机关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推动新时代高校机关党建工作更加精准定位、体现价值和有所作为。
(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党组织管理体制。高校机关探索新时代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应该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领导,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完善党组织管理体制。1.坚持党建引领,机关党委要摒除孤立看待机关党建与业务的错误观点和传统认识,将机关党建与业务作为整体协同推进。2.加强上下联动,充分发挥机关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党委组织员、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强化业务和党建能力培训,强化围绕业务抓党建能力,努力成为既懂业务又懂党建的行家里手。同时,通过开展机关“一支部”“一品牌”“星级支部评定”等活动,激发党支部建设活力。3.确保全员参与。机关党委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机关党委自身建设、支部委员会建设,确保学校党委各项政策能够有效传达和认真落实,加强对机关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合力推动机关建设。
(二)坚持思想铸魂,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高校机关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应该坚持思想铸魂,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党建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1.加强政治机关意识。学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机关党建本质上是从政治高度出发紧紧围绕业务开展工作,做好不同职能部门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政治机关意识是首要任务。2.加强机关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机关党委议事决策、政治理论学习等制度,确保机关党委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确保机关党委会议事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通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加强机关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3.坚持党建和业务共同谋划。坚持将机关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制定和同部署,通盘考虑,整体谋划机关党建与业务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工作,不仅有利于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共同目标,对提升机关党务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推动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三)坚持评价导向,加强考核评价,健全党建工作评价体系。高校机关党建工作评价体系是一个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对于提高党务工作人员党建能力具有重要的约束和促进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评价体系,对于提高党务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具有“指挥棒”和“方向标”作用。1.制定党建工作评价体系。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党建工作评价体系,严格考核评价内容,精心设置考核指标,充分考虑党建和业务所占不同比例,增加党建考核所占权重,充分彰显党建工作重要性,同时凸显“党建、业务能力双提升”、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鲜明导向。2.保证考核方式的多样性,通过定期考核和随机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相结合、长期考核和短期考核相结合等方式,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提升考核结果的可靠性、真实度和公信力,切实营造机关党员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的生动局面。3.强化党建考核结果运用。发挥党建考核对党务工作人员的约束和提醒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党务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认识、加强整改、提高能力。注重把考核结果与奖励激励、提拔晋升相结合,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模范机关建设。
(四)坚持立足岗位,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高校机关加强党建工作,最终目的和归宿是推动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提高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机关党员主动加强党性修养是自身受教育过程,也是锤炼、弘扬高尚师德,以德立身、以德育德的管理育人过程,发挥机关党员主观能动性,重视党员主体对党性理解和把握具有重要意义。1.坚持管理育人,机关党员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关心爱护学生、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等,全方位恪守党员底线,学习党章、遵守党章和践行党章,努力一名做合格的共产党员。2.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意识,熟练掌握提升党性修养的理念、途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身边优秀党员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引导机关党员在学习实践中感知、感悟和修炼,提升党性修养。3.身教重于言教,引导机关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立足本职岗位,全心、全情、全力投入“服务之星”“党员示范岗”等评选活动,创新增效、提质增效,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厚植教育情怀。
四、结语
通过对高校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进行研究,不断将党建工作融入机关各职能部门管理、服务的各层面和各环节,通过与不同职能部门业务工作交叉融合、互为依托和深度融合,促使高校机关党建实现由虚到实、由软到硬、由短期到长效的质变。上海市A大学机关党委结合工作实际,在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同时,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学校党建重点任务,不断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效能型”机关建设。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之际,通过落细、落小、落实“我为师生办实事”项目清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