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用笔唤醒国民
2021-11-22
十几岁 2021年1期
鲁迅幼年时在三味书屋就读,他刻在桌上的“早”字就注定了他这一生的不平凡。
少年的鲁迅,因为父亲生病,长期出入药铺,庸医的治疗却让父亲的病情一步步恶化。发生在父亲身上的悲剧让他痛心、愤怒,学医的理想在心中萌芽。1902年,二十一岁的鲁迅东渡日本求学,最初两年,他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其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并和当时的一些进步团体建立了联系。1904年9月,鲁迅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
但1905年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鲁迅的求学进程,这次事件后来被称为“幻灯片事件”:一次课上放映的时事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个中国人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竟是一群中国人。看完影片之后,鲁迅的同学们拍掌欢呼。这影片、这掌声都深深地刺痛了鲁迅,他翻来覆去地苦苦思索:为什么有人对自己的同胞被杀害而无动于衷?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由此,他毅然弃医从文,走上了用笔唤醒中国人的道路。
1918年,鲁迅写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强烈控诉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笔耕不辍,写下的《呐喊》《彷徨》等小说直刺落后的国民性,警醒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