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双创”教学方法策略研究

2021-11-22刘鸿涛王大宇商福民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7期
关键词:学分双创学科

吴 波,刘 旦,金 哲,刘鸿涛,王 征,王大宇,王 烨,商福民

(1.长春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2.长春工程学院 国际交流处,长春 130012;3.长春工程学院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春 130012;4.长春工程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长春 130012)

0 引言

2014 年随着我国就业压力日渐严峻,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提出“支持创业创新,使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培育经济新动力,打造经济新的‘发动机’”,至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拉开了帷幕。近年各地响应中央号召,从政府到地方、从院校到个人都涌入了“双创”的浪潮。这个摸索阶段必然存在很多弊端和无奈,国外“双创”模式往往不符合我国国情,各地区域特色不同,政策导向和培养手段亦大相径庭。本文在这个“双创”浪潮的起步阶段,根据各方“双创”数据,进行了概要总结,并提出了几点拙见,望可以为“双创”教学方法的研究提供借鉴。

1 目前我国“双创”的局限性

1.1 “双创”渠道窄、融资难

腾讯教育在2015 年针对4551 个在校或已经毕业的大学生有效样本进行了创业调查,报告显示,虽然81.5%的受访者都表示出了对创业的兴趣,但在选择创业领域上还是审慎而稳健的,倾向于 “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低的行业”(39.6%)或“自己感兴趣”(37.3%)的领域。考虑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性和对市场的了解程度,46.2%的大学生将自己家乡作为创业起源地。由于市场多变、盈利无法预测、创业大学生经济条件有限,把创业起源地定在家乡和创业行业窄的现象亦受到了启动资金筹集难和资金回流难的影响。为了保证融资方的加入和资金快速回流,风险小的和启动基金少的行业较易被接受。

时隔4 年,这种创业渠道窄的现象依然没有改变。2019 年麦可思研究中心对26.4 万2019 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创业调查。数据显示,在应届毕业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中,从事职业依然停留在风险小的和启动基金少的第三产业中的部分行业,如电子商务、销售经理、非农产品的批发和零售、餐饮服务等。

自主创业比例高的专业往往都是就业面窄,难以找到理想工作的专业,如音乐表演、绘画、人物形象设计等,而这些大学生创业后所从事的行业往往与所学专业联系不大,本科生相关度为33%、高职高专生的相关度为27%。周而复始,“双创”仅围绕在这些技术含量低、就业拥挤的行业,饱和时间必定快速临近,创业者过度集中的行业创业成功率也将受到影响,从而打击创业者的积极性。

1.2 “双创”教学过程中社会实践内容少而简

依然从腾讯教育2015 年创业调查报告数据看,69.7%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佳时机为工作后1~3 年,这个时候最有干劲、思维灵活、顾虑少。58.3% 的创业者希望得到政府的创业服务为“提供资金、项目双选平台”和49.7% 的人希望有“专业培训”。而这些需求归根结底源于创业者的创业客观因素,如资金、人脉关系、市场环境和社会阅历。由此可见,虽然近年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教学力度加大,但可操作性不强,大学生走出校园创业依然感觉知识储备不够、校内实践与社会从业差距甚大。同一化的校内实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多变的局势,亦埋没了学生个性化的发挥和成长。

1.3 “双创”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双创”的特殊性,一般院校只能将其列入第二课堂,作为选修课或者实验室开放以及兴趣小组面向学生开设。但“双创”课程体系应该为一个循序渐进、多学科融合、多角度扩展的系列课程。调查显示,市场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学校应重视在这些方面对学生的培养,不然创业的风险会加大,也会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同时,培养创业者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在创业过程中安规操作、遵纪守法,确保不逾越社会道德底线。

很少有高校会从大一便安排一系列与“双创”相关的通识基础课,即从“双创”的概念入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责任感以及市场意识,而后循序渐进开展“双创”专业基础课、“双创”专业课等。大学生的“双创”训练多从专业培训开始,没有基本概念和坚实的基础,学生也无从下手,导致多走弯路,浪费资源。

1.4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难以达到创新

在科技创新方面,研究型院校已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模式,普通本科院校也扩散迅速。很多产品不仅有知识产权保护也拥有十分广阔的实用价值,却难以被推广应用,最终多数以放弃保护为结束点。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最近一次专利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2019 年,我国有效专利实施率为57.9%。从专利权人类型来看,企业的专利实施率相对较高为68.6%,而高校只有9.9%。可见由于高校的局限性,缺少宣传手段,所以成果转化困难,这也是高校创新与创业结合不够紧密的结果。如科技成果多的工学类学科孤军奋战完成自己的创新,而经济学科完成自己的社会分析、经济分析等创业基本,各学科各自为战,学科交叉交流、融合协作鲜少,跟企业相比瘸腿严重,这就导致本来应用前景十分看好的产品没有完善合理的营销手段、推广计划而只能流产。高校内部的多学科融合是“双创”的关键,是既保证“创新”又保证“创业”成功的根本。

2 多学科协作“双创”教学方法路径指引

2.1 组织多学科人才汇聚

多学科人才汇聚,包括教师的人才汇聚、学生的人才汇聚以及社会专家的人才汇聚。“双创”的支撑是以创新和创业为基础。基于“互联网+”的工业4.0 时代,创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创新、销售策略创新都是吸引客户眼球的关键。这些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专业的指导、创新思路的规划都需要一个优秀的多学科融汇的教师团队来引导。高校应征集各学科有意愿加入“双创”培训团队的教师进行前期师资磨合集训,制定合理的教学规划和教学材料,教师间配合教学、综合培训,使参加“双创”的学生不仅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研发本专业成果的创新思维,同时并行考虑成果前期可行性研究、中期产品研发和制造、后期产品销售和售后,以及管理、经济利润等一系列问题,使成果在前期设计便尽可能地完善,降低后期风险。这是对多学科协作教师团队合作精神的考验,也是对高校跨学科组织教学能力的验证。多学科教师的人才汇聚是“双创”的底层基石。

2.2 完善多学科协作项目流程和课程体系

2.2.1 开设循序渐进的“双创”课程体系

“双创”课程体系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理论到应用,建立完善的培养方案。所以应该在大学四年中,每年都安排与“双创”相关的课程,进行渐进式培养。大一为概念介绍期,这类课程可作为全校必修课向新生推广介绍,让新生对“双创”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并将之后的“双创”培养计划公之于众,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学生步入大二,进行创新思维培训和创业通识课程基础培训,这些课程为选修或实验室开放课程,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修,不仅可以提高创新思维,还可以了解营销、管理、税收方面的基本知识,这部分授课工作都由多学科教师团队来完成。大三后的“双创”培训便进入了实战阶段,多学科教师团队配合多学科社会专家团队来共同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这个阶段的课程已经不能局限于理论,要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案例形式来展现。案例演练之后便是各种“双创”社会活动的实战验证。这部分内容可纳入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对学生形成激励。

2.2.2 基于“互联网+”引导学生参加行之有效的“双创”实践

政府和社会对“双创”政策让利,各种“双创”活动频繁上线,导致“双创”项目良莠不齐。“双创”项目不应多而小、繁而重复,应精而严、有可持续性、绿色性和稳固完整的团队协作。

在创新实践方面,各学科创新思维培养可单独实施,毕竟创新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大相径庭,协同培训容易适得其反,扰乱正常思路。但创新思维实践可融合多学科协作。传统的创新实践是经验的积累,我们要继续传承。对于创新欲望强烈的学生,课内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学校可有针对性地开设创新活动小组,从第二课堂到实验室开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培养模式方面也应推陈出新,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让学生了解世界。

2.3 高校激励政策应灵活

有创业意识或创新思维的学生不一定是完美的,可能在校期间的学习有偏重、有瘸腿。如何保证大学生在校期间顺利完成全部课程又兼顾“双创”事业,在他们的特长专业体现价值,高校的教务部门应出面来协调完善学分制度。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类“双创”活动,若出具一定证明就可获取学分;“双创”类竞赛,依据承办单位的权威性和级别,给获奖学生以学分奖励;将“双创”项目应用到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且收效甚好的学生,给予课程内和课程外的附加学分。上述“双创”获得的实践学分,可替换理论课学分,如某同学高等数学不及格没有获得相应的学分,那么“双创”中获得的实践学分便可等额抵充。

2.4 鼓励创业者返回母校交流经验、洽谈合作

“双创” 事业经验来源于实践者,国家和高校经历多年运作,必有成功者立足社会。高校应充分利用这种宝贵资源,将成功或者失败“双创”的毕业生聘请为客座教授,以亲身经历讲解“双创”实战案例,激励学生产生对“双创”的兴趣和斗志。也可和成功创业者洽谈合作,开拓校企合作渠道,解决就业难题。

3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能让我们再造一个马云,但作为成功创业者所必备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却可以通过创业教育让大学生得到全面和本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学分双创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分美食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超学科”来啦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